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43个条目

巴納德的組織決策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巴納德的組織決策論簡介

  巴氏認為:組織理論要研究的主要問題乃是決策活動;就此他作出了一系列的研究與分析。

  (1)組織中的兩種決策類型:個人決策與組織決策。

  個人決策是指個人出於個人動機而參加組織的決定,是出自於個人人格的決策。組織決策則指從組織目標上考慮的有關組織活動的決定,是一種出於組織意圖的非人格的決策,即根據組織管理職位的要求,按照組織目標和規範等,對組織問題做出決策,基本上沒有決策者個人動機色彩,是為了實現組織目標而制定的理性決策。

  (2)組織決策有兩個客觀因素:目標與環境。

  目標的客觀性是指組織目標是獨立於個人動機的;環境則是對實現目標起制約作用或推動作用的種種客觀條件。巴氏認為:決策的作用就是通過反覆註意目標和環境,使兩者越來越具體,最後確定實現目標的具體行動。因此,認清目標和環境是決策工作緊密相關的兩個方面,決策即是要使目標和環境明朗化,在具體行動上達到一致。關於組織決策環境戰略要素理論:此外,巴氏還吸收了美國學者約翰·康芒斯的公共經濟思想進-步分析了組織決策的環境因素,提出了所謂的‘戰略要素理論’。巴氏認為,所有的環境因素,按其與目標的關係,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戰略要素(也即康芒斯所謂的‘制約因素’), 它們是實現目標的關鍵;另一類是其餘的條件,即補充但非關鍵的因素。

  巴氏認為,組織決策的環境主要是由戰略要素決定的,所以決策所要分析和探求的,主要應該是戰略要素。準確穩當地處理戰略要素,是做出合理決策的前提和必要條件。通過一系列的探索和決策,逐步確定新的具體目標和新的戰略要素,最終確定實現總目標的一系列手段,也即具體行動。巴氏還指出,戰略要素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條件的變化,戰略要素也會發生轉移。

  (3)分析了管理者決策工作的三個來源及各種決策的重要性:

  一是上級要求他根據本部門、本單位的情況,將上級指示具體化,做出適合本部門、本單位的決策;

  二是下級人員遇到困難時(如許可權糾紛、多頭命令矛盾、指示含糊不清或出現意外事件等)請求他做出裁決;

  三是管理者獨立地、創造性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巴氏認為,前兩類決策有正式職權所保證,屬於“份內事”,容易得到承認,第三類決策雖然最能檢驗管理者的才能,但卻往往被視為“多管閑事”,受到懷疑和排擠,這是會阻礙首創精神的。巴氏主張,管理者應當積極、創造性地發現和處理屬於自己職責範圍內的決策問題,而且應該是僅僅去處理下級人員無法有效處理的決策問題,要避免事無巨細、樣樣過問的做法,要回絕.上述範圍之外的瑣細決策任務。“決策的藝術在於:對現在還不適當的問題不作決策,時機不成熟時不作決策,對不能有效地實行的事不作決策,對應該由別人決定的事不作決策”。

  (4)對決策思維過程的分析:

  決策本質上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管理者的決策思維包括邏輯推理與直覺反應兩種基本的過程。

  巴氏認為,管理者的決策思維包括兩種基本的思考過程:其一是‘邏輯過程’,即能夠用語言或符號表示的自覺思考過程,也即推理過程;其二是‘非邏輯過程’,即不能用語言表達的判斷過程,這種過程難以表示為推理,通常表現為快速的直覺反應。巴氏認為,邏輯過程比較清楚,-般有明確的目標與備選方案管理者可以用明確的目標去評價種種備選方案所可能導致的結果,並選取其中的滿意方案;至於直覺或非邏輯過程,巴氏並沒有象有些管理學那樣將其神秘化,而是認為其具有“迅速、很難有條理地表達以及往往比較正確”的特點,在決策過程中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管理者應該通過實踐、學習和研究等途徑來提高自己的直覺本領和判斷力,有效地運用‘直覺’思維為自己的決策工作服務。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陈cc.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巴納德的組織決策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