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普莱维什的保护贸易新论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普莱维什的保护贸易新论简介

  当代阿根庭著名经济学家普莱维什R·Prebish)经济理论的核心是他的著名的“中心—外围论”,他的保护贸易理论和政策主张则是围绕这一理论展开的。

  (一)中心—外围论

  普莱维什的认为国际经济体系实际上被分成了两个部分:少数工业化国家处在国际经济体系的中心,广大的非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处在外围地带。他认为,中心国家享受着国际分工的绝大部分好处,外围国家则几乎享受不到好处。

  因此,普莱维什认为,发展中国家如果仍然依靠传统的比较利益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将永远无法消除自己的贫穷落后状态。

  (二)旧的国际分工格局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

  普莱维什认为,发展中国家陷入了一种受工业中心国剥削和控制的境地,这种局面的出现并不是国际分工所造成的,而是由于旧的国际分工格局不合理所产生的。

  他认为,在旧的国际分工格局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受到三个方面的侵害:

  (1)得到投资大部分利益的是资本输出国家而不是资本输入国家。

  (2)出口生产的专业化(比如只出口初级产品)阻碍了经济落后国家的发展。

  (3)经济落后国家的贸易条件长期恶化。普莱维什指出:“在这个格局中,并无新兴国家工业化的地位。”

  (三)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

  他以英国1876~1938年的进出口统计资料为基础做了如下分析:设定这60多年的英国进出口商品的平均价格指数分别代表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的世界价格,并且以1876~1880年的世界价格为100。60年后,1936~1938年世界平均初级产品价格已降为工业制成品价格的64.1%。

  这就是说,发展中国家在19世纪70年代用一个单位的初级产品可以交换一个单位的工业制成品,到20世纪30年代,一个单位的初级产品只能换回0.641单位的工业制成品。

  上述结果有悖常理:在价值规律调节下,单位产品的价格会随着生产率的提高而不断下降,生产率的变化则主要受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工业化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按理说工业品价格水平就应越来越低于初级产品的价格水平。然而,普莱维什的计算结果却正好与此相反。

  普莱维什的分析报告公布后,引起世界各国的震动。为什么按传统的比较利益原则进行的国际分工会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呢?一些经济学家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下几点解释:

  1、科技进步的利益得不到平均分配。

  传统理论认为,当一项技术得到普及并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后,技术进步的利益便会通过使产品价格降低的方式,或者通过提高收入的方式,平均地分配到世界各国去。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现实的情况是:

  1)中心国家通过普遍提高资本家和工人收入的方式获取技术进步的好处,产品价格几乎不变(如果收入提高的幅度大于生产率提高的幅度,产品价格还会上涨);

  2)外围国家则是通过降低产品价格的方式获取技术进步的好处,收入几乎不变。即使外围国家提高收入,也会由于低于生产率提高的幅度而使产品价格趋于下降。

  如果没有国际贸易,两类国家技术进步的利益都会留在国内。有了国际贸易,则会由于两类国家价格水平的相反变动,使外围国家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所得技术进步利益的一部分通过商品交换流向了中心国家。

  2、工业制成品价格的垄断性。各类产品的价格都会随经济周期的波动而波动,但波动的幅度却很不一致。经济繁荣时期,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会出现大幅度上涨趋势。萧条时期,由于工业制成品价格的垄断性,比如通过企业裁员、限产以及大公司间的价格协议(卡特尔托拉斯等)方式,保持价格水平不变,即使下降,其幅度也不会太大。

  反观初级产品,虽然经济繁荣时期其价格也在上涨,但萧条时期价格下降的幅度要比工业制成品严重得多。随经济周期的反复波动,初级产品的价格便出现了长期相对下跌的趋势。

  3、工会组织的作用不同。中心国家的工人保护自己利益的意识较强,代表工人利益的工会组织独立于政府和公司董事会之外,为提高工人的收入,经常向资方施加强大的压力。与此相对照,外围国家工会的力量则很弱小,难以对工人工资的上涨起到作用。

  4、需求的收入弹性不同。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相对于收入来说的需求变动情况。比如,随着人们实际收入的增加,对工业品(比如汽车、家电)的需求会有较大的增加,而对初级产品(比如棉花、粮食)的需求则增加较小。也就是说,工业品需求的收入弹性比初级产品要高。受需求增加程度的影响,工业品价格的上涨程度必然会高于初级产品。

  5、技术革新使原料的耗费降低,各类初级产品的代用品被不断地发明出来。这也对初级产品市场造成较大威胁,成为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普莱维什的政策主张:利用保护贸易政策改善外围国家的被动处境

  1、利用保护贸易政策改善需求弹性。

  1)利用高关税和数量限制等措施,可以降低进口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弹性。

  2)利用出口补贴出口退税等措施使出口产品价格便宜,可以提高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

  2、利用保护贸易政策提高本国工业化程度,以彻底改变“外围”的地位。各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处于“中心国”还是“外围国”,是以各国的工业化程度为划分标准的。民族工业在建立和发展初期难以经受外来产品的强大竞争压力,自由放任的外贸政策将会把这些工业扼杀在摇篮中,因此,外围国家必须推行保护贸易政策 。

  3、建立区域性共同市场,以利于外围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普莱维什主张发展中国家建立区域性共同市场,认为这会带来两方面的好处:一个方面是可以使几个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工业化国家的商品入侵;另一个方面,共同市场内部的商品流动和商品竞争,有利于提高幼稚工业的活力和效率,可以弥补实施保护贸易政策所产生的某些负效应。

  4、主张中心国家向外围国家开放市场。普莱维什认为,外围国家的保护贸易政策“不会妨碍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他指出,中心国家应该向外围国家开放市场,这会起到一种实际上的互惠作用:外围国家向中心国家的出口增长后,随之而来的便会是增加从中心国家的进口。因为外围国家外汇收入增加后,便会从工业国进口机器设备以提高本国的劳动生产率。

普莱维什的保护贸易新论评价

  (一)保护贸易新论揭示了南北方之间经济贸易关系的不平等本质。

  (二)以保护贸易手段推进工业化进程的经济主张是合理的。

  (三)普莱维什保护贸易新论的局限性

  普莱维什认为,旧的国际分工格局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这种提法有失偏颇。客观地说,旧的国际分工格局确实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是导致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它只不过是事物变化的外因,发展中国家要想真正彻底摆脱贫困,主要应从自身内部找原因。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Zfj3000,Cabbage,Dan,Angle Roh,jane409,Lin.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普莱维什的保护贸易新论"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