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8个条目

经济责任指标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经济责任指标

  经济责任指标是各责任实体应达到的经济目标或经济标准

  经济责任指标包括:以企业向国家承担的责任为基础而制定的总目标,根据总目标分解的职能责任实体承担的一级责任指标,企业内部各责任实体如车间、班组所承担的分指标和小指标。这种根系相连、本末相接的网络化的指标集合体,即经济责任指标体系。

经济责任指标的内容[1]

  经济责任指标内容指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目的决定的应包含的各项指标。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具体地说,一是向社会提供更多价廉物美、符合需要的产品;二是为国家积累尽可能多的资金。因此,经济责任指标应以价值指标为主,辅以适当的使用价值指标。价值指标有:成本费用方面的指标、资金利用方面的指标和利润方面的指标。使用价值指标主要有:总产量方面的指标、质量方面的指标、人才开发利用和科技发展进步方面的指标。

设计经济责任指标的原则[1]

  设计经济责任指标是实行责任会计的必要程序,应遵循原则有:

  (1)可控性。各责任实体的责任指标虽各种各样,但是,不管什么责任实体,设计责任指标都必须使该责任实体不仅知道要发生什么经济活动,而且能够凭主观努力控制和决定其耗费和收入,不受外界影响;

  (2)客观性。所设计的经济责任指标是客观的,不管什么人核算、考核,只要遵照规定的方法和技术,其核算、考核的结果一定相同;

  (3)有用性。所设计的责任指标能够满足企业和各责任实体用以编制预算、进行核算、控制和考评的需要,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4)整体性。所设计的责任指标必须从整体出发,是为了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制订经济责任指标的程序[1]

  制订经济责任指标程序指设计、制订责任指标的步骤。大体可分为:(1)明确指导思想。要做到宏观、微观利益相结合,整体和局部利益相统一,长远、当前利益相协调,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相一致。在各方利益不一致时,应通过协商统一起来;当反复协商仍不能统一时,作为经营者应自觉地维护宏观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国家利益。(2)进行调查研究。外部环境的调查包括:国家经济形势和政策、银行信贷税率和外贸条件、各级物资部门的状况、市场需要、资源供给、竞争对手等;内部状况的调查包括:企业信誉、历年资金、成本利润情况、综合生产能力、技术专利和经营安全程度等。(3)确定经营目标。要在充分考虑需要与可能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能够计量、分解和便于检查的目标。(4)草拟实施方案。先提出设想,再提出经过筛选的改进设想的初步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通过补充、修改,形成不同的可行方案。(5)方案评价选择。对众多的可行方案进行反复评价,然后选择一个满意的方案予以实施。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于玉林主编.现代会计指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ER,Solitude1314,苏青荇.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经济责任指标"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