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推論階梯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推论的阶梯)

推論階梯、推理階梯(Ladder of Inference)

目錄

什麼是推論階梯

  推論階梯(Ladder of Inference)是由哈佛大學著名的管理及系統學者克裡斯·阿吉裡斯(Chris Argyris,1923-2013)所提出的一種心智模式(Mental Models)。

  推論階梯的作用是探詢人們認知到行動的過程。推論階梯用階梯的譬喻分析人們思維從觀察、判斷、行動之間所經歷的過程。

  想象我們的大腦里有一個梯子,當我們觀察到一個存在的事實和數據時,我們在大腦里會進行加工,一步一步地往上攀登,最終形成我們對這個事實和數據的判斷,使得這個客觀事實變成了一種主觀的信息。實際上,推論階梯可以用來檢視我們思考過程的工具,能夠幫助我們學會更好地認識自己的思維和邏輯推理方式。

  推論階梯作為心智模式封裝了假設和概括,並且對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解釋了為什麼兩個人可以目睹同一事件,但卻以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體驗它。為什麼兩個人經歷了同樣的事情,收穫卻是不同的,很多人會說因為反思和思考不一樣,那麼這個不一樣具體是什麼不一樣呢?反思和思考的過程是什麼樣子呢?如果反思和思考的過程和結構相同(使用相同的機器),那麼偏差和不同產生在哪裡呢?從根本上說,推理階梯鼓勵基於事實而不是基於心理模型特征的個人偏見做出明智的決策。通過不帶偏見地行事,進而能夠做出更好的決策。

推論階梯的內容

  • Observation and Data(觀察和數據): 我們從可觀察的“現實和事實”開始。這些是我們理論上可以觀察、測量和記錄的事物。
  • Selection(選擇): 從這大量的數據中,我們選擇一些細節來關註,這通常是基於我們的信念和以往的經驗。
  • Interpretation(解釋): 然後,我們賦予我們所選的數據以意義。這通常是通過我們過去的經驗、假設和信念的視角來完成的。
  • Assumptions(假設): 基於這些解釋過的數據,我們做出假設。這些假設通常是為了填補空白,從而創建一個完整的敘述。
  • Conclusions(結論): 我們基於假設和解釋過的數據得出結論。
  • Beliefs(信念): 這些結論然後影響我們現有的信念或形成新的信念。
  • Actions(行動): 最後,我們基於我們的信念採取行動。

  推理階梯為我們展示了從獲取信息到採取行動之間複雜而又微妙的心理過程。人們通常在幾秒鐘內就會自動沿著這個"階梯"上升,這往往導致我們在不完全或誤導性信息的影響下做出決策。

影響推論階梯的因素

  情感成分:我們的情感可以大大影響我們沿階梯上升的速度。例如,如果你已經感到不安全,你更有可能將模棱兩可的情況(比如同事的笑聲)解釋為負面的。

  認知偏見:瞭解諸如確認偏見confirmation bias)這樣的認知偏見可以導致更為理性的沿階梯上升。例如,如果你已經相信你的同事不尊重你,你更有可能關註證實這一信念的數據,忽視他們表現出尊重的實例。

  反饋迴圈:你根據沿階梯上升採取的每一個行動都會產生新的結果,這些結果會反饋到新的決策過程中。如果你與你的同事保持距離,你可能會觀察到他們停止與你交談,從而加強了你最初認為他們不值得信任的結論。

推論階梯的前提及限制

  1.每個人的說話是理性的:也就是說,所說出來的話都是有根據的、有動機、有目的、有合理推論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說話有時是理性的、有時是感性的,沒有根據、沒有動機、沒有目的、沒有合理推論的,如果硬要反思或探詢出背後的推論的階梯,反而扭曲了事實真相。

  2.每個人的推論是直線的:也就是如同階梯一樣,是一階一階進行推論的,事實上,人的推論往往是從過去長久累積下來的價值存底(valuestock)整體涌現的價值判斷,把人的價值判斷簡化成推論階梯,或許可以得到一些先入為主的答案,卻無法真正觀察、體會到一個人內心的整體價值判斷。

  3.每個人的每一句話都是有意義的:不管是一般人或專家學者,在使用推論的階梯時,往往是對於每一句話去進行分析,而不是以一個人完整表達意思的一整段話來進行分析,容易斷章取義,惹惱了對方,反而怪對方過度反應,產生防衛機制,事實上是探詢者或介入者對於推論階梯的誤用。

  因此要發揮推論的階梯的效果,必須在可控制的環境與條件下進行。

思考過程如何避免推論階梯

  為此,我們在思考過程中,要從推論的梯子上下來:

  1. 註意你的結論可能是基於你的推論,他們可能並非不證自明的事實;

  2. 假設你的推論過程會有你看不見的落差或錯誤;

  3. 使用例子來說明你所選擇的數據,這些數據產生你的結論;

  4. 聽到他人所說的話後,(大聲)闡述當中的意義,這樣你就能夠檢查自己是否已確切瞭解;

