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亚健康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Sub-healthy)

目录

什么是亚健康[1]

  亚健康是指身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又称“第三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根据这一界定,经过严格的统计学统计,人群中真正的健康者“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所占比例不足1/3,有2/3以上的人群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及其体验。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各种功能和适应能力不同程度的减退。

亚健康的表现[2]

  亚健康以主观感受为主,客观体征极少或没有,症状可单一出现,也可以交替或合并出现。罗仁教授课题经研究认为亚健康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有:

  ①疲劳;

  ②失眠;

  ③健忘;

  ④食欲缺乏;

  ⑤烦躁不安;

  ⑥抑郁或消极、焦虑不安;

  ⑦头晕、心悸气短;

  ⑧大小便异常;

  ⑨性欲低下;

  ⑩免疫功能下降(经常感冒或有感冒症状、咽喉不适、口腔溃疡等)。

亚健康产生的原因及人群分布[3]

  导致亚健康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过度疲劳造成的精力体力透支;

  ②人体自然衰老,机体器官开始老化出现的体力不支;

  ③现代身心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的潜临床或前临床状态;

  ④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导致维持生命的器官运行和新陈代谢等生物节律的紊乱;

  ⑤个人的不良生活方式;

  ⑥社会环境及人性需求产生的压力;

  ⑦环境污染的影响。总之包括心理、生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失调。

  亚健康状态的发病机制是很复杂的, 目前认为亚健康的发生可能与个人的生理状况、心理状况、职业情况、居住环境、社会环境及不良生活和工作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而导致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整体协调失衡紊乱等多因素的影响所致。国内有研究指出,亚健康状态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微循环障碍。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运动牵涉到全身各组织和器官,如心血管、呼吸、泌尿、内分泌、感觉系统等都会发生相应的机能变化,且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人体各项生理活动。按照生理学机制,快节奏的生活作为一种应激刺激,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后肾上腺皮质系统分泌增加,血中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升高,呼吸、心率加快,血糖升高等,本来是机体一种“应激”反应,一种保护性机制,但就是因为这种刺激是长期性的,从而引起了交感功能长期亢奋,疲劳而失调,引起了不良反应。

  有研究认为,躯体和心理应激均能在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多水平抑制或损害生殖内分泌功能,尤其是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从而导致亚健康状态。另有研究表明,亚健康人群分布在不同职业、不同地域、不同社会层次、不同气质特点和年龄均有明显的差别。经济较发达地区中的亚健康者所占比例高于其他地区;中年人群比例高于其他人群;老年人群也相对增高等。

亚健康的预防策略[4]

  亚健康状态如调理得当会向健康发展,否则将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目前尚未明确有效的调治方法,防治亚健康主要靠个体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做好自我调适。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1.保持心态平衡

  真正心理健康者应该是内心世界丰富,精神生活充实,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人生价值能够完全得以体现的人。但生活及社会的压力使得人们往往偏离轨迹,如何正确面对压力,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是走出亚健康的关键。所以有人认为亚健康的实质是心身问题。

  2.营养均衡

  胡永红认为,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与亚健康密切相关的内部因素, 因此要摆脱亚健康的困扰,应当改善饮食结构。机体需要多种营养,所以合理的膳食应该由多种食物组成。不应该只追求食物的数量,更应该注重食物的质量

  3.改善不良生活方式

  董玉整认为,亚健康源于越来越倾斜的生活方式,它使人的正常需求与实际生活方式之间的平衡出现失调,从而导致亚健康。生活中我们要戒烟限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顺应自然和季节变化,不妄作劳。

  4.适当运动

  运动可保持体力和脑力协调,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调节内分泌,减肥瘦身,防止骨质疏松。目前有氧运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运动贵在坚持,重在适度。我们应积极运用运动疗法进行亚健康的防治。

  5.药物干预

  对检查方面异常又达不到疾病确诊标准,也应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如血脂、血糖等指标偏高等。

亚健康的研究进展[3]

  亚健康状态在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中普遍存在,人数一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成为闺际上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日本同立公共卫生院最近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了一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有关疲劳的专题调查研究,在5000余名l5~65岁人士中,表示感到“非常疲劳”的竟高达60% ,其中因丁作量大、家务重、精神紧张的占44%,还有36%说不出原因。国内较早研究亚健康的学者王育学教授做过一个5万例的人群调查。结果表明,亚健康状态的正态分布率达到56.18%,其中大多数为20~40岁的青壮年,他们中以白领、知识分子为主。此后,闰内很多研究者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研,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沿海发达城市。2003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启动了“亚健康状态中医基本证候流行病学调查”课题,他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北京地区高危人群的第一手资料,经多种方法综合分析,揭示了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和证候特征,并开创了中医系统研究亚健康问题的先河。孟雪萍参照Delphi法并结合中医症状、证候特点确定亚健康诊断标准, 自行设计亚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1191名高校教师进行亚健康调查,其中符合WHO健康标准265人,占22.25%;被医疗机构明确诊断有器质性疾病98人, 占8.23%;亚健康828人, 占69.52%;以31~50岁为高发年龄段,主要症状为咽部异物感、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头痛或头晕及颈肩麻木、夜尿频多及面部色素沉着等。

  亚健康危害人类健康,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亚健康的研究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诊疗机构、检测机构、康复机构涉足该领域,更有商家开发出了相关的药品保健品、保健器材,但其中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此时需要国家医学权威机构对“亚健康学科”、“亚健康产业”合理导向、科学管理、规范监督。目前亚健康的研究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还面临许多未明了的问题,其概念还不完整,范畴界定过宽,诊断标准不统一,对亚健康的确切病因没有达成共识等。因此,加强亚健康概念和范畴研究,深化亚健康病因和机制的研究,系统、实证性的流行病学调查,亚健康检测和评估方法体系的确立及科学的预防治疗等都是有待完善的课题。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疗养事业的发展,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认识到亚健康的严重性,认识到疗养的重要性。

亚健康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区分

  慢性疲劳综合征不等同于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也不是亚健康的一种类型。两者的联系主要在症状表现上有相似之处,如疲劳睡眠障磚、健忘、关节痛、头痛、注意力不易集中和抑郁焦虑情绪等。两者之间的差别是:首先,亚健康患者虽有多种异常表现和主观体验,但通过常规理化检查却不能检出阳性结果,而慢性疲劳综合征与心理因素病毒感染疲劳毒素等方面有关;其次,慢性疲劳综合征具有国际认可的诊断标准,亚健康至今没有国际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检测方式”。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曹开镛.什么是 “亚健康”.新浪网
  2. 罗蓝芳.现代亚健康的保健预防[J].中国医药指南,2012(27)
  3. 3.0 3.1 徐莉,曹汉晨.亚健康的防治方法和进展[J].国疗养医学,2013(10)
  4. 马君,刘玉珍,宋丽萍.对亚健康的认识与预防策略[J].国疗养医学,2012(2)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6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33,Tracy,M id 749ae60a88716d239b23680f80a78754.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亚健康"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