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7个条目

國際化旅游人才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國際化旅游人才

  國際化旅游人才指的是具有國際化視野和胸懷,熟悉國際旅游慣例和規則,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創新能力,且熟練掌握旅游國際化知識和技能的一種複合型人才[1]

國際化旅游人才的特征[1]

  1.知識特征

  作為國際化旅游人才,首先應具備扎實的旅游專業知識,瞭解旅游業的發展歷史、現狀和趨勢,懂得旅游學的基本原理,善於運用旅游專業知識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即所掌握或儲備一定量與旅游業緊密相關知識。除了數量上的要求,與非國際化旅游人才相比,國際化旅游人才有知識的結構與質量有更高的要求。國際化旅游人才既要熟悉專業領域內的知識,又要掌握專業外的相關知識;既要有精深扎實的專業知識,又要具有廣博的文化基礎知識;既要掌握國際化的知識,又要掌握本土化的知識。

  2.技能特征

  具備較強跨文化溝通能力是國際化人才的顯著特征。國際交流的任何環節都需要良好的溝通作為前提,而語言交流是這個前提的前提,因此國際化旅游人才應具有良好的國際語言的能力。在信息時代,國際化旅游人才還應具備從全球海量信息中篩選對自己有用的信息,並能熟練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其進行有效地加工處理的能力。同時,國際化旅游人才還需具備一般旅游人才所需的專業服務技能,能勝任崗位對旅游人才的一般專業要求。

  3.心理特征

  國際環境的風雲際變,與國內環境相比,國際環境更具不確定性,因此,國際化旅游人才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國家、任何不確定環境下正常開展工作;在國際環境中,多元文化的衝突是一種常態,國際化旅游人才要在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要對多元化有一定的忍耐度,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和適應能力。這就要求國際化旅游人才應具備超出常人的心理素質,具有迎接挑戰和戰勝挑戰的積極的人生態度。

國際化旅游人才開發的途徑[2]

  (一)引進國際旅游界專家和高級管理人員來華工作

  目前,國際旅游界專家和高級管理人員來華工作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政府部門、科研單位等機構面向全球發佈重大旅游建設項目、重點旅游科研課題,吸引國際旅游界專家參與或主持有關工作;二是隨著國際旅游業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國際旅游業的經營管理人才在市場開發企業管理和資本運作三大領域發揮影響;三是國內高等院校從提高學術水平,培養國際化旅游人才的角度出發,聘請世界知名大學旅游專業的專家來華教學和交流。

  國際化人才普遍具有跨國流動的特點,因此,為了避免從事咨詢和高等旅游教育的國際旅游界專家在華工作時間短,對項目(課題)和學科建設難以產生持續性影響的弊端,應該考慮“人才團隊”的引進,團隊的所有成員分期分批來華咨詢和講學,若幹個短期就自然地變成了一個連續性的“智力”引進過程。

  榮譽學銜和學位的授予是名牌大學引進國際旅游界專家的重要手段。名牌大學可以通過頒發客座教授和名譽教授稱號等機會,主動與世界一流水平的專家接觸。這些專家和學者來華講學和交流,不僅可以活躍學校的學術氛圍,而且還能夠擴大學校的國際影響。

  對於那些從事旅游企業管理和旅游市場開發的外籍人才,需要在華長期工作,企業應該主動與當地的外事部門和公安部門協調,依法辦理有關居留、就業和出境等方面的手續,使其能夠穩定地開展工作。

  (二)吸引高層次留學人員歸國參加中國旅游業建設

  雖然近年來我國的經濟取得很大的進步,但是以超高的薪資來吸引高層次留學人員歸國參加中國旅游業建設是不現實的。美國薪酬協會最近提出的總報酬模型(下圖)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這個模型的核心就是認為總報酬戰略應該包括薪資、福利、工作與生活平衡、績效與認可、個人發展與職業機會,並且強調總報酬戰略和企業文化經營戰略人力資源戰略保持一致。其中,“個人發展”指組織為員工提供有價值的培訓和學習機會以提升他們的工作能力,通常和員工的業績改善程度相關;“職業機會”指組織重視人才的內部培養,規劃員工的職業發展,併在組織內部為其提供工作輪換的機會和職位晉升的空間,確保優秀的員工能夠在組織中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Image:总报酬模型.png

  總報酬戰略的思想具體到吸引高層次留學人員歸國參加中國旅游業建設,可以包括以下內容:

  1.學習機會。包括留學學費的補償機制、參加國際性旅游會議和交流的機會、企業或組織的培訓部門提供的新產品或新技術的培訓、工作輪換以及為獲取特定知識、經驗或技能的再出國學習等。

  2.資深專家或導師的親自指導。包括指定具有豐富國內工作經驗的專家及時解答留學歸國人員在工作中的各種疑問,並對他們的領導能力進行訓練;設計使用正式或非正式的導師制度,以幫助留學歸國人員適應國內的工作環境並儘快成長等。

  3.發展機會。包括為留學歸國人員設計實習適應期、設計有針對性的職業階梯與發展通道、設計關鍵職位繼任計劃、優先提供海外工作機會等。

  (三)在高等旅游教育領域開展中外合作辦學

  在高等旅游教育領域開展中外合作辦學,是將國際化旅游人才開發納入國內正規高等教育的重要舉措。開展中外合作辦學不僅能夠探索國際化辦學的模式,雙方骨幹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通過互訪進行學習交流,而且可以引進國外優秀教材和旅游教育理念,強化學生的外語水平,培養學生的國際化視野。《美國2000年教育目標法》提出,要通過國際交流,提高學生的全球意識、國際化觀念;要鼓勵學生到國外學習;支持各級教師、學者和其他個人的交流活動;擴大和加強外語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加強美國人對外國文化的深刻瞭解。

  結合旅游業發展的特點和規律,筆者認為在高等旅游教育領域開展中外合作辦學,只是意味著高等旅游教育國際交往實踐的整體關聯性增強,並不意味著高等旅游教育所涉及的文化概念、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因此而消失。那種超越民族、國家及其意識形態的普適性的價值理念作為追求和目標,應該僅限於體現在大學教育的功能,學生的培養規格和手段,以及對大學的評價尺度等方面。

  (四)引進國際旅游業職業資格認證考試,開拓海外培訓渠道

  一般認為國際認可的標準化的職業資格證書是國際化人才的“職業護照”,是職業發展的基礎。通過國際公認的職業資格認證考試,對個人意味著,國際權威機構對當前職位所需技能與能力的認可,以及對所認證領域高水平資歷與知識的認可,同時,個人獲得了在國際性企業發展職業的資格。國際旅游業職業資格認證一般是由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行業組織或著名大學開發的,考察重點是個人在實際工作環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如美國飯店協會(AH&LA)開發的涵蓋飯店管理各個層級的國際飯店職業資格認證體系,英國劍橋大學國際考試委員會(CIE)開發的劍橋旅游管理證書(TravelandTourismCertificate)等,這些組織和學校不僅組織有關的職業資格認證考試,頒發證書,而且還圍繞測評標準開展跨國培訓,是職業培訓國際化的代表。

參考文獻

  1. 1.0 1.1 張僑,張睿等.國際化旅游人才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科技和產業.2012,3
  2. 李志剛.我國國際化旅游人才開發策略探析(J).社會科學家.2007,5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國際化旅游人才"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