  5. 解釋在你思考當中,從選擇數據,賦予意義,一直到達成結論的各個步驟;

  6. 問其它人是否用不同的方式解讀數據,或者是否看到自己的思考當中有不連貫的地方;

  7. 假設其它人達成不同的結論,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推論階梯,這個推論階梯的推論邏輯對他們而言是有道理的;

  8. 請其它人舉例說明他們所選擇的數據和他們所賦予的意義;

  9. 請其它人說明他們思考過程的步驟。

推論階梯的案例

案例1

  想像你走在辦公室茶水間,並無意中聽到兩名同事在談論你,還伴隨著笑聲。這是你能觀察到的原始數據,於是你就開始了以下的腦補過程。

  你選擇關註這兩名同事的談話和笑聲,並把註意力集中在這上面。這可能是由於你以前有類似經驗,或者你已經有一種觀念,認為當人們在你背後說話和笑的時候,通常是有問題的。

  你開始賦予這一觀察到的情景以意義,可能會想:“他們是不是在討論我的不足?”這個解釋是通過你過去的經驗、假設和信念來完成的。

  基於你對這個情景的解釋,你做出了假設,認為這兩名同事可能對你不尊重。這個假設幫助你填補信息的空白,形成一個關於他們行為意圖的完整敘述。

  接著,你基於這些假設和解釋過的數據得出結論,認為這些同事不值得信任。

  這個結論進一步影響或者強化了你現有的信念,即這些同事是不值得信任的。

  最後,由於這一系列的推理過程,你可能會決定與這些同事保持距離,這樣的行動可能進一步影響到整個團隊的協作效率。

案例2

  領導者必須瞭解自己和周圍人群的動機是什麼,這包括瞭解人們所擁有的有關人和周圍世界的信念、假設和心智模式。推論的階梯顯示了人們聚集、吸收信息以及得出結論的過程,它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自己複雜的心理過程,瞭解並仔細思考階梯模型,有助於理解那些沒有公開說明的假設,以便於進行有目的、有意義的討論。例如,推論階梯模型能幫助人們理解人們如何從相同的交談中得出非常不同的結論。它也提示,要使人們明確自己的決策是非常困難的。

  Image:人物.jpg

  李在最近的客戶服務調查中獲得了最佳評價,王想向他表示祝賀。王的主力急匆匆給李打了個電話:“王想和你談談銷售問題,今天下午3點您能來一趟嗎?”

  李的推論過程:

  Image:李的推论过程.jpg

  對話中,王的推論過程:

  Image:王的推论过程.jpg

  例2:下麵我們來看一個在現實生活中“推論階梯”的例子,這個例子你我可能都經歷過。

  可觀察到的數據很清楚:會議預定於8:30召開;其他人都準時到了;甲8:45走進會議室。現在我們來看看每個人的心智模式在如何引導每個人,而在他們加入了個人和文化的涵義之後,各自又得出了什麼樣的結論。

  乙和丙看到是同一個客觀事實:甲參加會議晚來了十五分鐘。與會者都在同一種文化背景之下:甲遲到了。當時由於他們的心智模式不同,他們在爬上“推論階梯”的時候,對情況的感知也就不同,所以他們對看得到的事實的解釋也就完全不同。

  一個人參加會議遲到了15分鐘,因為不同的心智模式產生了兩種推論,而不同的觀念是促成不同推論的主要因素。

  基於同樣的可觀測數據,與會者形成了不同的觀念,但這不會隻影響到這次會議。它還將影響我們下一次對可觀測數據的選擇。

  我們在一種情況下形成的觀念將會影響我們的心智模式,而這種心智模式就像一個過濾器,會影響到以後我們對可觀測數據的選擇和判斷。我們稱這種現象為反應迴圈,我們的觀念越根深蒂固,我們的階梯也就上得越快。我們的判斷越強烈就越容易輕易下結論。我們通過我們的心智模式來過濾我們看到的事物,這會限制到我們觀察事物本來面目的能力

  要註意的是,在每步臺階之間進行區分並不是太重要。更重要的是,理解我們在無意識狀態下爬上了梯子,而且是一眨眼的工夫就上去了。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18°@鷺島,Zfj3000,Cabbage,XX,Dan,寒曦,苏青荇,陈cc.

評論(共4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推論階梯"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XX (討論 | 貢獻) 在 2009年11月16日 11:34 發表

加了案例,可以參考下哈!

回複評論
120.198.244.* 在 2015年10月16日 11:15 發表

個人覺得案例選擇欠妥。以上案例更適合於如何有效溝通的反面案例。

回複評論
183.133.227.* 在 2015年11月3日 12:23 發表

例子有點不知所謂。理論在實際運用不夠直觀,可操作性不高。

回複評論
寒曦 (討論 | 貢獻) 在 2015年11月4日 10:34 發表

183.133.227.* 在 2015年11月3日 12:23 發表

例子有點不知所謂。理論在實際運用不夠直觀,可操作性不高。

增加了新例子了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