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9个条目

親子教育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親子教育

  親子教育是以親緣關係為主要維繫基礎的,根據中國特有的家庭狀況,這種關係被擴展為所有與幼兒密切接觸的人——看護人與幼兒之間的關係,從而形成看護人與幼兒之間的以互動為核心內容的親子關係。所以,“親子教育”是以愛護嬰幼兒身心健康和開發嬰幼兒潛能以及培養嬰幼兒個性為目標,以不斷提高新生人口的整體素質為宗旨的一種特殊形態的早期教育,重在提高家人間的感情與責任。親子教育強調的是社會修養、知識教育、能力素質、與情感性格四者合而為一,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輸。

親子教育的內容

  (1)對象

  親子教育不是單純的家庭教育,也不是傳統的園所教育,“親”與“子”兩者都應該受到教育,而母親在教育中的地位尤其重要。

  (2)內容

  親子教育強調的是社會修養、知識教育、能力素質、與情感性格四者合而為一,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輸。

  (3)方式

  親子教育不僅僅是早教師向母親傳播育兒知識與方法的單向度的傳授方式,更是母親、孩子、早教師之間的交互的、對話的、生活化的、感性的教育方式。

  “親子教育”推行從0歲開始教育的觀念,強調全程教育,全程發展,尤其註重3歲以前的早期教育,其目標是實現群體普通兒童的理想發展。它將游戲活動作為主要教育手段,教學活動遵循0歲-3歲嬰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設計而成。提高家長的科學育兒水平,實現幼兒學習、家長培訓的指導思想,形成教師、家長與幼兒進行互動游戲的教學模式,是親子活動的最大特點,目的是通過親子間的互動游戲使孩子得到良好的發展,使家長成為合格的教育者。但人一生中的親子關係的好壞取決於親子互動是否成功,同時人一生的幸福指數高低也與親子關係和諧程度成正比。

  目前,“親子教育”基地通常以幼兒園為依托,分小時班和半日班兩種。小時班要求家長每周帶孩子到基地活動一兩次,一起玩小貓捉老鼠、鑽山洞、包餃子等游戲,12次-16次為一個周期,家長可根據實際情況自主選擇親子活動時間。小時班的特點是活動時間短,孩子不覺得累,並會產生意猶未盡之感。同時,每次活動集中完成手眼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某一方面的訓練,也有利於老師對家長進行指導。此外,現在市面上,也出現了一些獨立、專門的親子教育學堂,如金寶貝國際早教中心、紅黃藍早教中心、聰明樹快樂啟智學堂等,這些正規的親子教育機構也形成了完整、嚴密的親子課程體系,在家長和幼兒和諧的互動中,實現親子教育。

  通過對父母的培訓和提升而達到的對親子關係的調適,從而更好地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的一種培訓方式。

  “親子教育”是二十世紀末期開始在美國、日本和我國臺灣等地興起的一種新型教育模式。

  在這裡,“子”是指孩子,“親”就是指孩子以外的家庭內部成員,主要指孩子的雙親。親子教育不同於我們通常理解的以家長為中心的“家庭教育”和以兒童為中心的“兒童教育”,其核心內容是父母與其子女相互尊重、共同教育、一起成長。

親子教育的方法

  國內的親子教育主要註重右腦和早期智力的開發。不過所有的親子教育都是和以下的一些教育方法有淵源!

音樂親子教育

  音樂親子教育是在親子教育中開發右腦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所有的右腦開發方法中被普遍認可的方法。親子教育中的音樂主要利用音樂中的不同的音質波段和節拍來影響人的大腦,讓人的思緒、情緒和著音符波動而波動!從而調動右腦控制情商的部分得到激活和調動。因此大部分的親子課中都會有音樂的教育和培養!聰明樹的音樂親子教育在引入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的同時結合了中國寶寶的實際發展特點,主張在快樂的學習中提升幼兒各種能力的發展。

蒙氏教育法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世界上很著名的兒童教育法,它的給孩子充分自由的教育理念和豐富直觀的教具是兒童教育中的精華所在,親子教育中融合了蒙氏教育中的教育理念和蒙氏中的很有特色的教具。

感覺統合訓練法

  感覺統合訓練主要是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大小肌肉運動和全身的運動協調感知能力,親子教育最主要的就是註重孩子早期智力和獨立性的訓練,所以在親子課中加入了很多感覺統合中的全身協調、大小肌肉運動等的內容,旨在開發孩子的早期感知能力。

圖片閃卡教育法

  這個要首推格林·杜曼的圓點卡和馮德全先生推薦的字寶寶,這個理論主要基於在科學研究中0-3歲寶寶可以使用圖形記憶。這個方法主要在親子教育中用於有針對性的訓練右腦的開發,而且這種閃卡記憶訓練法還可以訓練寶寶的數學、百科和漢字的學習。它是所有的親子教育的右腦開發中見效最快的,不過這種杜曼閃卡貴在堅持,只要中斷就會影響了效果。

