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假说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孤岛假说(Island Perable)
目录 |
孤岛假说是一种解释寻找失业的假说,由 美国经济学家E·弗尔普斯在1971年提出的。
假定经济是有许多孤岛组成的,这些孤岛之间的信息交流是要支出费用的。一个工人只有通过到其他岛上关于工资率的信息。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工人想了解其他岛上关于工资率的情况,就必须牺牲在本岛的工资时间,从而付出代价。在每个岛上,劳动力市场是竞争的,工资是同质的。每天早晨,劳动力的拍卖在每个岛上开始,决定劳动力市场出清的工资率和就业水平。这个孤岛对其他岛上工资率的情况并不了解,只能按一种常规方法去进行估算。假定总需求的下降打破了这种均衡,这时,经济的运行将取决于工人如何理解总需求的而减少(即这种总需求的减少是局部的,还是普遍的),以及这种总需求减少对生产要素的影响。如果他们认为需求的下降是普遍的,并会影响到所以各岛,那么,所以各岛上的工资和价格水平都会下降,而就业将保持不变。但是,如果工人认为总需求的下降是局部的,仅仅是他们自己岛上的货币工资下降,那么工人将会拒绝接受新的使劳动力市场出清的工资率(即较低的工资率)而宁愿花时间去寻找其他地方更高工资率的工作。这就引起了寻找性失业,使产量和就业水平下降。因此,实际货币工资率和工人对其他岛上的而与其工资率的差额越大,则寻找性失业的规模也越大。孤岛比喻就是指,劳动市场上需求下降引起了货币工资费预期性的下降,预期和实际货币工资的差异使寻找性失业增加么人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则是个孤岛间的信息交换不是无偿的,迅速的,同样,总需求的增加也会使寻找性失业减少。孤岛比喻对寻找性失业原因的解释说明了短期中货币工资和失业率之间存在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交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