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18个条目

美諾悖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美諾悖論

  美諾悖論,是指一個人既不會尋找他所知道的東西,也不會尋找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也就是說:他不會尋找他所知道的東西,因為他已經知道了;他也不會尋找他所不知道的東西,因為他不知道要尋找什麼。

美諾悖論的背景

  在柏拉圖的《對話集》中,曾經記載了蘇格拉底和美諾關於道德意義探問的一段對話。在蘇格拉底到集市上詢問了許多年輕人有關“道德”的意義之後,美諾開始問蘇格拉底:“你是不是在尋找人生的意義?”蘇格拉底說:“對,我是在找尋人生的意義”。美諾又問:“你現在是否已經找到了人生意義?”蘇格拉底說:“我還沒有找到人生的意義,我正在找尋人生的意義過程當中,我希望找到人生的意義。”美諾說:“你既然還沒有找到人生的意義,只是在尋找的過程中,那麼你如何才能找到人生的意義?假如有一天你找到了人生的意義,你如何知道這正是你要尋找的意義;如果你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恰恰在你剛剛尋找到人生的意義時你怎麼知道這就是人生的意義?

  也就是說,蘇格拉底,一件東西你根本不知道是什麼,你又怎麼去尋找它呢?你憑什麼特點把你所不知道的東西提出來加以研究呢?在你正好碰到它的時候,你怎麼知道這是你所不知道的那個東西呢?”美諾提出的這個極富爭辯性的論題即“一個人不可能去尋求他所知道的東西,也不可能去尋求他不知道的東西”,這一著名的美諾悖論不知讓多少哲學家為之困惑不已並傷透了腦筋。因為美諾提出了一個複雜的知識論問題,並要求對“知識是什麼?”以及“什麼知識對人才有價值或意義?”這兩個命題進行回答。

美諾悖論的論斷

  為此蘇格拉底提出“知識即美德”這一論斷,他回答了對於作為個體的人,如何在具有不可逆性的時間向度上建構知識與人格的內在統一從而獲得可能的人生意義。在這個命題中,“美德”同時也蘊涵了“智慧”的意義。換言之,如果教育的終極目的在於幫助學生理解幸福、支持學生追求幸福、促進學生獲得幸福生活的話,即使“幸福”對於不同的個體而言具有不同的意義,那麼,一個幸福的人必然是一個富有智慧的人,一個具有美德的人,一個有知識的人。

  簡言之,一個幸福的人必然是一個有“文化”的人。但是,文化的本質又是什麼?作為類本質存在的人,從一齣生便必然進入一個他無法選擇、並歷經世世代代不斷積累的一個獨特的文化環境中。因此,人的存在總是離不開與其具有血脈相連的種族或民族中。而民族文化的積累需要依靠教育來傳承,同時不斷開放自身接受不同範型的外來文化的碰撞並與之交融從而實現其內在質素的超越。故而,只有在一個開放的具有自由傳統的文化脈絡中,人才有可能獲得不斷展現自我的機會從而去尋找可能的、或許自己並不知道的人生意義。或許正是因為這種“不知道”的偶然性的存在,作為主體的人的實踐必然獲得超越“知道”的美學意義從而獲得對人生意義真諦的探問,即使人類與之擦肩而過,但人生的意義可以自然得到彰顯。於是,學校習得得知識只有轉化為主體行動的能力個體的積極自由才可在具有較多消極自由的文化脈絡中得以展開。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uyinT.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美諾悖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