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脱贫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数字脱贫是指,在脱贫攻坚战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在贫困农户收入数据上做文章,玩数字游戏,靠数字脱贫”的不良现象,让贫困群众“被脱贫”。
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然而,部分地区为了彰显脱贫成绩,在扶贫工作数据上造假的现象有所抬头,有的地方为了政绩工程而大玩“数字游戏”。
现实中,有些帮扶干部把精力用在了“算账”上,“研究”怎么把帮扶对象脱贫的“成绩”尽快“算”出来。轻松动笔就调高了贫困户的收入、减少了贫困人口的数量,项目才刚刚实施,就“精准”算出了收益,甚至把“预计”算作了政绩。
这种“数字脱贫”反映在书面上是按照计划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了脱贫任务,却毫无实际意义,贫困群众家里原有多少收入,还是多少收入,脱的是贫困的“外衣”,而不是贫困。
2017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示,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7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要切实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最严格的评估考核,严肃查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数字脱贫”问题能被写到政府工作报告中。
扶贫开发事关增进人民福祉、巩固党的执政之基,需要各级党员干部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唯有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在“实”字上下真功夫、硬功夫、苦功夫,才能将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啃下来。脱贫成效不能只看数字,关键要看困难群众生活水平是不是真提高了,最终取决于百姓对脱贫成果点不点头、满不满意。
杜绝“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建立一套公开透明的机制。一定要做好公开、透明扶贫,将村、户的进展,让社会公众都知晓。
2、社会各个方面参与到扶贫工作当中,包括民营企业、慈善组织、社会组织,要有非常密切的社会参与。
3、还要有体制保障,重视体制建设,健全医保、大病救助、残疾人、贫困儿童等一系列保障,这样才可以“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