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战略原则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战略原则(Strategic principles)

目录

战略原则概述

  战略原则,是按照一定的战略思想战略理论所确立的指导战略行动的准绳和法则。主要规定战略作战的基本方式、方法和行动规范,是战略行动的理论依据。

战略原则的内涵[1]

  战略原则需要我们对企业的成长轨迹、发展状况、经验教训等进行研究和总结,整理出一些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合理化现象。

  具体的讲:第一,战略要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采取发展行动,如同量身裁衣,可以避开自身的弱点和不足,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有效配置资源,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企业外部和内生的约束,才能使企业自身能够得到健康、持久的发展。

  第二,战略要符合市场的要求。市场是一个大环境,企业是市场的微观主体。战略要指引企业来适合市场大环境的生存。企业与市场之间本来就存在着一种共生关系,既有相矛盾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

  第三,战略要符合政策的要求。政府的宏观政策对企业的生存环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引领着经济发展的最终走向。若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与竞争中,在宏观政策调控中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那么就要全面地解读和理解国家的宏观政策,才能从战略到战术上更好地契合政策的发展趋势,才能成为河流里的大鱼。只有把握和坚持发展的原则,才能够在战略中解决在什么前提下做哪些事情,那些事情必须做,哪些事情一定要做好。

商战中的八大战略原则[2]

  将军之道是我们从军事学家那里学到的第一类东西。

  第二类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军事学家总结的一些房屋的战略原则。这些原则来自于军事实践,又被用于指导实践。管理学极为重视的案例故事,实际上也是从军事学家那里“偷”来的。只不过,大部分的管理学者沉湎于对众多案例的分析,却少有大家像孙子、克劳塞维茨那样,认为这些原则起到的作用是能够“照明了全部的道路,便利前进,教育判断,并使人免于错误”。

  我们不能要求事实上的常胜将军,这是从古以来就少的。我们要求在战争过程中熟悉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并且运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为

  (一)集中兵力原则

  在所有的军事学的著作中,以及中国和世界上最著名的战争案例中,集中兵力原则是最被兵家所推崇的第一个战略原则。

  研究拿破仑的学者普遍认为,拿破仑之所以能20年在欧洲所向无敌,在于在战略上,拿破仑善于动员最强大的力量,集中在根本性的目标上,用决战导致决胜是其取胜的关键。 在克劳塞维茨眼里,集中兵力主要体现在他说的数量原则上,他在对拿破仑战争进行反思后说:“对于近代军事史无偏见的检讨导致下述结论:数量优势是一天比一天变得更具有决定性,所以尽可能集中最大数量的原则,也就被认为比过去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要。”

  数量优势:“此乃在战略和战术中最普遍的胜利原则。”拿破仑自己则有“多兵之旅必胜”的格言。当然,克劳塞维茨也知道这集中兵力原则不是唯一的胜利原则,“仅当数量优势大到足以抵消所有其它因素的能力时,它才是决定战斗胜利的最重要因素。”

  但如果我们做不到数量优势怎么办?

  克劳塞维茨也清晰的回答:“每当不能获取绝对优势时,唯一的办法即为利用我们手中已有的兵力来做巧妙的运用,以求在决定点上产生一种相对优势。”“所谓相对优势,即在决定点上巧妙地集中优势兵力。通常是以下述几种因素为其基础:即对于那些点的正确研判,开始时就对兵力给予正确方向,以及为重要利益而不惜牺牲不重要利益的决心。”

  军人企业家中,除了张瑞敏之外,似乎每个人都十分看重集中兵力的原则。在王石表现为其“只做减法,不做加法,”在华为表现为其写入“华为基本法”的“永不进入”原则:“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广汇的孙广信,也似乎有同样的信条。

  对真正理解军事战略的企业家而言,讨论企业多元化是一个没有太大意义的事情。关键的问题是你能否在多点上取胜,更不用说你能否在同一时间里在多点上取胜。

  但在管理和军事上,要真正做到集中,往往却很难。

  (二)目标明确原则

  目标原则实际上是集中原则的一个逻辑后果。集中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目标。而目标不明确或不正确,则让一支部队――即使是高度集中的部队也无法取胜。事实上,许多的败仗是因为目标不明确或者不正确而造成的。

  目标的准确也是不容忽视的。实际上,在任何战争中都有一个核心问题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认清敌方“重心”之所在。如果对方的这点被打败了,则整个战事都会发生于敌不利的变化。判断是什么是枢纽、什么是事情的关键,是需要雄才大略的。解

  在后文,我还要讨论一个困惑军人企业家的问题,即胜利之后怎么办?实际上,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而这所以出现这个问题,是由于通常一个(军人)企业家在创业的第一阶段目标极为明确,可能就是简单的生存目标,而到了胜利特别是大胜之后反倒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虽然一些人有一些虚空的目标,如:进入世界500 强,便他实际上自己都不知道下一场仗要在哪里打,要达到什么目的。所以,胜军的一个自然后果就是兵力再也无法集中起来,所以,我们也就再也看不到原来的 “常胜将军”继续胜处下去。

