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y指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Michaely指數(Michaely Index,MI)
目錄 |
Michaely指數又稱“Michaely波動指數”,主要功能在於衡量經濟變數每年變動平均程度的大小,其衡量的值代表波動的大小,亦即經濟變數穩定程度。其指數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Xij、Mij分別為i國j商品的出口額和進口額,、分別為i國的出口總額和進口總額。MI指數的變動幅度為[-1,1],正數表示具有比較優勢,負數表示比較劣勢。
Michaely指數的數據分析
以“中國信息服務貿易Michaely指數”為例進行數據分析,見下表:
1998-2005中國信息服務貿易Michaely指數 | ||||||||
---|---|---|---|---|---|---|---|---|
年份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Michaely指數 | -0.00165 | 1.16E-05 | 0.000251 | 0.000319 | -0.001878 | 5.597E-06 | 0.0005272 | -4.34E-05 |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1999-2006,國際收支平衡表
從上表的Michaely指數數值可以看出,大部分數值為正數,說明具有比較優勢,而少數年份的數值為負數,說明具有比較劣勢,由此可以得出,中國信息服務貿易發展還不穩定.隨著國內服務貿易的大力發展,信息服務貿易也隨之壯大,其在國際市場上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但總體來說競爭力不是很強,基本接近世界平均水平,這與信息服務貿易競爭優勢指數所反映的結論是一致的。
而在加入世貿組織之後,中國競爭力有所增強,但在2005年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這可能是因為,2005年為中國承諾全面開放國內市場的最後期限。隨著中國取消地域限制,對外國全面開放國內市場,允許外資企業進入中間,並建立合資公司,這一系列舉措都對國內信息服務貿易市場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而導致了競爭力的下降。相信隨著中國的繼續開放,中國企業會逐漸適應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採取相應的措施來提升自己的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