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95个条目

消費者分析報告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消費者分析報告概述[1]

  消費者分析報告寫作要點包括以下:

  一.消費者的總體消費態勢

  現有的與本產品有關的消費時尚,消費者消費本產品所屬的產品類型的特性。

  二、現有消費者分析

  1.現有消費群體的構成:現有消費者的總量、年齡、職業、收人、受教育程度及現有消費者的分佈。性別:女性更易接受情感型廣告,而男性則更喜歡粗獷的或渲染民族氣魄類的廣告形式。

  職業腦力勞動者更喜歡理性訴求的廣告形式,體力勞動者更喜歡直白、袒露和幽默搞笑的。

  收入:主要找出在收入方面能成為你的消費者的那部分居住地區。

  2.現有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購買的動機、購買的時間、購買的頻率、購買的數量、購買的地點。

  3.現有消費者的態度:消費者對商品印象以及評價如何?對本品牌的忠誠度如何?對競爭者產品的忠誠度如何?

  具體包括:對本品牌的認知程度;對本品牌的偏好程度;對本品牌的指名購買的比率;對本品牌的未滿足的需求;對本產品最滿意的方面;對本產品最不滿意的方面。

  三、潛在消費者

  1.潛在消費者的特性:總量、年齡、職業、收入、受教育程度及分佈。

  2.潛在消費者現在的購買行為:現在購買哪些品牌的產品?對現在購買品牌的態度如何?有無可能改變計劃購買的品牌?

  3.潛在消費者被本品牌吸引的可能性:對本品牌的態度如何?他們需求的滿足程度如何?

消費者分析報告參考範文[1]

  關於經濟型轎車的消費對象分析

  經濟型轎車的[[市場定位]],主要就是確定消費對象,包括其收入水平、職業背景、年齡範圍、心理價位和購車計劃。

  一、收入水平

  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的人,大部分人都有轎車購買計劃。上海地區由於人多地少和牌照費太高等原因,[[比例]]有所減少。從購車者的年收入與其購車的比例關係來看,
隨著被調查者的收入的提高,購買私人轎車的人數比例增加,年收入在5萬元以上的[[消費者]]中已有34%的人要購車。經濟型轎車的銷售對象主要是年平均收入在5萬元以
上的消費者。

  二、職業背景

  通過對全國七個城市中從事各種職業的人群的凋查,發現對私人轎車購買欲望最強烈的是三資企業中的中高級職員和私營工商業者。調查數據表明,中國存在著另外
一個極有潛力的巨大的[[消費群體]],他們都是高薪收入者。這些人多在[[三資企業]]、[[銀行]]、外國駐華機構等單位工作。他們工作相對穩定,收入不斷增長,更重要的是他們
中大多數人的文化層次較高,品位高雅,思想超前,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消費觀念]]比較超前,始終追隨著消費潮流。從某種角度上說,他們領導著中國消費市場的發展方向。
在對這個消費群體的定向調查中發現,幾乎沒有人不想購買私人轎車,但有著自己非常明確的看法,不會盲目追求。他們購車目的是提高[[生活質量]],至於購買何種車型的考
慮因素是極其務實的,主要是考慮車的品質與[[性能價格比]]。他們並不以自己口袋裡的錢來算計應購買的車型,而是更多地考慮轎車的發展方向,也想讓轎車體現自己的身份
與地位;他們在某些方面也擺脫不了中國人購物時的“一步到位”的觀念,要買就買好的;他們在考慮購不購車、何時購車時,並不過多地在乎諸如停車場地、附加費用等
問題,因為他們對國家政策和中國發展抱有樂觀態度。此外,他們身上還具備一種“愛國精神”,他們熱切地期望中國的民族汽車工業能夠興旺發達,所以也在等待著適合
自己的國產轎車問世。因此,經濟型轎車的銷售對象應主要圍繞在三資企業工作的中高薪收入者和私營工商業者。

  三、年齡範圍

  各年齡段中希望購買私人轎車的人數有較大的區別,調查結果表明,30~40歲的年齡段中比例最高。這些人的事業不僅剛剛起步,而且處於上升階段,甚至有些已經頗有
成就,家庭建設也初見成效。因此,他們有條件、有[[需要]]、更有心情購買私人轎車。所以,經濟型轎車的銷售對象主要是年齡在40歲左右的年富力強的中青年人。

  四、心理價位

  從[[統計]]中可以知道,70%的消費者希望私人轎車的[[價格]]在5萬~10萬元之間。

  總之,經濟型轎車的市場定位已經十分明確,即經濟型轎車的銷售對象應該主要針對年平均收入為5萬元以上,收入增長速度高於平均水平,工作相對穩定,消費觀念超前的
中青年人。所以,我們認為,新開發的經濟型轎車應該針對這些高薪收入者設計成技術含量高、性能品質好、外形個性化、用途多樣化的車型。

消費者分析報告註意要點[1]

  對消費者分析要發現解決的問題主要是對現有消費者在消費能力上的分析,以及調查消費者對產品有無明顯的不滿。對消費者分析時,還要註意發現的機會,比如對本產品的偏好;購買頻率提高的可能;購買量擴大的可能;影響他人的可能;對其他品牌的不滿;對本產品的態度;未滿足的需求等。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陳建中,呂波編著.營銷策劃文案寫作指要.中國經濟出版社,2011.03.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jane409,方小莉.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消費者分析報告"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