  由於親子角色的固定性或界限分明的特征,親子交往時往往站在各自角色的立場上去看待問題,這種方式很容易造成親子的意見分歧,甚至出現親子衝突。為了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產生有效的親子行為,在親子交往時使用角色互換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互換的基本觀點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分析看待某一問題。角色互換的目的是理解對方的行為,從而達到心理相融。

親子教育的技巧

  (1)不代替

  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在親子關係中,有二句話對孩子的傷害最大,後遺症最大:第一句是“我這樣做是對的。”第二句是“我這樣做是為了你好。”

  (2)給選擇

  允許兒童按照他們自己的興趣去做事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幫助他們成功的最佳途徑之一。如果你讓孩子感到她有選擇去學芭蕾舞或是去練健美操的自由,她就會更賣力氣地去做這兩件事中她所選中的那件。

  (3)明智獎賞

  父母會許諾,如果孩子考試考得好,他就會得到一輛自行車;如果考得不好就什麼也得不到。事實上,這樣對待孩子是一種可怕的態度。建議各位父母不要給你的孩子許以大獎賞[2]。

  (4)接受當前

  如果你感興趣的僅僅是你的孩子是否是全班最好的朗誦者,那麼,你的期望就太過分了。每個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的速度來發展、成長的。把你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較會讓他認為,如果他沒能按某一特定標準去學習、做事的話,他就是一個失敗者[3]。

  (5)解釋理由

  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放棄鋼琴教育,因為你很肯定這是對他有好處的,那麼你會怎麼做呢?無論你想怎麼做,決不能沖你的孩子大喊大叫、聲嘶力竭地訓斥他。因為大叫後沒幾分鐘,他就不再去聽你在說些什麼了。

  (6)詢問事因

  你是否問過你的孩子為什麼突然間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或不願做家庭作業了嗎?也許他會在你的詢問下說出心裡話——他被壞孩子欺負了,他不喜歡他的老師等等。如果孩子變得毫無動力了,通常他會有一個正當的理由。

  (7)重視贊揚

  贊揚必須是有的放矢的。你僅僅說了句“幹得不錯”,他就會知道,你並沒有真的註意到他和他的成就。

  (8)商量對策

  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並用語言描述孩子的感受,取得他的認同並使他產生信任。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與他一起商量對策。

親子教育四心

  心理治療大師李維榕說過:“不會玩的人,是不懂自由的人。”而且,應該“把‘玩’的哲理融入工作及生活的藝術中去”。的確,“好玩”的父母,通常在生活中就是好奇心強、熱愛生活和有著無窮無盡創造力的人。如此“好玩”的父母養育出的孩子,不僅也愛玩、會玩,還會更加幽默、樂觀和豁達。

  (1)有心

  有心的父母,知道孩子從小嬰兒起,很多不經意的動作就是在玩了。為了讓孩子玩得更好,可能會付出更多的辛苦和關註。比如知道了孩子往地上扔東西玩的意義,就會很樂意地幫他撿起來讓他再扔;也許孩子還會在某一時間段里“陷”進某種玩法,比如藏貓貓,有心的父母則會樂此不疲地陪著他玩一遍又一遍。有心的父母還知道,玩就像個萬花筒,隨時都可以變化,所以具有變通性和靈活性,在孩子興趣轉移時,不會強行讓他接著玩,而是善於用各種新鮮的招數來吸引寶寶,比如用廢包裝箱,幾塊地墊拼搭起來,把棉被捲成筒,完成“尋寶”任務等花樣使孩子爬著玩的樂趣大增。

  (2)童心

  回想我們自己的童年,沒有那麼多的玩具,沒有那麼好的物質條件,幾片樹葉,一根鐵絲,一打煙盒,幾個玻璃球……都能讓我們玩出那麼多的花樣。為什麼好像不帶玩具出門寶寶就沒得玩呢?!尋找一下自己的童心吧!有了童心,我們就能知道孩子喜歡玩什麼,孩子喜歡怎麼玩。有了童心,我們也會跟他玩得更投入。有了童心,我們就不會再只關註有沒有給他買新玩具,而是能把生活中的任何物品變成玩具有創意地玩。雖然我們不能再回到自己小時候那種充滿野趣的童年,但是相信,只要童心在,依然可以讓孩子玩得夠盡興。

  (3)耐心

  這裡的耐心,不是指耐心地教孩子怎麼玩,而是說有時候我們可能更需要耐心地站在一邊看孩子自己玩,不必給予孩子大量的言語指導。比如,我們經常會“耐心”地告訴孩子該怎麼拍球、怎麼跳繩、怎麼轉呼啦圈,甚至是怎麼玩玩具,總覺得這樣他能更快掌握其中的技巧,能玩得更好。但實際上,很多種玩,要依賴於“實感體驗”,也就是說,耐心的語言指導是教不會的,必須由他自己在實踐中掌握技巧才行,比如接球、拍球。而且,在教的過程中,孩子還可能完全失去了玩這種游戲的興趣。“教”得越多,孩子可能就會變得什麼都不愛玩。耐心等待,孩子就能在自己玩中體會到更多探索的樂趣。孩子在玩耍中能自己探索的程度越大,就會玩得越帶勁。