  (三)出其不意原则

  出其不意原则(或者说奇袭原则)被克劳塞维茨认为是军事战略的第三条。它要求部队以快速行动和选择出其不意的打击点取得胜利。

  孙子言:“兵者,诡之道也。”又说:“战势不过奇正,以正合,以奇胜。”实际上都在说明奇袭的作用。

  克劳塞维茨说:“奇袭不仅是获得数量优势的工具,而且基于其精神效力,也同时被认为是一种实质性的原则。当奇袭能获得高度成功时,则其后果即为在敌军内部发生混乱并丧失勇气。”“优势可在运动中,尤其是在奇袭中产生。”而在方法上,“秘密和迅速是这个乘积中的两个因素。”

  (四)追击原则

  克劳塞维茨认为可以称为原则的第四条是追击,“追击失败的敌人实为获取胜果的唯一手段。”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提法时,我以为这可能是小题大做。难道打仗之人不知道乘胜追击的道理吗?但当我看到我熟悉的一些企业的做法时,我不禁认为:这对企业家来说,也是一条极为重要的原则。

  例如:我的一个客户,因为运用了集中原则而在某一个行业打开了销量。所有的人都很高兴,但几乎没有人想:下面该如何做?如果成了一家保险公司的供应商,我如何成为第二家,如何成为所有保险公司的供应商?

  大部分的人反应不是乘胜追击,而是沾沾自喜,认为我今年已经有了60%的增长,为什么还要费更大的力气?

  让我们看看克劳塞维茨怎么说“当战败的兵力数量增加时,胜利的规模并非随着被击败兵力的大小成比例的啬,而是成级数的增加。一场大战胜负分晓时所产生的精神效果,在失败者方面要远比在胜利者方面为大,所以我们必须特别重视此种精神效果。

  在上期所述克劳塞维茨战略四原则之外,在这里提出新的四条战略原则。

  (五)主动原则

  或者说主动权原则。善战的将军都很重视这一点,他可以做出许多牺牲,但是不能丧失战争的主动权。历史上的《六韬》一书中就提出了这样的原则:“太公曰:凡兵之道,莫过乎一。一者,能独往独来。”按我们今天的理解,此一便是主动。孙子则强调“致人而不致于人”。

  主动权意味着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时机、地点、方式与敌人会战,而不是让敌方决定。

  按照克劳塞维茨的说法,主动权体现在一个部队逼迫敌人在自己选择的地方进行决战,而决战的最终目的是毁灭敌人。也就是说:克劳塞维茨的主动体现在进攻上。事实上,克劳塞维茨认为进攻是更具有主动性的作战形式。

  (六)统一指挥原则

  一个部队不能同时有两个领导。这似乎是一条显而易见的原则,所以我不必做过多的说明。有意思的是,历史上知名的大帅,几乎都是集政治与军事领袖于一身的,历史上的拿破仑、亚历山大大帝等几乎无不如此。

  作了几十年参谋总长,并三战三胜帮助威廉一世建立了德意志帝国的老毛奇,对这一原则有极深刻的认识,他的看法是:

  1、 战争不能通过会议方式领导,必须有人说话作出决策

  2、 参谋长以及指挥官的参谋仅仅是指挥官的顾问;

  3、 即使是蹩脚的计划,如能彻底执行也比综合、犹疑不定的产物要好得多;

  4、 必须在统一的作战原则下,鼓励指挥官发挥主动精神;

  5、 上级对下级的命令越少,越简单越好。老毛奇甚至说:“只要战术能够获胜,则战略可以让步。”

  在如此宽容下级指挥官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整体的战略意图得以贯彻执行?老毛奇的办法是创立了参谋本部制度。总部及跟随各个战场指挥官的参谋们有责任领导,并把整体的意图贯彻下去,做到这一点,依靠的不是参谋们拥有指挥的权力,而是其拥有更好的理由、信念和上下一致共同的军事信条。

  作为企业家,华为的任正非似乎也有类似的看法:“高层重大决策从贤不从众。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七)计划与计算原则

  孙子说:“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孙子又说:“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曰:知彼知已,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老毛奇曾打过一个相反的比喻,他认为战争类似商业:兵力是投资,胜利是利润,一切都具有精密合理的计算。实际上,他打的每一场战役都花了许多年时间做计划、做准备,而他的对手都没有(也没有时间)做充分的准备。

  计划和计算原则的一个逻辑结果是:军队的资源配置与其战略目标相一致。要想打一场歼灭战,必须集中数倍于敌的优势兵力;必须为这些兵力配备足够的武器;必须为他们的行动准备足够的后勤支援。所有这些,对军人来说都不陌生。但我们却可以观察到许多的企业家一方面拥有大得不着边际的目标,另一方面却不愿拿出起码的资源来实现其目标。我们要清楚地算出,这样的企业必败无疑。

  计划和计算,对企业战略一样重要。同样,我们知道现实中并非一切都可计算,也许最初的兵力动员和集中可以计算,而开战后战事的变化则无法预料。尽管如此,滚动的、根据最新的情况作调整、作重新的计算,是合理分配有限资源唯一的办法。

  (八)创新与应变原则

  战争学里最后一条原则似乎应该是创新和应变原则。

参考文献

  1. 李锷.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公司战略
  2. 宋新宇.商战中的八大战略原则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Cabbage,泡芙小姐,Mis铭,Llyn,Tracy.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战略原则"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