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缺口模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三缺口模型(Three-gap Model)
目錄 |
“三缺口”模型是由赫爾希曼提出的。三缺口模型是對霍利斯·錢納里提出的兩缺口模型的修正,三缺口模型除了兩缺口模型描繪的儲蓄缺口和外匯缺口外增加了技術缺口。而四缺口模型則在三缺口模型的基礎上增加分析了稅收缺口。
赫爾希曼認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技術、管理和企業家的匱乏是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最重要的約束,資本效率的發揮因此受到了限制。技術、管理和企業家的缺口總稱為“技術缺口”,是指由於與國外相比,缺乏必要的技術和管理,無法吸收並有效的使用各種資源,從而影響生產率的提高和經濟的發展。
從發展中國家的實踐來看,技術缺口僅僅依靠國內資源幾乎是無法給予足夠的彌補的,大多數還是需要從國外引進才能滿足本國的發展的需要。另外,當存在技術缺口時,而發展中國家難以估計在自我研發的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風險,需要利用外國直接投資包括技術、知識、管理等一覽以資源的轉移來避免風險,獲得一定的技術溢出效果。所以技術缺口只有通過主要以技術為載體的外國資本的流入作為替代,因為填補技術缺口的外資流入是不能通過國內儲蓄全部或部分予以實現的。因此,發展中國家的技術缺口是外國資本大規模流入的重要需求動因。
“三缺口模型”告訴我們:
(1)社會總供給 與總需求差額是由儲蓄投資差額、財政收支差額、外貿收支差額決定的。這樣,我們得到了以儲蓄投資差額,財政收支差額,外貿收支差額表示的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平衡公式。
(2)我們可以以貨幣政策來調節儲蓄投資差額;以財政政策來調控財政收支差額;以外貿政策、匯率機制來運作外貿收支差額。
進一步可以利用“三缺口模型”,分析三個差額所形成的社會供求關係,探討我國市場需求不足緊縮缺口與結構通貨膨脹形成的原因及其變動趨勢;協調財政、貨幣與外貿政策新運作,同步調節三個差額的餘額,調控以“三缺口模型”表示的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平衡公式,剋服結構通貨膨脹擴大之勢;進一步縮小我國市場總量需求不足緊縮缺口,抑制歷史累計的市場總量需求不足緊縮 缺口逐步擴大的趨勢,實現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與就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