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情绪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学业情绪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活动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和完成作业过程中以及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学业情绪与成就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学业情绪不仅有助于学生认知活动的开展和主动学习态度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育过程是“创造”人的过程,也是人的价值的积淀过程。教育过程的实现必须以尊重人的本质,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为前提。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愉快学习,主动探求,满足求知欲望,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21世纪以来,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业情绪已成为国外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并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
从情绪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影响来看,情绪影响他们的认知加工过程、学业成绩,也影响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因此,情绪与日常学习、课堂教学和学业成就等都有直接的关系。
一些儿童表现出明显而持久的厌学情绪,一提起学习就心烦意乱、情绪低落,对作业有抵触情绪,甚至有些学生还有严重的考试焦虑和恐学症等。
1998年,美国教育研究联合会召开了主题为“情绪在学生学习与成就中的作用”的学术年会。围绕这一主题,大会组织了五个讨论会,这些讨论极大地激发了与会者对教育中的情绪问题的研究兴趣。从此,上述状况有所转变,西方众多的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开始对学生的学业情绪问题给予重视,并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研究工作。
《教育心理学家》杂志的资深主编认为,在21世纪,致力于教学、学习和动机的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将不会忽视情绪在教育中的作用,他们正逐渐认识到情绪存在于教学与学习的各个方面。因此理解学业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为此,2002年教育心理学家杂志还特别辑发了一期有关学业情绪的研究专栏,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国研究学业情绪问题的专家,首次就学业情绪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但学业情绪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它包括在学校情境中学生经历的各种成就情绪,特别是与成功或失败相关的那些情绪。显然,这样界定学业情绪,把其内涵缩小了。
实际上,学业情绪概念中也应包含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涉及的那些情绪,包括高兴、厌倦、失望、焦虑、气愤等。值得注意的是,学业情绪不仅仅指学生在获悉学业成功或失败后所体验到的各种情绪,同样也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绪体验,在日常做作业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以及在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等。
一)成就动机
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是有关系的,这一结论得到了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而学业成就又取决于成就动机,作为学业成就的内驱力,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去做且力求达到更高标准的内在心理过程。
成就目标理论是成就动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这个理论,人们通常认为有两类目标:掌握目标取向和成就目标取向。掌握目标是指个体关注于培养能力、增加知识和理解,而成绩目标则是关注于获得对自身能力的积极评价和避免消极评价。这两类目标与不同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结果有关。
二)归因
归因与情绪有关,这已为心理学家所认识。维纳的归因理论认为,人们通常是从四个方面对行为结果进行归因。这四个方面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它们分别隶属于以下三个维度:控制点(内部控制或外部控制)、稳定性(稳定或不稳定)、可控性(可控或不可控)。
儿童对自己成就状况做不同归因影响其情感反应、期待水平和未来的成就。
三)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近年来,班杜拉把自我效能感看作是动机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中介认知因素,并用它解释人类复杂的动机行为。它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中的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自我效能感对行为的影响有类似于动机的作用,它可以影响个体对任务的选择、付出努力的多少、遇到困难时的坚持性和信息加工的策略等。
高自我效能感促使人在活动中选择更有挑战性的任务,在遇到困难时会付出较多努力,并能坚持更长的时间,还会选用更丰富的信息加工策略。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揭示了人们会由于焦虑和恐惧而不能相信他们能产生有效的反应,不能重新面对挑战。有研究发现,考试自我效能感是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就的一个有效中介变量,并且,情绪唤醒能够影响自我效能的发展和保持。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标,而学生的发展既包括智力因素, 也包括非智力因素。学业情绪作为一种与教学和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良好的学业情绪有助于学生认知活动的顺利开展
学习是一种认知活动,这种认知活动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也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美国心理学家马森指出:儿童在学校的成绩和成年后的成就,不仅仅依赖于他们的能力,而且也依赖于他们的动机、态度和对学校及其他成就情境的情绪反应。
经常性的学业失败会给学生带来痛苦、不愉快和挫折感,如果一个人长期缺乏愉快的情感体验,必定难于形成个人的良好的学业情绪,而没有良好的学业情绪,不仅不会有成功的学习,甚至一般的学习任务也不可能顺利完成。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业情绪有助于学生认知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良好的学业情绪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学业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当一个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时,他就会变得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说,良好的学业情绪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中介变量,而缺乏学习兴趣恰恰是影响中国儿童青少年进一步发展的一个“瓶颈”。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业情绪,进而使学生主动对学习产生兴趣更显得重要。
三)良好的学业情绪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状况与学生的学业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小学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与不良的师生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
此外,教师的厌教情绪也会在潜移默化中通过各种途径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人都有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也同样需要教师的关爱与尊重。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让学生有成功的情绪体验,在评价中给予建设性的评语,用心跟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会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业情绪,进而提高学业成绩。
四)良好的学业情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身心两方面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业情绪体验,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积极的作用,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水平。
综观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难发现,一部分是由于学习压力过大造成的。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除跟先天的遗传素质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与教育和环境有关。如果能够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业情绪,就会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进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