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43个条目

人事制度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人事制度

  人事制度是關於用人以治事的行動準則、辦事規程和管理體制的總和。廣義的人事制度包括工作人員的選拔、錄用、培訓工資福利監督、退休與撫恤等各項具體制度。人事制度是國家政治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屬於上層建築範疇,由經濟基礎決定併為經濟基礎服務。西方國家一般稱為文官制度,中國古代稱為官吏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稱為人事制度,又稱幹部制度。人事部成為國務院綜合管理國家人事和機構編製的職能部門。建立和推行國家公務員制度、綜合管理全國專業技術人員;建立有利於人才成長、選拔和合理使用的人事管理制度協調企業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負責政府機構改革的實施和職能調整,機構管理等工作。

人事制度的歷史進程

  古代人事

中國古代官吏的銓選和管理制度。銓選主要解決官吏的來源,職官的管理包括對官吏的任用考績、獎懲、品秩、俸祿及休假、退休等制度。

  銓選制度

  中國古代官吏銓選的途徑很多,有世襲、納貲、軍功、薦舉、郎選、恩蔭和科舉制等。主要有三個階段和三種制度,即先秦的世襲制、秦漢至魏晉南北朝的薦舉制和隋唐至明清的科舉制。

  世襲制

亦稱世卿世祿制,盛行於夏、商、周時代。原始社會末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的禪讓制破壞後,出現了“大人世及以為禮”的世襲制。世襲制的特點是王權與族權統一。它通過家族血緣關係來確定政府各級官員的任命,依血緣親疏定等級尊卑和官爵高下。凡定爵位與官職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薦舉制

  是薦舉賢才,授以官職的官吏選拔制度。舉薦的標準主要是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它衝破 了先秦貴族血緣世襲制的藩籬。西漢的察舉、徵闢制的出現,是薦舉製成熟的標誌,而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施行,表明其走向衰敗。

  察舉是根據皇帝詔令所規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的高級官員,通過考察向中央推薦士人或下級官吏的選 官制度。它也是薦舉制精髓所在。察舉分詔舉與歲舉。詔舉是皇帝下詔選取特殊人才。歲舉是地方長官定期定 員向朝廷推薦人才。察舉的科目主要有賢良方正、孝廉、太學博士弟子及特舉特科等。有時皇帝對於賢良方正等用“對策”、“射策”的方式進行考核。徵闢是皇帝及公卿郡守選拔任用屬員的一種制度。皇帝特征、聘召人才為“徵”,公卿郡守聘任幕僚屬官為“闢”。東漢後期選拔官吏中鑽營請托、結黨營私和弄虛作假之風盛行,察舉、徵闢制漸趨敗壞。

  曹魏時,魏王曹丕接受吏部尚書陳群建議,實行“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在州、郡設大小中正官,負責按家世門第和道德才能,並博採輿論,從上上至下下分九等品評地方士人,供朝廷按品級授官。九品中正制是察舉制的發展,它將選官權由地方收歸中央,人分九等在人才學分類上是一種創新,選才標準趨於周密。魏、晉時期門閥統治的加強,至東晉後此制弊端叢生,中正權重,品評隨意,世族門閥把持中正,控制選舉,至後期造成“高門華閥有世及之榮,庶姓寒族無過進之路”。九品中正制已成為門閥統治的工具。

  科舉制

  隋統一全國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廢九品中正制,設秀才科。隋煬帝時 又建進士科,以“試第”取士,並創立了以公開考試,擇優選才為特征的科舉制度。科舉制創於隋代,形成於唐 代,發展完備於宋代,強化於明代,衰落於清代,先後綿延1300多年,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後期的官吏主要銓選制度。

  當代人事

  它是馬克思主義關於國家政權建設、組織建設的理論同中國革命和建設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其基本原則是:黨管幹部的原則,民主集中制的原則,計劃指導統籌安排的原則,任人唯賢、合理使用、用其所長的原則。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刘维燎,苏青荇,Lly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人事制度"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