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7个条目

媒介化生存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媒介化生存

  隨著人類進入信息社會,媒介作為一種工具性的存在,成為人在生產、生活中不可分離的一個中介物,這種以媒介為中心的生活方式,即為媒介化生存。狹義的媒介化生存是指以傳統媒體,即電視、報紙等傳媒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媒介化生存與價值觀

  良好的、和諧的價值觀能夠促進人格的發展,讓個體適應人生、享受人生並獲得成長。作為信息提供機構的大眾傳媒,以其強大的無孔不入的宣傳,為個體提供了一個價值信息環境,這種巨大滲透作用往往使青少年無法迴避,甚至無法選擇。

  傳媒作為一個信息寶庫,促進了不同的文化形態、思想觀念相互交融,形成不同的文化共用。同時,這些信息又是良莠不齊的,其中不乏錯誤價值的呈現。這樣的媒體生態促使價值觀念、文化形態、生活方式等多元化,但也不可避免地會與個體原有的文化、觀念、心理髮生碰撞,誘發價值觀的衝突和失落,出現精神上的混亂和迷失。

  在大眾傳播中,公眾的註意力是各類媒體爭奪的資源。每一種媒體都以爭取最大數量的眼球為目標,而爭奪的方式就是儘可能讓自己的節目通俗,迎合儘可能低的文化趣味,拒絕深度和力度。這種低水平過度競爭的結果,就是節目越來越缺乏實質性的內容,內容的一次性、垃圾化成為趨勢。為了媚俗,媒體變得庸俗了,消費主義、享樂主義、功利主義蔓延其中。長年累月受這種內容的影響,個體的價值取向會趨於世俗化、功利化、消極化,個體的內心世界也會逐漸失去平衡。以消費主義為例,青春偶像劇里擁有豪宅名車、生活優裕而空虛的青年,無處不在的充滿感官刺激的商業廣告,擺在書攤上的花花綠綠的報刊雜誌中不乏奢華、極致、時尚、“拜金”等字樣,影視背後的商業大手在利益的驅動下,也竭盡全力地為消費主義包裹上種種誘人的文化符號。凡此種種,強烈地刺激著人們消費的欲望,讓判斷力不強的青少年很容易受到這些眩目外表的影響,使之渴求金錢、追求高檔次、高消費,對財富與消費過度尊崇,通過消費來彰顯自己的個性、獲得同伴的羡慕與流行的認可。由於個體的物質能力有限,勢必會給個體帶來相當的壓力,甚至採取非正常手段來滿足自己的高消費需求。

媒介化生存困境

  困境一:選擇性心理的“信息繭房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選擇性心理是指傾向於接觸原有態度一致的信息,而避免接觸與自己的意願不合的信息。在其中,個人還會傾向於註意與其現有態度、信仰或行為非常一致的部分。

  在用戶進行移動社交時,選擇性心理就是用戶的選擇性接觸、功能性使用以及信息篩選和真實度測評的心理因素。潛意識中,用戶首先關註的就是自己,只有當所傳信息與受者關聯密切,受者才會進一步關註、分享。

  在美國學者桑斯坦看來,人們之所以會陷入“信息繭房”,是因為對信息進行了選擇與“過濾”。

  在選擇性心理作用下所形成的“信息繭房”效應,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了網路信息傳遞和媒介的客觀化特征。人們更加願意獲取他們最為喜歡的內容,個體更多地傾向於提供能夠支撐自己看法和觀點的信息,自我設計定製他們所希望聆聽的資訊,這就相當於自製了一間“信息繭房”。用戶在看似海量豐富、兼容並蓄的信息中反而失去了真實性、客觀性的評判,把自己包裹在“信息繭房”中,有產生自我矇蔽的風險。

  從這個角度分析,用戶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中進行社交互動時,其搜索、尋找、編輯、點贊和評論的內容都會受到選擇性心理影響,社交媒體已經呈現出看似開放實則保守的狀態。用戶在公眾平臺儘量避免發表強烈和偏激的言論,而在相對私密的社交平臺可能會激進一些,用戶已經學會選擇不同的內容面向公眾。

  移動互聯網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使“地球村”的概念得以落地,可是看似開放的空間不一定讓個體更加開明,反而可能增加偏見。信息雖然足夠豐富,但思維的“高牆”就像圍起一座牢籠,困住了大多數人。更多的選擇反而會使人們分裂成無數個小圈子,並且不認可對方。同時,社交媒體看似在進行個人化和個性化表達,但無法實現真正的平等,大家在使用社交媒體並享受便利的同時,並沒有奢求能夠真正解決實際問題,而是更傾向於休閑娛樂。

