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认定制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成本认定制(the Cost Identification System)
目录 |
成本认定制是银行职能部门或分支机构,为了某项经营管理事项的需求,向主管机构提出该事项报批的申请后,主管机构根据投入产出法则,从成本控制角度对该事项进行评审与认定,决定该事项可行与否的基本制度。成本认定制是近年来银行系统针对成本管理工作推出的一项新的管理办法。
更新观念,健全组织是做好成本认定工作的前提;循序渐进,选准目标是做好成本认定工作的基础。进行成本认定既要重视定量分析,又要重视定性分析。
成本认定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强有力的导向性及制约性等特点。
1. 广泛的适用性体现在成本认定范围涵盖了银行任何一项对经营管理产生较大影响的资源配置与经营要素组合的决策。例如,额度达到同级信贷审查委员会或资产负债审查委员会审议机构审议线以上的贷款、保函、拆借、投资、联合经营、收购回购、抵押品变卖等项目;额度达到同级财务审查委员会审议线以上的财务支出项目;额度达到同级信贷审查委员会或财务审查委员会审议机构审议线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科技投入、智力引进、技术合作、劳务合作、业务宣传、资助赞助、大宗采购、纠纷诉讼项目;辖内机构分支、职能机构、经营网点建、撤、并计划项目;作用于全辖的新业务、新技术推广项目;作用于全辖的市场营销等经验方案的推广项目;作用于全辖的年度性资源分配计划和重大的专业性资源分配计划;影响激励成本功能的各项人力资源配置制度及分配制度;同级资产负债委员会审议机构审议线以上的资产负债配置项目、利率变动项目、内部转移价格项目等。
2. 强有力的导向性体现在成本认定制改变了过去被动地事后算账的方式,通过运用决策技术,对各种成本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论证,选择最优方案,突出成本在经营管理中的导向作用,强化对经营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有效地降低和控制成本。
3.制约性体现在通过成本认定制,改革资源配置方式,通过科学化决策,实行成本通过与成本否决,以成本一收益匹配关系为核心调整投入结构。在市场经济下,银行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都要从市场中获取利润,利润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因此,在商品价格由市场决定后,成本水平高低就决定利润,没有利润的金融产品在决策阶段就应该予以否决,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作为一种跨越成本管理理论的几个阶段而提炼出来的适合银行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成本管理方法,成本认定制的实施将从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方面在银行内部引发一次深刻的变革,对于提高银行的成本管理水平,尤其是资源配置水平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这是因为:
(1)长期以来,银行的资源配置政出多门,各专业与专业之间的资源配置各有一套审查办法,造成力量分散,效果欠佳,迫切需要寻求有效的途径去整合、串联各种资源配置。而银行任何一项资源配置与经营要素组合,必然导致银行成本的升与降,同时成本认定实质是对资源配置的可行性研究与审查:由此,成本认定可担当整合、串联各种资源配置的重任。
(2)由于成本反映了所有资源配置的内在共性,高效低耗反映了对所有资源配置的共同要求,因此,通过成本认定这条主线,并配以相应的分配模式,如资源分配整合性模型与规则,银行就能够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整合,充分提高各项资源的效率,增强各银行经营管理的整体功能与整合效益。以此为基础,逐步形成目标明确、行为规范、高效低耗、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
运用成本认定制优化银行资源配置,这是商业银行今后重要的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实施成本认定制过程中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相关问题。
1.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面对逐渐加剧的同业竞争,人们日益体会到强化科学管理是维系银行高教运行的根本;而在现阶段,推行全面成本管理又是强化科学管理的起点 由此,作为全面成本管理前提和基础的成本认定制必然成为这一起点的引擎。因此,各级行领导应提高成本认定意识,把运用成本认定制提到关乎全面成本管理成败的战略性高度来认识:另外,实行成本认定制,可以从根本上防范成本风险和提高成本效益。随着金融竞争的加剧,金融戚本风险与日俱增,近年来,成奉黑洞导致效益滑坡的现象在各级银行的经营过程中比比皆是:要加强成本管理,控制成本风险,提高成本投入的般益,必须从成本产生的源头抓起。成本认定可以说是成本管理的源头,抓住了成本认定这一环节,就意味着抓住了成本管理的源头。
2.要建立健全成本认定制的独立的运作机制。实施成本认定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个推动和组甥成本认定工作开展的管理运行体系,成立一个由主管财务工作的副行长领导的由计划财务、信贷、技术保障、人事 发展规划等管理部门组成的成本认定领导小组,下设专门的办公室,负责全面的成本认定工作的规划和目标,研究成本认定的运作环节,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做好成本认定的协调工作,充分发挥现有的信贷审查委员会、财务审查委员会、资产负债委员会、新业务审查委员会机制的作用.克服以往多部门管理、分散操作、重复劳动 浪费资源的弊端,实现对成本认定的科学化。制度化管理,发挥整体功能,推动成本认定的深入开展。
3.要正确把握好认证原则。银行成本可行性认证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认证项目有各自不同的依循准则。从总体上讲,应遵循以下共陛的认证原则:一是导向原则。银行作为现代社会经济的核心,在资源配置和经营要素的组合中不能不注重国家相关政策的导向制约,从而要求各种认证项目必须以台规合法为前提。同时由于成本认定实质是为行长经营决策服务的工具,因而各种认证均要贯彻决策层的经营与发展意图,确定各种认证申请项目的台意性。二是整体技能原则:上下级行或不同部门间对认证事项的认同与接纳.必须坚持局部服从全局、个体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三是操作规范原则。只有做到认证程序、认证依据、认证方法的规范化,才能确保认证结果的准确公正。四是循序渐进原则。银行成本认定制适宜范围很广,在初期应重点抓好网点设立优化、财务可行性、贷款可行性、新业务开办的成本认定,待取得经验后再进行总结推广。
4.实施成本认定要与全面成本管理其他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成本管理工程巨大,环节众多。其总体流程一般可描述为:源头控制一实施控制一核算控制一评价分析一源头控制,各环节在时间上继起,在空间上并存,循环反复交错,紧密衔接,不可分割=成本认定环节当属源头控制,仅仅是全面成本管理的第一步,其认证是否科学、合理,还有待于其他环节的配合与检验。因此,在运用成本认定过程中,切不可把全面成本管理其他环节分割开来,必须协调推进。
5.实施成本认定还必须有相应的软件支持。成本认定涉及的数据繁多,依靠手工测算,一方面工作量大,耗费的人力成本过多;另一方面也会延误决策的时间,导致盈利机会丧失。因此在实施成本认定制时,必须依靠科技人员,寻求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