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布局经济学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区位经济学)

目录

什么是布局经济学

  布局经济学又称生产布局学区位经济学,是研究一定地域空间社会生产力的分布、组合及其经济关系的一门新兴经济学分支学科。它以生产要素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布局的客观经济规律为其研究对象。它一方面揭示影响制约社会生产力地域空间组织的客观因素与规律,研究经济布局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又要研究生产力布局地区经济结构所反映的生产关孙矛盾,运用各种经济杠杆或政策措施,使生产布局合理均衡,为指导国民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布局经济的概念是国民经济的发展最终总要落实到一定的地域空间,各地域的经济又有机结合成国民经济的整体,社会生产力的这种空间分布与组合,构成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布局,布局经济学的研究,一方面要揭示影响、制约社会生产力地域空间组织的客观因素与规律,探索布局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又要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经济的地区结构所反映的生产关系,探索如何调整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运用经济杠杆或其它政策措施,使生产为合理布局得以实现。布局经济学进行前一方面研究时,主要以生产力经济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进行后一方面研究时,主要以政治经济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布局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布局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1)生产力布局微观经济分析。微观布局经济分析,是西方早期研究工业区位生产力布局理论的主要方法。它包括;对生产力布局的各种成本因素的综合分析;对生产企业选址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和信息要素的探讨;对工业区位规模经济的研究;对经济政策的效应和生产力布局发展趋势的分析,等等。当代国外运用微观分析的方法研究生产力布局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有:瑞典经济学家帕兰德的空间经济学理论及其《区位论研究》(1935年),美国经济学家伊萨德,斯哥勒和埃洛夫等人的工业生产区位理论,英国学者科林·克拉克的《工业区位和经济潜力》(1966年),劳斯贝的《使区位政策发挥作用》(1967),巴利·摩尔和约翰·罗斯德合著的《区域经济政策和制造业厂商向发展地区的移动》。(1976年),等等。

  (2)生产力布局的中观经济分析。中观布局经济分析,主要指对区域经济的生产力布局分析。它不仅对区域经济的规模,布局,发展趋势,资本与劳动比率的地区性差异,资源配制的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战略进行研究,还对不同区域的贸易和经济利益进行比较。这一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主要是瑞典经济学家,斯德哥尔摩学派的奠基人俄林、诺尔斯·蒂博特、缪尔达尔、琼斯,美国学者刘易斯,英国学者海等。

  (3)生产力布局的宏观经济分析。宏观布局经济分析,主要指对全国或跨国性地域总体生产布局约分析。它包括对资本供求与新工业区域的形成关系,对地域性生产力布局与劳动力供给,对地区资本形成与劳动力增长速度的平衡关系,对人口与劳动力流动,对地域生产力布局的影响等宏观区域布局的经济研究。代表人物:美国斯彭格勒、斯杰斯塔德、格林伍德、罗曼斯等。

布局经济学研究产生

  布局经济学研究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并且发展很快。70年代以来,布局经济学研究出现了两大趋势:其一是受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的影响,开始重视对不同地区资本积累经济增长的比较;其二是突破了传统区位理论中的农业、工业等产业区位的研究,逐渐扩展到城市的生产力布局,以经济地域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群落的生产力布局领域,并注重对影响生产力布局的各种非经济因素的探讨。

布局经济研究的历史回顾[1]

  对经济现象空间分布的记述与分析,早已有之。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成书的《山海经》、《禹贡》就有这方面的记载,特别是《禹贡》,把当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为九州,记述了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土地利用与贡赋的状况;再后,在《史记·货殖列传》、《汉书地理志》中对地区经济的记载与分析就更加详尽;东汉以后按照《汉书·地理志》的体例编纂的地方志,历代连绵不断,累计达九万余卷。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利用这些方志材料和自己的实地调查写成了《天下郡国利病书》,这个书名用现代语言表达,就是分析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在西方,公元前古希腊、罗马也出现过地理志的巨著,到十五世纪地理大发现以后,记载各国、各地区自然、经济和物产状况的著作大量涌现,有的称作商业地理学,有的称之为国势学。上述著作,总的看,还停留在对经济现象或经济活动地理分布的描述上。

  对经济现象、经济活动地理分布差异的理论探讨,大体始于18世纪末。开初流行的是<真地理环境决定论”。确实,不同的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是有影响的,生产力水平越是低下,这种影响就越明显。马克思在分析人类社会早期在地区生产差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分工时曾指出:“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不是土壤的绝对肥力,而是它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单以地理环境解释经济分布和地区经济差异的形成,就会愈来愈违背容观实际。19世纪20年代,西方开始出现运用经济因素分析这种差异的“区位论”,最初是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他分析了围绕一个城市(农产品市场)的农业地区,视其与城市的不同距离,应布局不同的农业结构,配置不同的农作物。他从利润=销售价格-(农业生产成本+农产品从产地到市场的运费)的公式出发,指出距离城市最近的第一圈,应该配置蔬菜,牛奶等农业部门,因为这些产品是每天都要消费的,量大又易腐败,运费与产。价值相比的运费比高,第二圈则应配置薪炭林,以就近供应城市燃料,以后各圈则相应配置集约性谷物业、休耕制谷物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最远的一圈,发展任何农产品运到城市都无利可图,则势必荒芜或限于自给自足性生产。本世纪初,韦勃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研究一个工厂如何选择建厂地点,以保证自己的产品成本最低。他认为关键是以下三个区位因素:运费、劳动力的费用和集聚,并运用区位三角形等方法寻求最低成本点的所在。以后费特尔提出了“贸易区位论”,高兹提出了“海港区位论”,克里斯塔勒提出了“中心地理论”,俄林提出了区域分工和区际贸易理论等,这些后继者,不仅把区位问题的研究,由工,农业部门扩大到其它部门,而且把研究的视野由一个工厂、农场的区位选择,扩大到宏观布局,在研究方法上由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推进,由纯理论的探讨向区域经济对策和区域规划方法等应用领域深入。

  十月革命后,苏联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地理学家,开始以马列主义关于劳动地域分工的理论为指导,研究社会主义的生产布局理论。由于各人学术素养和源流的不同,先后出现过“部门统计学派'、“区域学派”、“经济学派”和“地域综合体'学派。我国对布局经济的理论研究,开始于新中国建立以后,初期主要是翻氓介绍苏联“区域学派。和。经济学派抄的论著,以后配合国家经济建设,先后参加了许多地区和流域的考察和规划工作,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在系统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上则显得严重不足。

  30多年我国生产布局实践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疆域越大,各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差异越大,生产布局问题的复杂程度也愈高,对布局理论与方法的需求也愈迫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逐步作到布局合理化,是保证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宏伟战略目标胜利实现的重要一环。具体地说,合理布局的意义在于:

  一有利于充分有效地相用全国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劳动力资源,发挥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优势,调动各级地方和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二有利于科学地组织原燃料基地、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的联系,高效率地组织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建设的经济效益

  三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为保障生活环境和国民经济当前与长远发展需要的自然物质基础作出贡献。

  四有利于少数民族和其它经济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为巩固、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逐步缩小、消除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经济和文化事实上的不平等作出贡献;

  五有利于国防安全的巩固,有效地抵御敌对势力对我国发动的突然袭击,支持反侵略战争胜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科研组织处.经济发展与经济改革——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建所十周年论文集[M].经济管理出版社,1988年02月第1版.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HEHE林,KAER,jane409,方小莉,Gaoshan2013,LuyinT.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布局经济学"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