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型契约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关系型契约(relational contracts)
目录 |
关系型契约是指由未来契约关系的价值所维持的非正式安排。或指那些不能以书面形式记录,但企业由于担心不履行这一契约可能的后果,而不得不执行的约定。
它是一种长期契约和隐含契约,并具有动态性和不断完善的特性。从内容上看,它包含了一般交易所无法包括而存在于科层企业中的指挥、管理和协调等因素。而且,这种关系型契约通过声誉效用机制、信任机制及违约的机会成本来实现自我履约。
关系型契约的特点 [1]
(1)关系型契约是一种长期契约在纯市场中,交易双方基于各自的需要在市场上交易各自的产品,在一次性交易完成以后,双方不再有经济上的联系。即使它们之间还有第二次交易, 这也是很偶然的事,这种交易具有偶然性和临时性的特点。在网络组织的交易中,两个以上的企业在同一价值链中处于不同的环节而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分工和协作关系,交易对象相对固定和稳定,构成重复博弈环境,从而保证交易的长期性和相对稳定性。
(2)关系型契约是隐含契约或默认契约。在网络组织中,各成员企业在长期,重复性交易的过程中,保证了交易者的互动沟通,使得人们可以通过"中学"来提高人力资本的专用性程度,加强隐性知识在交易主体问的转移,彼此通过交流对交易或互惠的内容达成共识,这种契约不依赖法律,可自我实施。
(3)关系型契约具有动态性和不断完善的特性,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缔约双方很难签订一份完全契约,契约的完善是一个过程,而这点在网络组织中表现十分是一个典型.在交易开始时,交易双方只规定一个约束框架,其内容是在实施 过程中,不断依靠企业间长期交往,沟通来逐步充实并实施的。
任何契约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来 确保实施,如市场规则,第三方制裁以 及契约的强制执行。而关系型契约的实 施主要是通过交易双方之间存在的一种 自我履约机制来实现。
1)通过声誉效用机制来保证契约履行。这个机制强调了在契约不完全条件下买卖双方的调整过程。信誉可以理解为为了获得交易的长期利益而自觉遵守契约的行为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评价。
2)通过信任机制来实现自我履约信任是研究长期关系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关系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变量,也是企业成功合作的必要组成要素,合作双方之间的相互信任可以解决许多问 题,如权力失衡,信息冲突和高交易成 本和低收益率等。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短论产业集群是一种典型的关系型契约组织。
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松散的非正式联结其交易行为既不是依靠第三方执行的正式市场型契约也不是依靠科层组织内部权威协调的关系型契约。产业集群是一种超越这两种契约属性的基于竞合的关系型契约集群成员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关系型合作和关系型竞争来概括。
关系型契约与产业集群治理对于不同形式和属性的契约理应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加以治理这就产生了不同的治理结构。威廉姆森从投资的专用性、交易发生的频率及不确定性三个纬度对交易进行了分类相应地提出了组织的边界问题及市场治理、科层治理和多边治理等几种治理模式。在此将威廉姆森的交易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统一用交易复杂性表示。不难理解交易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的提高均会增加交易的复杂性。随着交易复杂性的提高三种组织的治理成本均趋于上升但上升的速度不同。市场组织的治理成本随交易复杂性的增加而迅速上升中间性组织治理成本的上升速度次之科层组织治理成本的上升速度最慢。因此对于不同的交易属性理应采取不同的组织模式和治理机制。
交易属性与治理成本在交易复杂性居中时产业集群是有效的组织形式其本质是一种关系型契约。影响集群治理结构的因素是交易复杂性程度所决定的集群类型、竞合关系等。集群治理的关键是要构筑保持集群创新活力的内生化机制。因此集群治理的本质是关系型治理机制如声誉、信任等社会机制及市场竞争性治理机制。产业集群的关系型契约属性及其治理的非强制性决定了集群必然面临多种机会主义的威胁。
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看,也可以对关系型契约形成作较好说明。
产业集群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自发性,它的发展则是一种自我强化机制作用的结果.即由于地理环境,资源禀赋 及历史文化等因素的作用,在某一区域内一些相同或相关企业形成一种集合,并构成产业集群的内核或集群单元。这是一个集合概念,当集群单元达到某种间值时,从而产生足够的场效应,其具有吸收和集合的功能,扩展的功能,自组织功能。在集群单元形成的时候,企业间的合作在开始时只是一个合作框架,其内容是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依 靠企业的交易及人际交往逐步充实和完成的。
- ↑ 林仲豪.关系型契约的特征、内容及履约机制. 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5期第2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