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杰恩·巴尼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杰伊·巴尼)
杰恩·巴尼(Jay B. Barney)
放大
杰恩·巴尼(Jay B. Barney)
杰恩·巴尼(Jay B. Barney)又译为杰伊·巴尼;企业资源本位观理论的主要奠基人

目录

杰恩·巴尼简介

  杰恩·巴尼(Jay B. Barney,1955年--)是美国管理学会院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管理与人力资源系首席教授,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加州大学洛杉矾分校和得克萨斯大学的A&M分校。他是国际战略管理权威专家之一,是企业资源本位观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十几年来,其文章的引用率一直处于非常高的水平,其研究成果被国内外所有主流教材采用,在全球战略研究领域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多年来,杰恩教授已在顶级学术杂志上发表了40多篇论文;他还是《管理杂志》、《组织科学》、《AMR》、《SMJ》、《人力资源管理》杂志和《组织科学》杂志的编辑委员会成员。杰恩教授曾为惠普、得州仪器等全球20多个著名公司提供过咨询指导。[1]

  他1986年的那篇文章被《管理科学》杂志评选为最有影响的50篇文章之这篇文章中提出的战略资源概念象征着基于资源的战略学派正式形成,战略从传统经济学的注重市场分析和外部环境分析,转向注重公司的内部能力和资源的分析。1990年,他被美国西部管理学会(Western Academy of Man-tent)选为“杰出学者”。2005年,他又获得了战略管理学会(SMS)的莹论文奖”。并且,他有数篇企业战略方面的学术论文传递在包括哈佛商学沃顿商学院西北大学和英国伶敦商学院等在内的全球50多所大学。[2]

杰恩·巴尼的企业资源观[3]

  多数学者公认Jay Barney是现代企业资源观RBV)之父。 他的理论(1991)认为,在公司之间可能存在着一种异质或差异,正是这些差异使得一部分公司保持着竞争优势。 因此,RBV理论强调战略选择,认为公司管理战略任务就是找出、发展和配置这一部分与众不同的关键资源,以谋求最大化的经营回报。

  Barney 在1991年发表的《企业资源与可持续竞争优势》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一文中明确指出,超常的租值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通过“VRIN”资源来获得。这里,VRIN的含义是:

  • Valuable,即有价值资源,它是公司构想和执行企业战略、提高效率和效能的基础。
  • Rare,即稀缺的资源,资源即便再有价值,一旦为大部分公司所拥有,它也不能带来竞争优势或者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 Imperfectly Imitable,即无法仿制的资源,一般需同时具备以下三点特征: 历史条件独特、起因模糊,以及具有社会负责性。
  • Non-Substitutable,即难以替代的资源,不能够存在一种即可复制又不稀缺的替代品

杰恩·巴尼的研究分析[4]

  一、对资源概念和资源基础假设

  对于企业资源概念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仁见智。巴尼继承了沃纳菲尔德的思想,他更加清晰地将企业资源表述为“企业所控制的,并能够使企业构思和实施设计好的战略效果和效率来提高企业的特性,包括了全部的财产、能力竞争力、组织程序、企业特性、信息知识等”。巴尼将企业资源分成四类:金融资本实物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

  巴尼认为,资源基础观点在理论上有两个前提假设:首先是资源异质性假设,它是由彭罗斯提出的。传统经济学只看到了企业供求条件,彭罗斯观察到不同企业所控制的生产性资源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企业资源本质上是异质的。其次是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假设,它是从塞尔兹尼克和理查德理论中延伸出来的。这个假设认为企业中存在着某些资源要么复制成本相当高昂,要么没有供给弹性。有了这两个假设就可以推断,如果企业拥有的某项资源能够使得企业利用机遇或避免威胁,并且如果这些资源的复制成本高昂或者这些资源不具备供给弹性,那么这些资源可能就是企业优势或可能是竞争优势潜在源泉。巴尼对于资源基础观点的前提假设分析,为资源基础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巴尼的工作才使得资源基础观点成为一种规范研究。

