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综合体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产业综合体(Industry Complex)
目录 |
产业综合体是指某个特定区位上,一组相互之间存在技术、生产和分配等多方面联系的经济活动,这组经济活动能够共享外部规模经济,提高整体活动的经济效率。产业综合体事实上就是集群的一种类型。[1]
产业综合体的发展[2]
首先从产业集群的功能角度来看,可以将产业集群分成三种基本模式:一是传统的纯集聚模式;二是产业综合体模式;三是社会网络(俱乐部)模式。从这个意义上看,产业综合体是产业集群的一种形式。
1.传统的产业综合体
产业综合体(Industry Complex)的理论研究最早是源于发达国家的地区实践和相对封闭的经济系统。早期的产业综合体得益于各地在自然资源(土地、矿产、地理位置等)及劳动力资源方面的差异,资源禀赋是产业综合体形成的最初诱因,充分利用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来发展区域经济是形成传统产业综合体的原始动力。传统的产业综合体主要研究产业集群内部的运行规律,较少关注集群区域的制度背景,对跨界企业参与的地方集群形成与演进脉络则论述不多。所以,传统产业综合体被认为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企业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具有专业化特征。
2.现代产业综合体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当代的产业综合体更是动态开放的系统。一方面,随着产品内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形成全球价值创造体系或全球价值链。全球价值链中各个价值环节在形式上虽然可以看做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是这一完整的价值链条实际上是被一段段分开,在空间上离散分布的,分离出去的各个价值区段通常都具有高度的地理聚集特征。也即是说,全球价值链地理分布具有“大区域离散,小区域聚集”特征。另一方面,基于产业链(或商品链)的跨界要素整合成为一种发展常态。
3.现代产业综合体的嵌入
1937年科斯引入“交易费用”的概念,解决了企业的经济型问题。但是企业的社会性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知道20世纪70年代后,新制服经济学通过引入“网络”和“嵌入”等基本概念,揭示了包括企业在内的一切经济组织的社会性。作为其代表人物的Granovetter对此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经济组织及其经济行为总是嵌入于它们所存在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并且被其制约。这意味着,经济活动过程中,各种有助于经济行动主体的各种制度不会自动生成,而是被社会构建的。
新产业区理论(New Industrial District)以嵌入性、机构稠密性、创新性和区域创新网络等概念为核心,认为经济交易的活动与社会生活的网络之间有着嵌入的关系。这样的社会经济关系使得区域厂商作为一个集群具有优势,而这种优势经常嵌入在特定的地点,因此,具有本地化的优势。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地调节理论(Local Regulation Theory)受到产业综合体研究学者的重视,并将之运用到有关地方经济发展的探讨上。
产业综合体的研究应用[2]
1.大型港口、重化产业综合体空间布局形态
国内外大型港口与重化产业综合体的布局实践表明,其空间结构一般呈现紧密型布局特征;但也有部分综合体受资源条件的制约,采取分离型布局。具体来看,其空间结构形式大致分4类。紧密型之一:以项目为单位的独自配套布局。紧密型之二:按专业功能划分的“专港专区”布局。紧密型之三:港区与产业区独立设置,相邻布局。分离型:港区与产业区独立设置,空间分离布局。
2.影响港口、产业综合体布局的因素
首先产业区的原料进口与产品出口对港口的依赖程度。世界级的大型重化产业厂商把港口作为自身主要的生产保障系统与竞争力的基础设施,所以均倾向于以自建专用码头直接为厂区服务的方式进行营运。对于希望实现区、港一体化管理营运的综合体(如国内的保税港区、国外的自由贸易港等),则更倾向于采取紧密型布局。
其次是建港条件与土地资源禀赋。建港条件与土地资源禀赋是港口、产业综合体布局必须考虑的重要前提条件。港口营运需要有足够的水深、良好的掩护条件与维护条件,产业区则需要充足的土地资源,实现这些条件的方式与当地的水陆域资源特点密切相关。
最后是政策因素。有关产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海域使用以及交通行业的政策法规, 对港口、产业综合体的规划布局有直接的限制与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