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MBA智库百科用户:


过去的17年,百科频道一直以免费公益的形式为大家提供知识服务,这是我们团队的荣幸和骄傲。 然而,在目前越来越严峻的经营挑战下,单纯依靠不断增加广告位来维持网站运营支出,必然会越来越影响您的使用体验,这也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因此,经过审慎地考虑,我们决定推出VIP会员收费制度,以便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优质的内容。


MBA智库百科VIP会员,您的权益将包括: 1、无广告阅读; 2、免验证复制。


当然,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您对百科频道的支持。诚邀您加入MBA智库百科VIP会员,共渡难关,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和进步!



MBA智库百科项目组
2023年8月10日
百科VIP
未登录
无广告阅读
免验证复制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PayPal
购买数量:
1
应付金额:
10
汇率换算:
10
美元(USD)

按当月汇率换算,

包含手续费

打开手机微信 扫一扫继续付款
立即开通
PayPal支付后,可能会遇到VIP权益未及时开通的情况,请您耐心等待,或者联系百科微信客服:mbalib888。
温馨提示:当无法进去支付页面时,可刷新后重试或更换浏览器
开通百科会员即视为同意《MBA智库·百科会员服务规则》

支付成功

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64个条目

变色龙效应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隐藏]

什么是变色龙效应

  变色龙效应是指人们经常无意识模仿其他人(包括交际中)的姿势、怪癖和面部表情心理学现象。

变色龙效应的相关实验

  心理学家巴奇(Bargh)和查特朗(Chartrand)识别了他们叫做“变色龙效应”的部分肢体语言,发现,如果有人模仿了你的手势或者身体姿势,你往往会更喜欢他们。

实验一

  人们会无意识地模仿他人么,甚至是陌生人?

  测验所谓的“变色龙效应”。在第一个研究当中,78名试验参与者会与试验知情者或者说是“同谋”坐下交谈,这些同谋事先已被告知有计划地使他们的肢体小动作各不相同:有的老是微笑,有的老是抓脸,有的则不断晃脚。

  结果:的确,通过测量参与者抓脸,晃脚以及微笑的的情况,我们发现试验参与者自然地会模仿试验同谋(他们刚刚才认识)的肢体语言。抓脸仅仅增加了20%,但晃脚的比例却惊人地增加了50%。

实验二

  模仿增进好感?

  在第二个试验当中,沙特朗和巴夫想要知道这些晃脚或者抓脸的动作有否实际作用,还仅仅是社交互动的副产品

  试验设计:这78名参与者会被安排到一间房间与一名陌生人(另一名试验同谋)谈论一张摄影作品。在交谈过程中,这名同谋会模仿一部分参与者的肢体动作,其他的则不然。试验结束以后这些参与者会被询问对这名同谋的好感程度并对交流的顺畅性进行打分,两项的分数都在1到9分之间。

  结果:模仿确有其效。肢体动作被模仿的参与者,对同谋的打分平均是好感度6.62,顺畅性6.76,而其他的参与者打的平均分则是好感度5.91,顺畅性6.02.你可能会说,差别也不大么,但对于人们几乎都觉察不到的这种微妙的行为的变化,这种效应已经是非常明显的了。

实验三

  对他人观点接纳程度高的人会表现出更多的变色龙效应么?

  因为我们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的人会自然地比其他人更容易去模仿。但什么样的心理层面的性情会对此有影响?沙特朗与巴夫考察了观点接纳:人们自然地接纳他人观点的程度。

  试验设计:55名学生在完成了观点接纳调查问卷和移情测量之后,坐到试验同谋的对面,同谋如前例行常规。

  结果:与观点接纳得分低的相比,那些分数高的参与者抓脸的比例增加将近30%,晃脚增加将近50%。而人们的移情关怀程度的区别,对此却没有影响。这表明,观点接纳的认知成分,而非情感成分对促进模仿起着重要作用。

变色龙效应的产生原因

  是什么导致了“无意识的模仿”?