  二、战略性资源为企业提供最持久利益

  巴尼认为,自安索夫提出 SWOT 理论以来,以波特的产业结构分析为代表的分析工具使外部环境分析得到比较快发展,而内部资源分析还近似空白。在 1991 年的《企业资源和持续竞争优势》中,巴尼认为战略性资源,即在企业面临竞争时提供最持久利益的资源,它们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四个方面特性。1994 年巴尼对其理论进行了调整,提出 VRIO分析框架,即价值问题(V)、稀缺性问题(R)、可模仿性问题(I)和组织问题(O)。该框架的核心思想是:可持续竞争优势不能通过简单地环境机会和威胁,然后仅在高机会、低威胁的环境中通过经营业务来创造。可持续竞争优势还依赖于独特的资源和能力,企业可把这些资源和能力应用于环境竞争中。

  VRIO 是针对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企业竞争优势和弱点的工具,由一系列四个问题构成:价值问题。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能使企业对环境威胁和机会做出反应吗?稀缺性问题。有多少竞争企业已拥有某种有价值的资源和能力?可模仿性问题。不具备这种资源和能力的企业在取得它时与已经拥有它的企业相比较处于劣势吗?组织问题。一个企业的组织能充分利用起资源和能力的竞争潜力吗?

  三、模仿资源中的成本劣势来源

  对于企业模仿的成本劣势来源,巴尼认为主要分成四类:创造企业资源的历史重要性,培育和开发资源的原因模糊性,资源的社会复杂性专利。特定的企业获取、开发和利用某一资源的低成本常常依赖于企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没有了这些条件,任何企业获取资源都面临着高昂的成本压力。独特的历史条件使得企业在行业中首先认识和利用行业机遇,同时也会路径依赖性地对企业后继发展产生显著影响,从而创造可持续竞争优势。关于原因模糊性。企业战略性资源无法模仿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来自于企业管理者对资源和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不清楚。不少企业高管迷恋于对竞争优势起关键性作用的“重大决策”,但常常是,企业的竞争优势似乎来自于无数的“小决策”。巴尼还认为像企业文化、组织特性等无形资产本身都是随机的,它们产生的结果也会被人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劣势企业无法认识到,也无法去模仿这些资源带来的竞争优势。谈到社会复杂性。很多的企业资源都可能具有社会复杂性,它们包括了企业内部经理之间的人际关系、企业文化、企业在客户供应商中声誉等。对于专利。企业来源于专利方面的优势受到了法律保护。

  四、VRIO 分析框架的局限性

  巴尼认为,和波特的 SCP 分析框架一样,VRIO 分析框架也有其局限性。巴尼认为这种局限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首先,如果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环境发生剧变,特别是那些环境以不可预测方式迅速变化,企业就难以维护竞争优势,只能转而寻求创新——“熊彼特革命”。当然,很多行业都有过“熊彼特革命”的经历,但只要行业中游戏规则保持相对稳定,那么资源基础观点就有其用武之地;其次,VRIO 分析框架降低了管理的影响。按照资源可模仿性原则,企业绩效更多是来源于资源长期投资积累,管理人员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有限。最后,波特的 SCP 分析框架是以行业为分析单位的,它需要的数据相对便于收集。而资源基础观点分析的单位是企业内部资源,分析企业资源的价值性、稀缺性和不可模仿性数据也相对难以获取。

  资源基础观告诉我们,对企业可持续优势的认知,不能通过简单分析环境机遇和威胁就可以获得。“管理人员必须从企业内部寻求有价值的、稀缺性的、模仿成本高的资源,然后经由他们所在的组织开发利用这些资源”。

著作

  • Organizational Economics: Toward a New Paradigm for Studying and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s, with William G. Ouchi.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86.
  • Managing Organizations: Strategy, Structure, and Behavior, with Ricky Griffin. Boston: Houghton-Mifflin, 1992.
  • Gaining and Sust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1st ed., Reading: Addison-Wesley, 1997.
  • Gaining and Sust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2nd ed., NJ: Prentice Hall, 2002.