  看似開放的平臺和可供任意選擇的網路社交環境,形成的“信息繭房”卻像構築了一座思想的圍牆,每個人都困守其中,且為了完善和鞏固這座圍牆繼續進行選擇性搜索和編輯,層層包裹的“繭房”越來越厚重,在移動社交中並沒有真正打破壁壘。

  困境二:媒介延伸的社交倦怠

  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麥克盧漢的經典思想“媒介是人的延伸”得到了驚人的體現,媒介延伸的角度正全方位籠罩在每個人周圍。用戶藉助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等,或者依托社交媒體平臺等渠道,使跨越時空的移動社交成為可能。

  移動社交中,用戶也是在構建網路自我,聚光燈效應尤為明顯,突出表現為朋友圈點贊行為、自拍行為和曬行為。朋友圈中的點贊行為可劃分成積極與消極兩種心理情緒。積極的心理表現為對內容進行欣賞和認可、反映自己的積極情感以及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消極的心理則包括從眾心理、刷存在感和無需思考組織語言。用戶因為聚光燈效應,會過分關註自己和朋友的朋友圈,點贊和評論都成為負擔,還可能引起嫉妒心理與焦慮感,使得人際交往趨於錶面化。

  戈夫曼的“擬劇理論”效應在移動社交中也較為典型。虛擬自我和現實自我的區別,朋友圈和麵對面的矛盾,使得個體和群體在進行移動社交時都產生了“前臺”“後臺”,人本能中總是尋求認同者,進行選擇性接觸和“前臺”的表演。不同的圈子如同不同的舞臺,人們也呈現出不同的自我狀態。媒介對於人的感知有重要影響,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對於個人和社會的作用,都由於一種新的標準而產生。媒介的影響力大,恰恰是因為另一種媒介變成了它的“內容”。

  不過,海量的社交信息,媒介延伸的方方面面,可能引發信息過載、心理恐懼和焦慮等負面問題,導致大家不再像最初使用社交媒體平臺時真實地分享和記錄自己的生活,而是把社交媒體平臺當作秀場,表演痕跡過重。當移動社交中的自我呈現與表演成為用戶的壓力且無法消解時,他們就可能產生社交倦怠,引發一系列社交障礙,乃至最終拒絕社交。

  一項針對某即時通訊APP用戶的問卷調查表明,高水平的社交壓力性過載體驗(包括信息性的過載、社交性的過載和系統的功能性過載)將顯著影響情緒及持續使用的意願,即每個人的社交壓力負載感越嚴重,其社交疲勞情緒就越強。[3]在社交倦怠情緒的影響下,原本構建的網路自我和現實自我的矛盾會進一步激化,用戶可能產生疲憊、厭倦、煩躁情緒,並出現一系列非常態行為,如關閉朋友圈、停更社交賬號和情緒化評論等。

  困境三:時空分身的認同焦慮

  跨越時空的移動社交使得用戶產生分身感,多重身份並存和多任務並行是他們媒介化生存的常態。有研究表明,在超聯通的網路世界中,人們自以為同時處理多項任務效率更高,但其實是錯覺。多項任務並行會影響在任何一項任務中的表現,他們卻覺得自己在每項任務中都表現得不錯,有時自我感覺良好的網路社交並非如想象。

  關鍵是,多重身份參與和多任務並行有可能帶來緊迫感和時空分割的孤獨感,繼而引發情感焦慮和認同焦慮。

  情感認同主要是指能夠充分地滿足每個人的情緒需求而形成的一種心理過程,個體從自己的情緒上認可特定的對象,外部表現為對其他物體的喜愛、依戀。移動互聯網讓內容的生產呈現了高度的交互性,移動內容的生產更加重視信息的質量、感情共鳴及觀點之間的互動這三個維度。

  信息在追求快捷動態的同時,準確性和新聞要素必須得以充分保證,用戶的情緒和體驗要遠勝過傳播信息的含量。互動式信息和沉浸式傳播更是讓用戶置身內容中,參與內容生產傳播。這種特征極易使用戶產生粉絲型的情感認同,用戶對於某個人物或群體產生情感依戀,基於偶像崇拜產生的粉絲效應放大了情感認同。追求情感認同成為移動社交的基礎需求,粉絲型的關註乃至依戀狀態容易激發社交熱情,當然也容易進入情感焦慮誤區,情感需求一旦得不到期待中的滿足,易產生心理落差而陷入情感焦慮。

