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1个条目

文化適應模式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文化適應模式概念

  文化適應概念最早由美國民族學家羅伯特。雷德菲爾德、拉爾夫·林頓和梅爾維爾·赫斯科維茨等人於1935年提出的。文化適應需要跨越兩種及以上的文化,是對新文化的思想、信仰和感情系統以及交際系統的理解過程,是文化的融入或順應,也有學者將"文化適應"譯為“涵化"。

  文化適應模式理論,1978年 由Schumnn提出,是建立在對一名33歲的哥斯大黎加人阿爾貝托的個案研究基礎之上。Schumam發現在整個研究過程中,阿爾貝托語言幾乎沒有什麼進步。將阿爾貝托的英語和幾種洋涇浜比較後,Schumann發現它們在句法和形態學上有些相似之處,比如,否定詞的位置,疑向句中的詞序及一些語素的屈折形式。他認為阿爾貝托的英語顯示了洋涇浜化的特點。洋涇浜化被認為是學習者與目標語的說話者之間的社會心理距離造成的。

  Schumann的文化適應理論包含兩組變數——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社會因素包括社會顯性,三種結合策略:同化,保留和改變,封閉性,凝聚性,學習者社團規模的大小,文化和諧性,社團的態度和打算居留時限。心理因素包括語言震驚,文化震驚,動機和自我透性。

文化適應模式的主要內容[1]

  文化適應模式的核心內容是:第二語言習得只是文化適應的一部分,學習者始終處於從不適 應過渡到適應的連續統中,學習者對目的語群體文化的適應程度將決定其習得目的語的水平:其中,“文化適應”指學習者在社會和心理兩個方面都能融入目的語群體之中。叫在文化適應模式中, Schumann通過“社會距離"和“心理距離"來分析和闡述文化適應模式。在“社會距離"與“心理距離”之間,Schumann 認為,社會距離較心理距離占有更為重要的地位。

(一)社會距離

  社會距離是指第二語言學習者群體和目的語群體之間的關係,它影響著第二語言學習者與目 的語群體接觸的程度,因而也影響著第二語言學習者的語言水平的提高。具體而言,兩個群體之間的社會距離越近,接觸越多,就越利於第二語言的習得;否則,相反。“社會距離”包括以下八項因素,它們彼此聯繫著,影響學習者的第二語言習得。

  1.“社會主導模式”

  社會主導模式指第二語言學習者群體與目 的語的平等程度,包括“主導地位”、“從屬地位”、“平等地位”。具體來說,如果第二語言學習者的群體在各個方面都要比目的語群體先進,那麼第二語言學習者學習目的語的速度和水平不會得到顯著的改善,因為第二語言學習者覺得目的語沒有母語好,所以不會努力地去學並且心裡會排斥學習這種語言;如果第二語言學習者的群體在各個方面都沒有目的語先進,他們學習這種語言也會很慢,因為先進的目的語會把他們的母語同化,使自己的語言面臨消失的境地;當然如果兩個群體在各個方面發展得差不多,那麼第二語言學習者學習目的語的速度和水平會有顯著的提高,因為他們在社會地位上是平等的,不會產生排斥,願意學習先進的東西來提高自己。這就如同我們在和別人交流時一樣,願意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進行交流,如果別人在各很多方面比自己強很多或比自己差很多,就覺得沒法進行交流。

  2."融入策略”

  融入策略指第二語言習得群體面對目的語群體文化時可能採取的態度和做法,包括“同化策 略”、“保留策略”、“適應策略”三種。

  “同化策略”是指第二語言學習者面對目的語群體時,放棄了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接受了目的語群體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不得不承認,“同化策略”在第二語言學習者習得目的語時的重要作用,學習者完全認同目的語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並全盤接受,學習目的語的速度和水平當然會有明顯的改善,但這也使得學習者放棄自己群體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也就等同於目的語的群體擴大了,而學習者的群體被同化後,自己的語言和文化不再存在。如果全世界在學習一種語言並採取“同化策略”,那麼世界上會只有一種語言,世界便不會如此豐富多彩。

  “保留策略”是指第二語言習得群體保留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同時拒絕了目的語群體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學習者在學習目的語時,如果拒絕目的語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就難以理解目的語中所涵有的的文化,也就難以把目的語學好。

  “適應策略”是指第二語言習得群體一方面保留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另一方面也接受了目的語群體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學習者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不至於完全被目的語同化,使自己的語言文化消失,同時又能接受目的語群體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為自己的語言學習提供應有的文化背景,來促進自己的語言學習。我們學習英語就應採取“適應策略”,能夠認同他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但不被同化,這樣我們在學習時,就能夠理解的他們的行為,不至於產生誤會。

  3.“封閉程度”

  封閉程度指第二語言習得群體和目的語群體共同享用社會設施、共同工作的程度,即第二語言學習者與目的語群體接觸的機會和時間多不多。如果接觸少,封閉程度高,學習者沒有習得目的語的語言環境和文化環境,也就是所得到的語言輸入較少,那麼學習者習得語言就慢;相反,他們得到的語言輸入多,習得語言就快。正如留學生到中國學習漢語,如果他們不和中國人交流,只用母語和自已國家的學生交流,就難以獲得足夠的語言輸入,即使到中國學習,語言水平也得不到明顯的提高。

  4.“凝聚程度”

