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冰棍效应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冰棍效应

  冰棍效应是指不良资产就像夏天的冰棍一样,拿在手里的时间越长,化得就越快和越多。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尽管个别资产在长时间持有后价值能够回升,但多数情况下,拖时越长,回收价值越小。

国有企业冰棍效应的成因

  造成“冰棍效应”的第一个原因是现在国有企业经营层严重的贪污受贿问题。这种贪污受贿行为主要表现为:公然开设私营企业,并通过各种渠道向自己所有的私营企业转移财富;在采购和销售的各个环节收受回扣。这种贪污受贿行为的顶峰就是现在的“经营层收购”,许多经营者先有意使国有企业亏损,再以惊人之低的价格“购买”(实际是白拿)国有企业的所有权。这样的贪污受贿当然大大提高国有企业的帐面经营成本,造成严重的亏损国有资产流失

  显然,制止经营者的贪污受贿要靠彻底清理和整顿国有企业,加强监督管理和财务纪律,严厉惩处贪污受贿的经营管理人员。将国有企业私有化不仅不能丝毫减少尚存国有企业中的贪污受贿行为,反而可能刺激经营者利用私有化前的混乱更加放肆地侵吞国有资产。放任国有企业中的贪污受贿行为还会严重恶化社会风气,许多地方的私营企业中现在也大量出现了业务人员贪污受贿的现象。

  造成“冰棍效应”的第二个原因是国有企业的大批员工实际上不能解雇,从而大大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经营成本。对1983年以前进入国有企业的员工,国家政策从未有可以解雇的规定:1983年以后进入国有企业工作的员工虽然实行合同制,但也只在合同到期以后可以解雇。这些政策规定都是为了减轻向市场经济过渡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冲击,在这个意义上,“冰棍效应”下的国有资产流失才是为改革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由于行业盛衰及其它偶然因素的作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经常会面临继续经营无利可图的局面,这时私营企业的所有者多半都会关闭其企业。美国中小企业5年的生存率是40%,10年的生存率不过13%;连进入道一琼斯股票指数的超巨型企业在几十年中也会倒闭三分之一。按美国人的这种标准,中国的国有企业是超长寿的,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早就该关闭了。谁都知道,不关闭那些无利可图的国有企业就是因为害怕由此引发的失业和员工生活水平下降,而这就造成了亏损和国有资产流失的“冰棍效应”。如果私营企业的所有者在无利可图时仍然维持其企业经营,那他们也同样会经历财产流失的“冰棍效应”。

  由于国有企业的大部分员工不能解雇,国有企业的实际经营中比较难以压低下级员工的劳动报酬,使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员工的劳动报酬高于农民工:国有企业员工一般都能以同样劳动得到比农民工高的收入。这使国有企业的利润较低甚至亏损,成了“冰棍效应”和国有资产逐渐流失的第二原因。

  将国有企业白送给其原经营者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造成“冰棍效应”的第二个原因,反而会大大激化“冰棍效应”背后所隐藏的根本性社会问题。国有企业私有化之后势必会解雇多余的员工,将在职员工每单位有效劳动的工资降低到农民工的水平。这虽然可以降低成本,减少亏损,却会大幅度减少原国有企业员工的实际收入。如果社会真能承受这样的痛苦,那我们根本就不必搞什么私有化,让国有企业减员增效,全员竞争上岗即可。如果社会不能承受这样的痛苦,那就应当使国有企业员工的劳动报酬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农民工。这样虽然企业利润低,至少还可以维持社会稳定。而将国有企业白送给其原经营者却在使多数人变穷的同时让少数人暴富,这就是这种“改制”引起了绝大多数人痛恨、使社会情绪爆炸化的原因。就这个因素来说,应当是宁可为保员工稳定而让国有资产慢慢流失(或“坐失”),也不能将它白送给“企业家”而流失。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苏青荇,刘维燎.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冰棍效应"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