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4个条目

信息资源建设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信息资源建设

  目前,学术界对信息资源建设含义的理解还不完全一致,主要有以下两种理解。

  (一)情报学界对信息资源建设含义的理解

  情报学界在图书馆界提出文献资源和文献资源建设概念之前,就已经对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建设的一些问题展开了讨论。随着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进入国内及我国正式与国际互联网接轨,信息资源建设就成为了情报学理论界的研究内容及信息机构工作内容

  1995年3月21日,国家计委、原国家科委与国家信息中心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信息资源调查的通知》,对全国数据库电子信息网络资源进行调查。1997年4月28日,原国家科委又下发了《国家科委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建设的若干意见》,该文件将数据库建设确定为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从这些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情报学界所说的信息资源建设主要是指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即数据库的建设,而不是图书馆界所理解的取代“文献资源建设”的含义。

  (二)图书馆界对信息资源建设含义的理解

  图书馆界认为,信息资源是经过人类采集、开发并组织的各种媒介信息的有机集合,也就是说信息资源既包括制品型的文献信息资源,也包括非制品的数字信息资源。所谓信息资源建设,是指图书馆根据其性质、任务和用户要求,有计划系统规划、选择、收集、组织各种信息资源,建立具有特定功能的信息资源体系的整个过程和全部活动。

  信息资源建设应该包括(传统型)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两部分。只有将(传统型)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数字信息资源建设都包含进去,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资源建设概念,才是对信息资源建设含义的完整而准确的理解。

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因素

  信息资源是人类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信息资源建设则是人类选择、采集、组织、开发信息资源的社会性活动。这种活动从产生就受到来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特别是近几十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运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领域的深刻变革都无疑给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影响信息资源建设的经济因素

  众所周知,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因而经济因素也是影响信息资源建设的最为基础的因素。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信息生产分配和使用的基础上,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有其显著的特征:其一,科学技术知识是知识经济形成的基础。知识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其二,科学与技术共同支撑知识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第一生产力,不仅引领现代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且为更广泛地传播与利用知识提供了坚强的基础和有力的条件;其三,学习与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知识经济注重信息和知识的传递与使用,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人们只有不断学习、积累与创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

影响信息资源建设的政治因素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选择、收集、组织、布局、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社会性活动,必然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国家政策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和调节作用,因而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 ·

  第一,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把国民经济信息化作为战略重点,把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作为突破口。科学发展观是党和政府从我国新的实际出发提出来的重大战略决策。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之一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经济建设从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的消耗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人们必须充分掌握有关信息,因为信息资源是开发利用物质资源能量资源的基础。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求把信息资源建设作为核心,不断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面对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正积极研究知识经济的规律与特点,制定适合本国发展实际的战略

影响信息资源建设的文化因素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与品格。当今世界,随着文化地位的提升,文化与经济、政治、科技的结合日益密切,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对新时期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问。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就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方针政策。

  第二,文献出版事业的发展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巩固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文献出版,是指运用社会化生产工具将人们智力劳动的成果,通过标准化、批量化的制作转化为社会产品的活动。虽然在现代网络信息环境中,各种非纸质的信息载体大量涌现,已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对大多数图书馆来说,传统的印刷型文献仍然是信息资源体系的主体部分,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物质基础和源泉。

  第三,网络书店的兴起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注入了更为新鲜的活力。网络书店,又称网上书店,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进行图书交易的一种新型书店。近年来网络书店发展迅速,凭电子商务的技术平台,以方便快捷的交易方式,赢得了顾客的信任。网络书店的兴起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也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影响信息资源建设的技术因素

  现代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支持下完成的收集、获取、加工、传递和使用的各种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拓展了人类的信息器官功能,延伸了人类社会的交流空间,并且改变着以往社会的框架结构。图书馆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信息资源收藏与服务机构,是社会知识资源与信息资源的集散地,随着数字压缩、数据库构建、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由信息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根本性的影响与冲击。

  第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更加完整。所谓信息资源结构,是指信息资源体系的构成方式,它反映着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组织方式,决定着信息资源体系各种功能的具体实现。建立合理的信息资源结构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体系是由文献的学科结构、等级结构、时间结构、文种结构和文献类型结构五个层面构成的有序的知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依据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文献资源类型与特征及用户需求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

