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4个条目

貝弗里奇曲線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貝弗里奇曲線(Beveridge Curve)

目錄

什麼是貝弗里奇曲線

  貝弗里奇曲線是指一般情況下,失業率高的時候工作機會就少,而失業率低工作機會就多。以英國的經濟學家威廉貝弗里奇命名的,用來表明職位空缺與失業人數在怎樣在經濟周期中變化的曲線,可以用來幫助區別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周期性失業

貝弗里奇曲線的內容

  貝弗里奇曲線用來表明職位空缺與失業人數在怎樣在經濟周期中變化的曲線,可以用來幫助區別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和周期性失業。曲線橫軸測量的是經濟中職位空缺的數目,縱軸測量的是失業人數.45度線表示的是職位空缺數目與尋找工作的數目相等的線-一般意義上的充分就業成反比關係。

贝弗里奇曲线

  貝弗里奇曲線是反映勞動力市場中失業率與崗位空缺率之間存在負相關關係的曲線,有時也被稱為UV曲線。它與菲利普斯曲線卻有著明顯的區別,菲利普斯曲線主要用於失業和勞動力市場問題的總量分析,而UV 曲線在分析失業和勞動力市場結構性問題上有著獨到的作用,因為目前存在的主要是由就業結構性因素導致的。其中最重要的用途是作為一種實用工具將失業分解為不同的類型——由於需求不足引起的周期性失業和由於匹配低效率引起的結構性失業與摩擦性失業,UV曲線通過對失業率與崗位空缺率共同運動趨勢的分析能夠提供更多的關於當前經濟的經濟周期波動與勞動力市場運作效率的信息。

導致貝弗里奇曲線變化的因素

  • 技能不匹配等級的變化。
  • 失業不匹配,即由於人們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導致失業。這會導致貝弗里奇曲線向右移動。
  • 結構性失業——當勞動力市場中的技能與雇主正在尋找的技能不匹配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這使貝弗里奇曲線向右移動。
  • 經濟不確定性——當經濟不確定時,公司不願承諾招聘,導致貝弗里奇曲線向右移動。經濟的健康狀況——包括經濟衰退或複蘇時期。
  • 參與市場的勞動力比率的變化。
  • 長期就業流行率的差異。

貝弗里奇曲線的起源[1]

  貝弗里奇曲線(BeveridgeCurve)是反映勞動力市場中失業與空缺崗位(以下簡稱空崗)之間存在著負相關關係的曲線。最早是由英國的經濟學家貝弗里奇(William Beveridge)於1944年發現的。他在《一個自由社會中的充分就業》一書中首先註意到了 失業(Unemployment)與空崗(Vacancies)之間存在著穩定的相互關係,並利用一條曲線來描述它們之間的這種穩定關係。後來,這條曲線被稱為貝弗里奇曲線,有時也稱UV曲線,並與菲利普斯曲線一起成為西方經濟學家研究失業和勞動力市場問題的起點。然而,貝弗里奇曲線與菲利普斯曲線有著明顯的區別,前者在分析失業和勞動力市場結構性問題上有著獨到的作用,而後者則主要用於失業和勞動力市場問題的總量分析。雖然在20世紀的中葉,貝弗里奇曲線得到過廣泛的關註,並出現過許多重要的研究成果(Dow,J1C1andL1A1Dicks2Mireaux,1958),但是,在過去的三四十年,貝弗里奇曲線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多數經濟學家把主要註意力都放在了失業問題的總量分析上面,然而,總量分析並不能替代結構分析,同時,以菲利普斯曲線為主要分析工具的失業理論對過去幾十年中西方國家持久性的失業現象並沒有給出滿意的回答。因而,近些年,貝弗里奇曲線的命運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

貝弗里奇曲線的用途[1]

  貝弗里奇曲線的用途相當廣泛,其中最重要的用途是作為一種實用的工具將失業分解為不同的類型。貝弗里奇曲線可以用來區別需求不足引起的失業與結構性失業和摩擦性失業。這種區分可以通過圖2來說明。當需求不足引起的失業率為0的時候,U=V,即圖中的45°線所描述的點,這時總體的失業率為U0。如果所觀察到的失業率為圖中的U1,則U1-U0就是需求不足引起的失業,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相應財政或貨幣政策減緩或消除這種失業,失業率將趨向於U0。但如果這種措施力度過大,則有可能導致失業率沿著貝弗里奇曲線移動到U=V線的左邊,這時存在的失業都可被看作是結構性或摩擦性的失業,因為這時勞動力市場存在著充足的就業崗位。在存在大量空崗的情形下,失業者不能實現就業的主要原因是勞動力市場上的制度性因素和信息不完整所造成的,其主要表現為結構性的失業或摩擦性的失業。

  貝弗里奇曲線除了可以被用來區別失業的類型以外,還可以被用來表明勞動力市場的運作效率的變化。

貝弗里奇曲線與就業創造曲線之間的差異

  定義

  貝弗里奇曲線指的是這是一種圖形表示,它顯示了職位空缺與失業率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面,就業創造曲線是衡量就業率和其他經濟主要參與者如何影響就業市場的指標。

  總結

  貝弗里奇曲線指的是這是一種圖形表示,它顯示了職位空缺與失業率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面,就業創造曲線是衡量就業率和其他經濟主要參與者如何影響就業市場的指標。

參考文獻

  1. 1.0 1.1 張德遠.貝弗里奇曲線及其在中國的應用[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4年第5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寒曦,LuyinT,陈cc.

評論(共3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貝弗里奇曲線"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24.207.38.* 在 2016年12月21日 20:36 發表

可以的

回複評論
牙齿不好所以不好意思笑 (討論 | 貢獻) 在 2018年1月31日 00:18 發表

上面配圖的橫軸是失業率,縱軸是職位空缺吧

回複評論
128.250.0.* 在 2018年9月3日 11:35 發表

牙齿不好所以不好意思笑 (討論 | 貢獻) 在 2018年1月31日 00:18 發表

上面配圖的橫軸是失業率,縱軸是職位空缺吧

我同意你的看法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