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座)位利用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吨(座)位利用率(Rate Of Tonnage(Seats))
目录 |
吨(座)位利用率是指统计期内,车辆实际完成的运输周转量与额定吨(座)位所能完成的周转量之比。它反映了车辆额定吨(座)位的利用程度。
影响车辆吨(座)位利用率的因素主要有:客、货源的充足程度、货物的特性、种类、包装及尺寸、运输的组织工作及车辆的适应性等。[1]
吨(座)位利用率的计算[2]
吨(座)位利用率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①按一辆营运车的一个运次(班次),来考察其载重能力的利用程度,即静态的吨(座)位利用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吨(座)位利用率=实际载重(客)量/额定载重(客)量×100%
【例1】某额定吨位为8吨的货车某运次实际装卸货物6吨,某额定座位为45座的客车某班次实际载客43人,则这两辆营运车的载重能力利用程度分别为:
货车:吨位利用率
客车:座位利用率
即两车分别有25%和4.4%的载重能力未被利用。
②按全部营运车辆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运次,综合考察其载重能力利用程度,即动态的(平均的)吨(座)位利用率,按下述公式计算:
吨(座)位利用率=计算期换算周转量/同期载重行程载重量×100%
式中,换算周转量,是将载客或载货周转量按10人公里=1吨公里的比例,换算成统一的计量单位。例如,在计算营运货车的吨位利用率时,货车附载旅客所完成的旅客周转量应换算为吨公单”在计算客车的座位利用率时,应将客车附载货物所完成的货物周转量换算成人公里。
式中,载重行程载重量亦称重车吨位公里和重车座位公里。其计算单位是:货车为吨位公平,客车为座位公里。载重行程载重量(重车吨(座)位公里),是指一定时期内全部营运车辆的载重行程载重量总数,是按每一辆营运车的载重行程(重车公里)与其额定吨(座)位的乘积累计的合计数,其计算公式可表述如下:
载重行程载重量=[载重行程×额定吨(座)位]
【例2】九月份,A车(额定吨位为5吨),总行程为6400公里,其中载重行程(重车公里)4460公里,共完成货物周转量22160吨公里;B车(额定吨位为5吨),总行程为6300公里,其中载重行程(重车公里)4200公里,共完成货物周转量18160吨公里;C车(额定吨位为10吨),总行程为6000公里,其中载重行程(重车公里)3600公里,共完成货物周转量36000吨公里。据此,可求得ABC三车九月份的载重行程载重量(重车吨位公里)为:
(吨位公里)
载重行程载重量,表示全部营运车辆载重行驶时的载重能力。其含义是:载重运行的全部车辆在满载时能够完成的运输工作量(吨公里或人公里)。
例如,上述A、B、C三车,九月份载重行程载重量为79300吨位公里。其含义是:如果A、B、C三车,每次载重行驶时都装满货物(按额定吨位),就能够完成货物周转量79300吨公里。
然而,实际上A、B、C三车只完成了货物周转量22160+18160+36000=76320吨公里。说明其载量能力没有被充分利用。按前述公式可计算其吨位利用率为:
吨位利用率
这种按一定时期内的载重行程载重量计算的吨位(座位)利用率,又称载重行程载重量利用率。考核企业营运车辆载重能力利用程度,一般都是考核全部营运车辆的。一般情况下,均是指这种按载重行程载重量计算的吨位(座位)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