  第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图书馆信息资源获取方式更加便捷。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与数字信息资源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图书馆不仅可以根据读者需要选择多种多样的文献信息资源,建立具有特色的文献收藏体系,而且可以从互联网上方便地获取数十倍、上百倍于本馆收藏的信息资源,从而大大缩短信息采购的时问。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图书馆既要采取传统的文献购入方式,同时也要对各种电子信息、网络信息获得必要的占有权使用权,这样图书馆获取信息资源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第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评价更加科学。以往图书馆对信息资源建设的评价是以本馆的实际收藏为对象,以藏书的内容、藏书的结构和藏书的利用为主要的评价指标。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数字信息资源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图书馆对信息资源建设质量的评价不仅要以图书馆现有的实体馆藏为评价对象,而且要评价图书馆在网络上获取数字信息资源的能力。面对众多的数字信息资源,图书馆应当加强用户对虚拟馆藏访问次数的跟踪与统计,为客观评价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情况提供具体的科学的依据。

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

  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根据其性质、任务和用户要求,有计划地系统地规划、选择、收集、组织各种信息资源,建立具有特定功能的信息资源体系的整个过程和全部活动。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是建立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信息资源建设围绕这一体系展开,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资源建设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信息资源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对信息资源建设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资源的含义、类型、特征、发展趋势及社会作用;信息资源建设的含义、内容、影响因素、基本理念、原则与意义;信息资源建设的政策、方法及其实施;传统文献信息资源的采集、开发、组织与管理;现代数字信息资源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存储的含义、作用、条件与方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背景、目标、内容与体系建设;信息资源的评价,等等。

  (二)信息资源整体布局模式与体系规划

  信息资源整体布局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信息资源整体布局模式的构建应当与我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水平相适应,只有适合国情,讲求信息资源建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才能使这一系统工程顺利建设。目前,我国信息资源主要分布在三大系统内:公共系统图书馆、科学院系图书馆、高校系统图书馆。根据我国的国情,国家不可能打破现有的这种隶属体制,去建设一个所谓的全国信息中心,但可以在各个系统上分别建立信息中心,然后设立一个全国性的权威机构,站在全国的角度对信息资源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通过分工协作,尽可能获取所有重要的信息资源以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此外,全国应当建设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

  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是信息资源建设客观规律的反映,是对信息资源建设实践的科学概括与总结。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信息资源已经扩展为包括传统文献资源、电子出版物网络信息资源在内的涵盖范围较广的各种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也是不断丰富和完善。具体说来,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向性原则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图书馆运用自身职能,通过书刊流通、图书宣传等途径向大众传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为维护社会制度、稳定社会秩序服务。所以,信息资源建设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健康、积极、向上的信息资源对于人民大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及图书馆自身的教育功能需要在信息资源建设中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

  方向性原则要求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要重视收藏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举止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文献,如收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经典著作、党和政府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制定的法律文献等;收藏思想健康、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能提高人们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优秀文献资源;剔除淫秽、迷信、反动等负面文献信息,杜绝这类不健康信息的侵袭。总之,在搜集、整理、存储各种信息资源时,我们要坚持批判地吸收和继承古今中外一切正确、积极、健康的文化财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增添动力。

  (二)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是指图书馆及其他类型的信息机构,要从实际使用需要出发,规划、选择、搜集、整序、组织和管理信息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及虚拟馆藏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讲图书馆对文献信息资源保存的职能日益削弱,更需要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功能。图书馆应当根据本馆服务任务的需要或不同服务对象的实际需要进行信息资源建设,最终落脚在信息资源本身的“利用”而非“拥有”上。图书馆在贯彻落实实用性原则进行信息资源建设时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信息资源建设要以各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和实际要求为依据,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建立起与其办馆性质、任务、用户需求相一致的馆藏信息资源体系;其二,信息资源建设要针对本地区的实际需要,结合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重点采集一些符合本地区现实需求和长远需求的各类信息资源,形成具有地方性的馆藏特色和重点;其三,信息资源建设必须以满足用户信息资源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坚持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既保证重点服务对象所需的信息资源,也兼顾一般用户所需的信息资源,从而发挥图书馆多方面的职能。

