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古典贸易理论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古典贸易理论(Classical Trade Theory)

目录

什么是古典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是指由英国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劳动价值学说基础上,从生产成本方面提出的关于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影响的学说,其包括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比较优势学说(comparative advantage)。

  从本质上讲,古典贸易理论是是从生产技术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影响的。只不过,在古典生产函数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因此,生产技术差异就具体化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劳动生产率差异就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起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概述[1]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1.历史背景

  18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在西欧各国获得了空前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产业革命。产业资产阶级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并从国外进口廉价的工业原料,他们迫切需要摆脱重商主义的束缚,反对政府对国际贸易的干预,反对金银外流的禁令。他们对货币金银本身已经不太感兴趣,而是对具体的物质财富(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更加重视。为了适应产业资产阶级的历史需要,以Adam Sm 为代表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开始盛行。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Wealth of Nations》(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一书,批评重商主义。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创立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国际贸易方面。他主张国际分工自由贸易,强调国际贸易的双方互利性,从而提出自己的国际贸易理论,即绝对成本优势理论。

  2.理论假设和主要观点

  绝对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有以下方面:(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投人要素,即“2x2x1”模型。投入的边际产量是固定的,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2)收入预算约束,消费受制于收入,不能借钱借债消费;(3)对外贸易方面。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进出1:3贸易值相等,即贸易是平衡的。生产要素在一国内是自由流动的,但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4)市场是自由竞争的。

  由此可见。绝对优势理论是一个理想模型。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在于商品生产效率的不同,即单位产品的绝对劳动时间消耗不同:商品生产效率的不同是由于各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优势和获得性优势的不同造成的。自然优势是指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等方面的优越性,普通人力无法控制 如波兰的平原土壤条件好。粮食生产效率高,单位粮食产品所消耗的绝对劳动时间就少,其小麦生产就具有绝对成本优势 获得性优势是指某国掌握的特殊商品的生产技术和技能。技术熟练、技术水平高,生产效率就高。单位产品生产的绝对劳动时间消耗就少。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1.历史背景

  19世纪初期,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使当时英国成了“世界工厂”,但地主贵族阶级在政治生活中还起着重要作用。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地主贵族阶级的利益而修订了《谷物法》,引起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地主贵族显著获利。工业资产阶级利益却严重受损。粮价昂贵迫使工人工资提高,商品成本提高,利润减少,削弱了工业品的竞争能力。出于发展资本、提高利润的需要,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废除《谷物法》,与地主贵族阶级展开了激烈斗争。Ricardo在1817年出版的代表作《PrineiPles of Po1itical Econ—omv and Taxation》中提出了以自由贸易为前提的“比较成本论”,这种更加一般化国际贸易理论将自由贸易置于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奠定了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基石,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理论武器。

  2,基本观点和理论逻辑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Smith认为由于自然禀赋和后天有利条件不同,各国均有一种产品生产成本低于他国而具有绝对优势,按绝对优势原则进行分工和交换,各国均可获益。Ricardo发展了Smith的观点,认为决定两国能否进行专业化分工和自由贸易的基础不是绝对成本的差别,而是比较成本的差别。在“2~2~1”的国际环境中。即使其中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成本劣势,另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成本优势,两国照样可以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和自由贸易 只要双方各自选择自己比较成本低的产品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尽力扩大生产、加强出口贸易,同样可以保证贸易双方的互惠互利

  Ricardo在“论对外贸易”一章中举了一个通俗的例子:“如果两个人都能制造鞋和帽,其中一个人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外一个人强一些,不过制帽时只强1/5或20% ,而制鞋时则强1/3或33% ,那么这个较强的人专门制鞋。而那个较差的人专门制帽,岂不是对双方都有利吗?”

  Ricardo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其理论前提假设是各国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从而也就暗含着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生产函数是不同的,这才是形成比较成本优势的基础。所谓比较成本,是指将本国不同产品成本的比率与国外同类产品的成本比率进行比较,即不同国家的成本比率的比较。只要成本的比率存在差异。不同国家应按“两利取重。两害取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这样两国之问就能够进行相互交换。并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对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

  1.绝对优势理论的分析

  该理论可以看成是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最早的理论,它第一次用劳动价值论说明国际贸易的利益和基础,为互惠互利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绝对优势理论倡导自由贸易,因此,它是反对重商主义的锐利武器,加速了近代工业的发展。该理论最大的贡献在于说明国际贸易并不一定是“零和游戏”,折射出了国际交往活动中的“双赢”思想。其主要理论缺陷是在确定从事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时,要将本国某种产品的成本与国外同样产品的成本直接进行比较,以成本的绝对高低来决定进出口。这样的比较会使那些在所有产品的生产成本上都处于劣势的国家无法参与国际贸易。另外。该理论未考虑需求因素,无法说明均衡价格如何确定。因而就无法解释国际贸易的收益分配问题。

  2.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

  比较优势理论继承了绝对优势理论的科学成分。如劳动价值论专业化分工自由贸易等,更为重要的是用比较成本概念代替了绝对成本概念。使自由贸易政策有了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当时自由贸易政策取得最后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比较优势理论还解决了国际贸易中的两个最基本问题:第一,指出了国际贸易的广泛基础,即任何类型的国家都有参与国际贸易的可能性,这也是比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进步的地方。第二,提出了国际交换的特殊原则。比较成本是一种独特的比较选择方式,不是将本国某种商品的成本与国外同样商品成本进行直接的比较,而是将不同产品成本的比率进行比较。

  比较优势理论同样具有明显缺陷。第一。它只把劳动作为唯一的生产要素,忽略了资金自然资源、技术等要素对产出的影响;第二,它只是简单地把两种商品的相对成本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比较优势,但如果商品数量增多,比较优势就难以确定;第三,比较优势理论不仅把劳动生产率的国别差异看成是外生的,而且没有能够探寻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与绝对优势理论相比,比较优势理论同样没有考虑需求因索。无法确定国际均衡价格和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总之,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了国家间经济交往的原因,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规律,对于扩大一定历史时期内国家间的经济交流合作,促进社会财富的创造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该理论过于强调商品的流通环节。忽视了生产环节。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均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他们代表着工业资产阶级利益。因此该理论带有强烈的阶级性,不仅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理论武器,而且为一定时期内的资本主义殖民扩张提供了借口。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刘尧飞.西方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述评.经济视角,2010年7期.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Gaoshan2013,Lin,LuyinT.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古典贸易理论"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