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普格拉妄想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卡普格拉妄想症(Capgras syndrome)
目录 |
卡普格拉妄想症又称相似者妄想,1923年由卡普格雷斯(Capgras)等首先描叙,精神病学家们最终将“坚信所爱之人被相貌一致的替身取代”这种现象命名为“卡普格拉妄想症”(Capgras delusions)。
1923年由法国的精神科医生卡普格拉(J.Capgras)首先描述,也称卡普格拉综合症(Capgras delusion),该症状通常由于视觉信息从梭状回到杏仁核到边缘系统的线路受损而产生。核心表现是患者认为一个现实的人(多数是亲属)被另外一个人所冒充或取代,这两个人同时都存在,而且长相和其他特征都是一样的,值得注意到是,通过电话联系患者还是可以辨认出来到(因为听觉信号到边缘系统的线路没有受损)。该症状在临床上比较罕见,一般被解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
该症状出现后患者具有高度的不安全感,较高比例的患者具有暴力倾向。
替身是患者的熟悉者或想象中的迫害者,而被替换对象的范围更广泛些,可以是患者的熟人,也可以是马路上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替身的目的无一例外是要迫害或欺骗患者(被害妄想)。
卡普格拉妄想症的来源[1]
1899年,这位巴黎少妇M夫人诞下了她的第一个孩子。令人震惊的是,这个孩子被人掳走、掉包成了另一个婴儿,后者很快就夭折了。之后她生育了一对双胞胎女孩,其中一个健康长大成人,另一个却再次被人掳走掉包成一个奄奄一息的婴儿。她又生下一对双胞胎男孩,其中一个被掳,另一个被投毒致死。
M夫人四处寻找被拐走的孩子们;显然,她并非唯一经受这等梦魇般惨遇的人,因为她时常听见大群被拐孩童的哭声从巴黎各处的地窖里传来。
好像这还不够惨似的,M夫人唯一幸存的孩子也被拐走,掉包成了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很快,同样的命运落到了M夫人的丈夫头上。这可怜的女人花了不少日子找寻被绑架的至亲至爱,尝试从藏匿处解救其他被劫走的孩子们,还开始准备文书,好和冒名顶替她丈夫的男人离婚。
1918年,M夫人叫来警察帮她救出锁在她家地下室里的一群小孩。很快,她开始接受精神病专家的谈话。她告诉他,自己是路易十八、东西印度群岛女王和萨兰德拉公爵的直系后裔。她在某处有一笔价值2亿到1250亿法郎的财产,但为了不让她得到这笔钱,有人在她还是个蹒跚学步的幼童时就把她狸猫换太子了。她时时处于监视之下,在她遇到过的人里,大部分——甚至全部——都是本人的替身,乃至替身的替身。
精神病专家约瑟夫·卡普格拉(Joseph Capgras)耐心地听着。他认为这是妄想性精神病——思维混乱失调,夸张,多疑。很典型的症状。但话又说回来,此前从未有人描述过“所爱之人被长相完全一样的替身掉包”这种妄想。
之后,卡普格拉和他的实习生让·勒布尔-拉绍(Jean Reboul-Lachaux)在一份病例报告里这样描述M夫人:“她心中慢慢产生陌生感,这与她认出他人过程中固有的熟悉感相冲突。但这种陌生感并未完全侵占她的意识,也没有扭曲她的感官认知或记忆画面。”对卡普格拉来说,这点非同寻常。识别(recognition)和熟悉感(familiarity)在M夫人脑中激发的情感并不相同。她的问题在于无法协调这两种情感。替身妄想并非感官层面的妄想,“而是情感判断导致的结果。”
精神病学家们最终将“坚信所爱之人被相貌一致的替身取代”这种现象命名为“卡普格拉妄想症”(Capgras delusions)。
卡普格拉妄想症的相关报道[2]
该综合症多暴力后果,首次报道的患者就是由于袭击其雇主而入院的,因为她认为其雇主是迫害者的替身。
1986年报道的1例患者认为其继父是机器人,于是将其头颅砍下,想发现其中是否有电池和集成电路。妄想发展完全者比慢性、未分化者更容易有暴力行为。
根据临床特点、心理学测验和大脑放射学检查结果,某些患者疑似有器质性改变基础。
卡普格拉妄想症(Capgras delusion)命名自第一个介绍这个心理疾病的法国心理医师,表现为妄想性认同不足,认为某人已被一个躯体不同的匿名骗子所取代,即患有这种病的人会认为,自己的爱人被一个具有同样外貌特征的人取代了。而弗雷戈利妄想症,又名人身变换症,和卡普格拉妄想症(Capgras delusion)相反,其表现为妄想性认同过度,认为某人已被一个躯体相同但心理不同的人所取代,即这类患者认为身边许许多多的人其实都是同一人的伪装。
但两者都属于错觉认知综合症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