荣誉

  • Winner, George Robbins Teaching Award, UCLA, 1983-84.
  • Winner, 1996 Outstanding Core Professor, Evening MBA Program, Fisher College of Busines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 Winner, 1999 Outstanding Ph.D. Instructor, Ph.D. Program, Fisher College Of Busines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 Winner, 2000 Outstanding Ph.D. Instructor, Ph.D. Program, Fisher College Of Busines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 Winner, 2001 Outstanding Executive MBA Professor, Executive MBA Program, Fisher College of Busines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 Scholarly Awards
    • Designated as an "Ascendant Scholar" by Western Academy of Management, 1990.
    • Faculty Research Fellow Award for Outstanding Research,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Texas A&M University, 1992.
    • Presenter, The Holger Crafoord Memorial Lectur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Lund University, Sweden, "Toward an Organizational Model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Fall 1993.
    • Finalist, 1986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Outstanding Scholarly Contribution Award.
    • Winner, 1994 Best Paper Award, Entrepreneurship Divis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 Honorary Doctorate, 1997, University of Lund, Lund, Sweden
    • Elected as a Member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Fellows, 2001
  • Grants
    • Research Grants, US-Japan Friendship Commission, 1984, 1985, 1986. (Grants totaling $45,000.)
    • Texas Advanced Research Program, 1988-89, "Managing Risk & Uncertainty in Funding New Business Ventures: Determinants of the Structure of Venture Capital Governance" (Grant of $90,200).
    • Research Grant,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Texas A&M University, 1989, "International Agency Theory," with Arvind Mahajan (Grant of $5,000).
    • Research Grant, Center for Entrepreneurship, 1991, "Strategic Analysis in Starting New Businesses," with Jennifer George and Tom Turk (Grant of $6,000).
    • Research Grant, Texas Instruments, 1991, "Managing Cultural Diversity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with Bob Hoskisson (Grant of $77,000).
    • Research Grant, Texas Instruments, 1992, "Managing Cultural Diversity, Continued," with Bob Hoskisson (Grant of $7,000).
    • Summer Research Grant, 1993,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Texas A&M University (Grant of $13,000).
    • Research Grant, AT&T Foundation, 1999,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Virtual Organization," with Rob Heneman, Roy Lewicki, and David Greenberger (Grant of $200,000).
    • Research Grant, Ford Foundation, 2000-2001, "Post Merger Integration," with Oded Shenkar.

参考文献

  1. 陈传明.企业家在决策中更容易受到偏见和直觉的影响 西方管理学经典命题(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112
  2. 唐震,张阳,李明芳编著.第6章 著名战略管理学者的理论贡献 西方战略管理理论(M).科学出版社,2008.12.
  3. 曹志来.第3章 理论基础和概念模型 零售业高层管理团队、战略决策与企业绩效(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49
  4. 陆园园.杰恩·巴尼:现代企业资源观之父(N).学习时报.2013-8-12(6)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3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Cabbage,Vulture,Yixi,Mis铭,Lin.

评论(共4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杰恩·巴尼"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shi yun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8月13日 08:24 发表

His articles are so comfortable to read and learn!

回复评论
60.211.122.* 在 2014年1月26日 22:07 发表

没有参考文献啊!

回复评论
Mis铭 (Talk | 贡献) 在 2014年2月7日 17:15 发表

60.211.122.* 在 2014年1月26日 22:07 发表

没有参考文献啊!

感谢您对MBA智库百科的关注。已经添加了参考文献,希望对您有帮助!

回复评论
M id 78463db45717b56a34be56c80475d57d (Talk | 贡献) 在 2022年6月14日 09:18 发表

它跟彭氏框架是同一个吗?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