  凝聚程度指第二語言習得群體內部成員間的密切程度。成員間的密切程度低,學習者與內部成員的交流機會減少,那麼便會有更多的機會與目的語群體交流,增加自己的目的語習得環境,加速習得目的語:相反,內部成員間的密切程度高,學習者與內部成員的交流機會增加,與目的語群體的交流機會減少,失去了更多的習得目的語的語言環境,遇到問題時,僅通過內部成員就能夠解決,不需要接觸目的語群體,那麼學習者習得目的語的效果必然會受到影響。

  5.“群體大小”

  群體大小指第二語言習得群體人數的多少。群體大,那麼內部成員的密切程度就低,學習者與內部成員的交流機會少,生存的壓力就會迫使學習者與目的語群體交流,就能獲得足夠的語言習得環境,從而習得目的語:群體小,內部成員間交流的機會就多,學習者不會擔心生存的問題,沒有壓力迫使學習者不得不與目的語群體接觸,與目的語群體的接觸少了,當然,學習者習得語言也就慢,效果也不夠好。

  6.“文化相似性”

  文化相似性指第二語言學習者群體的文化與目的語群體文化的相似程度。兩個群體的文化相似程度越高,越有利於語言的習得。南韓、越南、馬來西亞等都屬於“漢字文化圈”,他們有很多的文化和中國相似,有的是借鑒中華文化,有的是從中華文化演變而來,但是非常相似,因此他們國家的學生在學習漢語時,相比較中亞的學生而言,一是學習起來相對容易,二是學習效果明顯好於中亞的學生,如發音比較準確,說話比較流利等。

  7."態度”

  這裡的態度指第二語言學習者群體對目的語群體的整體態度,包括正面態度和負面態度。第 二語言學習者對目的語群體的態度友好,願意與目的語群體接觸,並認同他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從而獲得較多的交流機會,便於學習者的語言習得;學習者對目的語群體的的態度不友好,不願意與目的語群體接觸,相對來說,比較反感目的語群體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那麼他們所獲得的交流機會就少,學習者習得目的語就慢。

  8.“打算居住的時間”

  打算居住的時間指第二語言學習者群體是否打算在目的語群體所在國長期居住。打算長期居住者會為了自己能夠在這個國家更好的生存以及更好的生活工作,會尋找學習目的語的機會,加強與目的語群體的交流;而打算短期居住者則不考慮以後能不能在這個國家更好的發展,只要自己目前的目的語水平能夠讓自己度過這段時間就可以,不會加強與目的語群體的交流,目的語水平不會明顯的改善

(二)心理距離

  社會距離考察的是第二語言習得群體與目的語群體之間的社會關係,心理距離是從個人與群體之間的關係出發,考察作為個體的學習者由於情感因素造成的與目的語群體的距離,具體來講,心理因素由以下相互關聯的因素構成,即“語言休克”、“文化休克”、“學習動機”和“語言疆界滲透性”。

  1.“語言休克”

  語言休克是指學習者使用第二語言時的恐懼感。每種語言都有自己的語言特色,也就帶來了學習者在學習語言時的困難。學習者在學習一種語言時,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也就打擊他們在使用第二語言時的信心。西方人性格奔放,在使用目的語時不具小節,勇於說出口,不怕出現錯誤,語言休克的程度也就低;而東方人一般含蓄,在使用目的語時特別謹慎,說話時害怕出現錯誤,語言休克的程度就高,習得第二語言時也就慢。

  2.“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是指學習者進入目的語群體時的一種焦慮。當學習者進入目的語環境時,他不理解目的語群體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行為,自己的思維模式不被目的語群體接受,自己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變得格格不入,自己就像處在-一個與世隔絕的狀態,這就是“文化休克"的表現。學習者為了改變這種狀態,便會調整自己,有的學習者選擇慢慢學習,從而適應這種環境,有的學習者拒絕接受,把自己封閉起來。選擇適應這種環境的學習者,會慢慢度過“文化休克"期,度過的時間越快,也就說明他能認同這種文化,不會產生抵觸,習得目的語也就快。而選擇拒絕接受這種文化的學習者,則不能適應該環境,“文化休克”期會很長,甚至一直持續,嚴重影響目的語的習得。

  3.“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指學習者學習目的語的原因,分為融合型動機和工具型動機。融合型動機是指為了跟目的語社團直接交際,與目的語文化有更多的接觸、甚至想進一步融合到第二語言社團中成為其中一員。工具型動機是指把第二語言用作工具的實際目的,如查閱資料,進行研究,尋找工作,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改善自己的社會地位等。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是為了能夠理解目的語的文化,對目的語充滿興趣,希望與目的語群體有更多的接觸,甚至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其中的一員,那麼,相比較學習者的動機只是把目的語作為一種工具,來提高自己的地位或者有一份好工作而言,具有融合型動機的學習者的學習欲望和熱情會持續較久,學習的效果也很顯著,習得第二語言也較快。

  4.“語言疆界滲透”

  語言疆界滲透是指學習者能否打開語言屏障,以開放的態度接受語言輸入意識。Guiora認為在語言習得的早期沒有語言疆界,隨著第二語言的不斷學習,語言疆界逐漸建立,形成屏障,阻礙語言的輸入,語言水平難以提高,形成僵化。我們自己在學習外語時,就能感覺到有段時間特別努力學習,但就是水平得不到提高,深有體會的是自己的聽力理解能力。自己花很多的時間去練習聽聽力,但是還是感覺不到明顯的變化。Guiora認為,語言疆界並非不可控制,而是通過開放的態度來消除,開放程度越大、滲透性越高,語言輸入量越大,可提高的空間越大。

參考文獻

  1. 董成.淺析文化適應模式〔J〕.蘭州:羌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15捲第4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陈cc.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文化適應模式"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