  从行为本身来看,无意识模仿的过程十分简单:当人们交流时,一方做出的动作(或表情)被另一方无意识地复制出来。人们经常这样做,并且做得毫不费力。在认知心理学的模仿研究中,有一个“对应问题”,即当个体无意识模仿某个动作时,大脑是如何将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表征联系在一起的?这个疑惑在对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和研究中得到了线索。

  研究表明,模仿行为的产生受一种叫做镜像神经元的细胞影响。当镜像神经系统的功能受损时,人类的模仿能力会大大下降;当经颅磁刺激(TMS)抑制人类镜像神经系统的活动时,人的无意识模仿也会严重受损。这些实验结果都表明人类镜像神经系统是无意识模仿的神经基础。

  总的来说,镜像神经元为无意识模仿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理论架构:当人们观察他人动作时,镜像神经元被激活,由于这些镜像神经元本身也是自身执行那些动作的神经基础,所以动作的感知通过镜像神经元的活动直接激活动作的执行,无意识的模仿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变色龙效应对个体社会学习和生存发展的影响

  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需要通过社会学习,来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所谓社会学习,是指动物个体或者群体通过跟随其他动物或者观察其他动物的行为或者行为结果,获得相关的环境信息,改变行为表现的过程。

  动物和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经过社会学习,通过对其他人的观察来获得的。通过社会学习,观察别人的行为动作,模仿他人的行为,使自己形成与团体相似的行为,减少自己犯错误或者被群体排斥的概率,能够使个体能够被包含在社会群体之中,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比如,研究发现目光追随现象在一岁半的婴儿中就已经产生;再比如,在成年人的社会中,甚至是当自己的目标和别人的目标完全相反的时候,个体也会去追随别人的目标,并且个体对自己的这种追随别人的目标的行为全是无意识的。个体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无意识的追随他人的目标的行为,是由于社会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刺激,我们需要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区分物体和环境的好坏,从而决定采取远离或者接近这个环境或者物体的行动。

  在另一个实验中,如果你正在和两个人交谈,其中一个人一直在模仿你的肢体动作,而另一个人完全不模仿你,虽然你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模仿行为可能已经改变了你对两人的态度,你会对模仿你的人更有好感!越是亲密的人,我们越是容易去模仿。模仿能够增加相互作用者之间交往的频率,而交往能够增加彼此之间的亲密感,亲密感能够增加彼此之间的喜欢。这一个无止境的循环能够使个体与他人很好的相互作用,促进彼此关系的融洽、和谐。

  比如,有“夫妻相”的伴侣通常关系更加亲密;比如,当老师和学生之间具有更多共同姿势,他们之间的喜欢程度会更大,课堂的氛围也更加融洽和谐;再比如,在人员招聘中,如果应聘者模仿了面试官,那么模仿面试官的应聘者更可能被录用。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苏青荇.

评论(共5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变色龙效应"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M id b48f065c0f1a6d0523bd1642adae123b (Talk | 贡献) 在 2019年1月28日 15:32 发表

所以说:人都是善变的

回复评论
M id 279ac92e1d9daf98e205de65a5e33b86 (Talk | 贡献) 在 2019年1月28日 16:07 发表

有点道理

回复评论
M id a6918a82c9fefa241beb7b0619f7f19b (Talk | 贡献) 在 2020年5月11日 18:23 发表

有人模仿我我会更讨厌他

回复评论
M id 9b5b7c6cc78aa934c3853dc68678a120 (Talk | 贡献) 在 2022年8月1日 09:40 发表

一般感兴趣的人才会模仿,不是刻意的好吧

回复评论
my (Talk | 贡献) 在 2022年8月1日 13:52 发表

同意一层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告MBA智库百科用户的一封信
亲爱的MBA智库百科用户: 过去的17年,百科频道一直以免费公益的形式为大家提供知识服务,这是我们团队的荣幸和骄傲。 然而,在目前越来越严峻的经营挑战下,单纯依靠不断增加广告位来维持网站运营支出,必然会越来越影响您的使用体验,这也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因此,经过审慎地考虑,我们决定推出VIP会员收费制度,以便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优质的内容。 MBA智库百科VIP会员(9.9元 / 年,点击开通),您的权益将包括: 1、无广告阅读; 2、免验证复制。 当然,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您对百科频道的支持。诚邀您加入MBA智库百科VIP会员,共渡难关,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和进步!
MBA智库百科项目组
2023年8月10日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编辑收藏夹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