  另外,耐心還指我們對小淘氣們的寬容。在我們關於“寶寶們的淘氣事兒”的徵集中,翻垃圾桶,把手機扔進魚缸,把床單剪了窟窿的小家伙很多,面對孩子的這種淘氣的玩法,我們大可不必用怒吼和說教來建立規則,耐心地問問他為什麼這麼乾,然後幫他找到一種替代玩法也許效果更好。也許在這些淘氣事兒的背後,都藏著一個小小愛迪生的發明之夢呢!

  (4)用心

  我們要用心陪伴孩子玩,用心給孩子營造一個能玩得盡興的環境。比如我們可能需要想想,給孩子買的玩具,他為什麼不愛玩?是太簡單了還是太複雜了?是不是該和他一起玩,他才能體會到其中“變化”的樂趣?用心的父母,一定會適時地幫助孩子玩得更好,而不是做旁觀者或指導者,而應該是自由玩耍舞臺的搭建者、孩子興趣的調動者和實時調試者。

親子教育的好處

  親子教育課程在兒童成長髮展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親子教育課程設計時是以孩子為主體,父母為主導,家庭為單位而進行的。親子教育課程中不僅僅有情感交流,還要有心智發展、社會活動、興趣培養和認知活動。親子游戲在親子教育課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親子教育課程以讓孩子們在游戲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為目的。親子教育課程要隨著幼兒的發展制定,具有很強的年齡性,是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特征而制定的。同時親子教育課程的內容和方式都要不斷的變化,以便吸引寶寶們註意力,提高他們上課的興趣。

  1、增加靈巧性:啟發潛能的游戲和運動,都能訓練孩子的靈巧性,鍛煉他們的身體機能,增強協調能力

  2、增強記憶力在啟發孩子的潛能過程中,孩子的記憶力也在慢慢增強。記憶是知識的寶庫,有了記憶,智力才能不斷發展,知識才能不斷積累。

  3、社交能力社交能力當然也是可以從小抓起的,利用開發潛能的機會,讓寶寶也有他的小小社交圈吧。

  4、創造才能:利用游戲發展孩子的創造才能和探索精神,孩子對這個世界總是好奇的,就讓他們去“冒險”吧。

  5、藝術能力:爸爸媽媽要相信一點:藝術能力不是天生的,開發潛能的游戲也可發展孩子的藝術能力。

  6、快樂:有趣健康的游戲可以給予孩子無窮的快樂,這對他們的成長非常有益。

  7、增加知識:潛能開發過程中,孩子會慢慢對身邊的事物一一認知與體驗,可增長他們的知識。

  8、健全性格健康的潛能開發活動,對培養孩子健全的性格是非常好的途徑。

  各種潛能開發活動,對還一片懵懂的孩子來說,就象經歷一次感官交響曲,他看到的和聽到的東西會使他安靜、興奮、滿意、或享受,併在這個過程中增加敏銳的感官機能。

  潛能開發活動是孩子獲得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向他們傳授知識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各種訓練和游戲是孩子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重要手段。對於年幼無知的孩子說來,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學習,生活中的一切又是學習。

  總而言之,在開發潛能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可以開發寶寶的智力,讓寶寶從小就朝著聰明健康的方向大步邁進。

親子教育的開展

  親子教育主要通過親子溝通、親子活動、親子閱讀、親子游戲等具體形式開展。

  (1)親子溝通

  親子溝通,掌握正確的親子溝通方法,不僅能夠建立父母與孩子的良好關係,還能指引孩子的人格朝健康完整的方向發展。進行親子溝通時要註意學會接納孩子、真正地去“聽”孩子說話、分享自己的感受、加強身體語言

  (2)親子活動

  親子活動,父母和孩子共同參加群體親子活動,可以從小建立孩子的社交圈。親子活動一般分為私人組織發起的小型活動和早教機構舉辦的專業活動。由早教機構舉辦的親子活動,會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設置活動內容,更加科學專業,大部分早教機構每月都會開展小型活動,如寶寶爬行比賽、親子閱讀會、生日會、親子運動嘉年華、聖誕派對等,權威的早教機構還會舉辦大型的早教親子活動,如金寶貝每年舉辦的國際音樂節、寶寶運動會、水晶鞋舞會、全國大型巡迴育兒講座等。

  (3)親子閱讀

  親子閱讀,從出生就可以開始進行,循序漸進給孩子挑選適合的圖書進行親子閱讀,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4)親子游戲

  親子游戲,在家中就可以開展,不僅能培養父母和孩子的親密關係,也是鍛煉孩子體能、促進孩子感官發育的有效途徑。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親子教育"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