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需求指標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生態需求指標((Ecological Requisite Index,ERI)
目錄 |
生態需求指標早在1971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提出,旨在定量測算經濟增長對於資源及環境的壓力。
隨著人口規模的膨脹,我們從環境中所取得的資源總量和相應地回覆到環境中的廢棄物(廢氣、廢水、廢渣)都在急劇地增加,再加上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於物質、能量的更大需求,都加大了環境負荷的壓力。有鑒於此,一批著名的科學家,早在本世紀70年代初,就積極地參加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辦的“緊急環境問題研究”討論會。在這個討論會上,與會的科學家深入地探討了全球“創建一個能維持下去的社會”議題,即相當於15年之後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報告中一致呼籲:需要一個計算“從環境中取出資源和產生廢棄物污染環境”此種影響的定量方法。由此產生了“生態需求”這一術語,並且被視作現代可持續發民指標體系的先行者之一。生態需求意指:人類對環境所需一切的總和。即從環境中開采資源的需要及各類廢棄物返迴環境的需要之總和。
生態需求指標表達為: E=Σ(Ri, Pj)式中:
- E表示生態需求;
- R代表對於資源的需要;
- P代表接受廢棄物的需要
此指標簡捷明瞭,被學者們認為是1986年布倫特蘭報告的思想先鋒,但由於它過分籠統,識別能力受到限制,因而未獲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