  (三)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就是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宏观和微观的信息资源系统各要素之问的联系,掌握和发挥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特点和优势,使其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形成系统、完整、统一的信息资源体系,为读者提供全面、系统、快捷的服务。系统性原则要求信息资源建设站在馆藏整体发展的高度,洞察用户需求的变化趋势和馆藏建设的发展规律,不断完善馆藏体系并实现体系良好的新陈代谢。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要完整系统地收集以服务重点学科为中心的一些纸质文献、数字化文献和特藏书刊;要使与本馆服务任务直接相关的多卷书、丛书、连续出版物及重要工具书完整无缺,不能随意中断;要注意各学科间相互渗透、边缘交错的内在联系,广泛而又有选择地收集相关学科、边缘学科以及供一般读者学习与阅读的基础书刊;要保持各种类型信息资源之间的合理的比例。

  (四)特色化原则

  特色是信息资源建设的生命,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就会失去生存价值,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网络时代,特色化尤为明显。特色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思想,不论是在现在还是在现代化、网络化普及的将来,都将是信息资源建设的永恒主题。形成并突出自身馆藏资源特色,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才能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信息资源建设中,应该以需求为导向,以馆藏为特色,选择本馆独有的、具有资源优势的专题和项目开发建设特色数字化资源系统、特色文献数据库。这样有利于形成学科专业优势,避免重复建设,为实现网上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在信息资源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图书馆要从学科特色、专题特色、地方特色、文献类型特色等方面人手,既注重信息资源的数量又注重信息资源的质量。它要求收集的文献有一定的规模,尽可能得系统完整,内容上有一定的深度,能体现学科发展的最新水平与动向,信息资源类型多样,构成比例合理,对重点藏书和核心期刊有较为完整的收藏。

  (五)互补性原则

  传统文献资源由于以印刷型文献呈现,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其开架率较高,不仅能满足读者的浏览权,并具有较高的利用率,同时,纸质文献具有较强的学术权威性和政治上的可靠性,在知识产权和版权保护方面也有相应的比较健全的法律法规,因此,印刷型文献在各种信息资源载体中的重要地位不会改变。虽然传统文献资源的优越性是无法比拟的,但是这种实体资源毕竟藏书有限,时间滞后,且复本率低。

  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它已经无法满足科学研究和理论创新全方位、多元化的信息需求。相比之下,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传播显示了数字信息资源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服务功能。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和各种数据库借助网络的强大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现代信息资源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在信息资源建设中,应该将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信息资源建设结合起来,虚拟馆藏不能独立于实体馆藏而存在,二者是协调而非竞争或独立发展的关系,只有将它们的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承担信息资源保障的重任,建立更为科学、更为完善的信息资源体系

  (六)标准化原则

  标准化和规范化是管理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②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整个信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各个节点之间的访问交流与资源共享的实现,只有在同一的标准和规范下才能顺利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直接关系到数字化建设的成败,在信息资源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全过程。在数字化系统建设过程中,各图书馆应设计建造统一的技术平台和网络信息服务系统,选择通用的技术标准、协议与规范以及可兼容的应用软件和硬件,建立起支持多种协议、多种接口,具有良好兼容性与扩展性的开放式数字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系统,以便实现最大范围的共建共享。

  (七)安全性原则

  图书馆对数字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存储、传递与管理,并利用网络为众多的终端用户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因此,系统的安全非常重要。数字信息资源开发建设的安全主要涉及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为保证数字信息资源的安全可靠,应尽量选用技术成熟、性能稳定的信息存储网络设备,利用管理系统的监测、诊断、过滤、故障隔离、在线修复等功能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可靠性;要树立产权意识和保密意识,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不损害所有者的知识产权,不泄露国家或单位的有关机密。

  (八)共建共享原则

  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的形成,使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变得更为必要和迫切。文献资源种类的增加和价格的增长促使人们对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期望越来越高。基于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的发展,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进入了一个更新的发展阶段。共建共享原则是指一个系统、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图书馆之问、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机构之间,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科学规划,分工协作,共同建设,相互提供利用,建立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互联和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原则是把信息资源建设的方向性、实用性、系统性、特色化、互补性、标准化、安全性等原则从微观领域带人宏观领域,丰富了这些原则的内涵,同时也使信息资源建设真正成为一项社会性的事业,对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 任吉刚,李晓红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8,第22页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信息资源建设"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