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期價值交換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跨期價值交換就是雙方之間進行的跨越時間的交易。和現貨交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相比,金融需要解決跨期交割和由此帶來的一系列信用與違約問題。所有跨期價值互換的活動都是金融,都是金融所要解決的問題。借貸是最典型的跨期價值交換。張三將一萬元借給李四,李四承諾一年後還給張三一萬一千元。張三將一萬元轉移到一年後持有,從而獲得一千元利息回報;李四將一年後的一萬元轉移到今天消費,為此付出一千元的利息成本。借貸是交易雙方的跨期價值互換,股票和保險等其他金融產品也如此。
送禮背後是“跨期融資”[1]
其實,無論是送禮還是給壓歲錢,背後都包含著經濟學原理。
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研究員、經濟學院教授聶輝華告訴深燃,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春節送禮、給壓歲錢是一種親朋好友之間的非正式制度,目的是鞏固社會網路。而社會網路決定了一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和資源,也決定了一個人的社會資本。
送禮和給壓歲錢其實是擴展個人的社會資本。行為經濟學對此的解釋是“禮物交換”,彼此給對方一種禮遇或尊重。它能彌補正式利益往來的不足,例如,甲幫了乙一個忙,如果乙直接給甲金錢,有兩個問題:一是不知道多少錢合適,二是給錢可能傷害了對方的尊嚴。但是通過送禮的方式來回饋,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送禮通常是一種事後的補償,不是當期的交換,所以在一定意義上是一種跨期的交換。某家有喜事,但是沒有那麼多錢,通過辦喜事收錢的方式,等於‘眾籌’。等別人有需要了,再幫助別人,這其實就是一種跨期融資。在正式金融體制不發達、家庭儲蓄比較少的傳統社會,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特別是,古代有不少窮地方的人能考上科舉,就是依靠了這種特殊的跨期融資方式。”聶輝華提到。
在他看來,送禮文化在中國社會的經濟作用是彌補正式制度、正規金融體系的不足,調劑資金餘缺;鞏固人際關係和社會資本;執行互助功能。要使送禮變成持續融資,必須有一些前提,例如社會交往的空間比較穩定,時間比較持續,也就是說必須是重覆博弈,否則難以持續,因為缺乏執行機制。
禮尚往來的金融邏輯[2]
母親也經常跟我講送禮與還禮的道理:第一,收了人家的禮,一定要還,否則那個親戚或者朋友關係就沒了;第二,還禮時,不能少於對方之前送給我們家的禮,至少要加個10%;第三,對親戚,逢年過節要送禮;第四,對待親戚和一般朋友,對方蓋房、紅白喜事、生孩子或者有其他大事的時候,要送禮。
從我母親總結出的禮節文化看,禮尚往來是典型的跨期價值交換,其交換的信任基礎是友情關係,不管友情是基於鄰居還是靠朋友的朋友介紹。也就是說,張家今天送100塊錢的禮物到我們家,今後我母親會按照110塊錢的禮物還禮的,期間的投資回報是10%。我們家給別人送禮後,也會有類似的回報預期,否則,“禮尚往來”就不會“往來”了。
同時,你也看到,一般都是在一家發生大的開支的時候,比如蓋房子、搬進新家、娶媳婦、辦喪禮,鄰居親友都會給那一家送禮;等到我們家也出現這種大額開支世界時,別人家也會還禮,等等。這就是說,送禮實際上是一種換個說法的融資行為,“禮尚往來”等於是一個不斷重覆的相互融資、互相投資、彼此幫助解決大額開支挑戰的過程。
只要大家都還有意繼續做親友,這個“禮尚往來”的過程還會繼續下去,而且這個親友圈子越大,其內部金融市場的效果就越好,因為那樣的話,融資面、融資額、分攤跨期風險的範圍就可以越大。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大家都世世代代在同一個地方,不移民或遷徙他鄉。一旦有一些人開始遷徙他鄉,或者經常不在同一地方,重覆博弈的過程就要停止了,信任基礎就會破壞!
所以,在傳統的中國社會,只要人口流動很少、生產和生活所需的開支不是太大,基於“禮尚往來”的親友圈內金融市場可能差不多夠用。但是,一旦開支金額、風險程度都大幅提高,這種類金融市場就不夠用了,因為不管你的朋友圈有多大、親族有多大,能夠融到的資金、能夠分攤的風險都會有限的。而為了進一步擴大融資範圍、增加融資規模,就需要到更廣泛的陌生人中間去融資,就需要現代金融中介、現代金融市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