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農業大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南京農業大學官方網站:http://www.njau.edu.cn/ (中英文)
目錄 |
南京農業大學是一所直屬教育部領導的,以農業和生命科學為優勢和特色,農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工學、文學、法學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之一。
南京農業大學前身是私立金陵大學農學院和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1952年院系調整時,上述兩院以及浙江大學農學院部分系科合併,成立南京農學院。1963年被確定為全國兩所重點農業高校之一。1972年搬遷至揚州,與當時的蘇北農學院合併成立江蘇農學院,1979年搬回南京,恢復為南京農學院。1984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南京農業大學。1999年4月首批通過全國高校本科教學工作優秀評價。2000年6月建立研究生院。學校還設有“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
全校各類在校生共有27902人,其中本科生19056人,研究生6629人。
全校現有農學院 植物保護學院 園藝學院 動物醫學院 動物科技學院 草業學院 無錫漁業學院 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 理學院 食品科技學院 工學院 信息科技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 公共管理學院 外國語學院 金融學院 農村發展學院 等18個學院和體育工作部。另設有金陵研究院、成人教育學院、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中央農業幹部教育培訓中心南農大分院等。
現有13個博士後流動站、12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17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65個博士學科專業、106個碩士學科專業、57個本科專業,1 個第二學士學位專業,以及獸醫博士和獸醫碩士、農業推廣碩士、工程碩士、公共管理碩士(MPA)、風景園林碩士等五種專業學位授予權,形成了博士、碩士、學士以及包括成人教育與幹部培訓在內的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擁有13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建有“作物遺傳與種質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大豆改良中心,34個省級所(中心、實驗室),以及百餘個校級研究所、研究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十五”以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教育部、農業部等各級、各類項目立項1581項,獲立項經費 5.28億元,縱向到位科研經費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經費超過1500萬元,在全國高校中位居前列。獲國家、部省級科技成果獎64項,其中國家級獎5項。李顯春博士的一篇論文2002年10月在《Nature》上發表,是我國農業高校在《Nature》上發表的第二篇論文。我校有6篇博士學位論文被評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05年度影響因數上升至0.596,2005年、2006年連續獲得第四、第五屆“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獎”,2006年度獲“首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2004年度獲全國高校優秀期刊評比一等獎、第二屆江蘇期刊方陣“雙十佳”期刊獎;2003年度獲“第二屆國家期刊獎重點期刊獎”、“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學校充分發揮自身學科及人才優勢,主動為社會發展服務、為“三農 ”服務,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次被評為國家和江蘇省科教興農、科技扶貧工作先進單位。
學校國際交流與合作十分活躍,先後與美國、英國、荷蘭、德國、俄羅斯、日本、南韓、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所高校、研究機構建立了正式的校際關係或項目交流合作關係,教育國際化進程正在快速推進。
校區總面積559.42公頃,各類實驗場、站面積440公頃,校舍建築面積66.52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87億元。圖書資料收藏量180萬冊(部),擁有中外文全文期刊1萬餘種,中文電子圖書40餘萬種,中文電子期刊近1萬種,還擁有大量的數字資源和先進的網路檢索查詢系統。學校教學科研和生活設施配套齊全,校園環境優良,是南京市花園式單位和綠化先進單位。
近幾年來,先後通過了江蘇省黨建工作優秀評估和校風建設優秀單位評估,先後榮獲“江蘇省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文明學校”、“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
學校的發展定位是:以農業和生命科學為優勢和特色,農、理、經、管、工、文、法多學科協調發展、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在教學質量、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等方面都得到明顯提高,整體實力達到我國高等教育的先進水平,主要辦學指標居於我國同類高校的前列,主幹重點學科接近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以農業與生命科學為特色的知識創新與擴散基地,高層次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基地和區域性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