  價值認同是個體從心理上對輿論引導主體呈現或倡導的價值觀念、價值結構的理解與接受。圈子社交中意見帶頭人的存在及圈層文化的發展演進,使價值認同的迫切需求被充分表現出來,也正是維持強關係的基礎。不過,在當前移動互聯網社交的弱關係尤其是陌生人的社交中,價值認同並不穩固,價值觀的理解和接受會出現偏差,導致誤解和信任崩塌。價值認同在時空分身的狀況下較難把握,在用戶多重身份並存的情況下,核心價值觀的滲透和理解,價值觀念的認同與接受,容易被移動網路環境消解和分散,並不確定。

  在追求身份認同的渴望中,人們較為重視網路自我的塑造和呈現。人們往往寧可發微信也不願意交談,因為面對面交談時會出現即興的對話,呈現的是真實的自我,來不及編輯和修飾,也很難隱藏弱點。然而,在移動網路高度發達的編輯狀態下,人們可以控制和調整自己的話語,達到恰到好處的完美效果,而這種完美恰恰是不真實的,隱藏了內心的塑造,使人們距離真實的自我越來越遠。

媒介化生存與心理困擾的應對

  大眾傳媒在個體心理困擾的解決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國,通過專業的心理機構獲得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情緒的宣泄等還沒有形成習慣。更多的時候,人們傾向於尋求心理自助,而媒體為個體的自助性心理保健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拓寬了個體學習各種心理健康知識的途徑。以大眾傳媒為中介,個體獲取了豐富的心理健康知識。網路中的心理健康站點、廣播中的心理熱線、電視中的心理訪談類節目,以及各類影視作品等,都對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供專業與非專業的心理援助與輔導、提供各種類型的心理服務,具有極大的意義。以對性知識的瞭解為例,媒體是青少年瞭解與性有關的信息與知識的最主要途徑。大學生獲取性知識的最主要渠道,就是各種類型的大眾傳媒。其中,8O以上性知識是從“書報雜誌、影視作品、電腦網路”中得到,從別人談論中獲取的占ll%,從老師處獲得的占3%,從母親處獲得的占3%,從父親處獲得的占l0。對中學生的調查結果也是如此。有學者認為:他們甚至對同性戀略知一二.信息來源是電影、電視劇。他們是從電視、報紙中得知什麼是艾滋病的,《外灘畫報》整期的發放避孕套的連續報道,足以證明他們要得到這些知識是多麼的易如反掌。大眾傳媒是個體自學性知識的主要途徑,但是有時獲取渠道未必恰當,通過“自學成材”獲得的知識也未必科學,這勢必影響到他們對性問題的正確解決,帶來新的心理困擾。

  提供獲得心理平衡的途徑與空間。媒體為個體施放壓力、宣泄情緒、獲得心理平衡提供了良好的途徑、參考與空間。例如,電影、電視可以作為被壓抑情感的宣泄劑。電視中的暴力節目,有助於個體釋放被壓抑的敵視情感、侵犯性衝動,以及其他的一些反社會傾向。網路也為個體提供了更為有效的宣泄途徑。在網上,人們不僅可以進行情緒、情感的宣泄,還可以藉助聊天、發帖、博客、進入特定網站等方式,進行性宣泄、心理矛盾宣泄、思想困擾宣泄等。值得一提的是,流行音樂在幫助青少年獲得心理平衡方面具有一定貢獻。流行音樂已不僅僅作為一種音樂存在,而是形成了一種文化氛圍,一種青少年生存、成長的文化生態,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他們的思想、情感與行為方式。有研究者將音樂作為青少年時期的一個獨特的媒介元素單列出來進行研究,稱之為“音樂媒體”。流行音樂對青少年有諸多功能:自我表達、應付壓力、形成自我意象和獲得價值觀念等等。青少年處於學習高度緊張的時期,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可以暫時忘卻學習和生活中的壓力和煩惱,這有利於青少年調節緊張的生活,緩解心理壓力。青少年處於叛逆階段,對現實與成人社會有一定的不滿,有大量的情緒需要表達和宣泄。音樂的旋律、節奏以及歌詞,可以幫助青少年表達越來越獨立的情緒與思想,滿足表達與宣泄的需求。同時,進行身份認同。流行音樂在內容上具有很濃的時代氣息,貼近生活,通俗易懂,表達著青少年的歡樂、憧憬、友情、苦悶、傷感、愛情等情緒、情感,迎合著青少年的需要。當流行音樂被視為青少年文化的表徵時,不喜愛流行音樂就被視為落伍、老化。對青少年而言,他們不願意因為不喜歡流行音樂而被視為守舊、保守與乖僻。這樣,流行音樂就成了他們獲得群體歸屬感、穩定感、安全感,形成身份認同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 汪曉萍.媒介化生存與心理健康解析[J].教育評論.2007,3
  • 反思媒介化生存:帶來便利的同時還帶來了哪些困境?.全媒派.2021-11-17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陈cc.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媒介化生存"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