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氣質調節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氣質調節理論(Adjustment Theory of Temperament)

目錄

氣質調節理論簡介

  20世紀80年代,波蘭華沙大學心理學系教授簡·斯特裡勞(Jan Strelau)在巴甫洛夫學說的基礎上經過25年的實驗研究,提出的關於氣質的理論。總的來說,該理論沒有脫離巴甫洛夫類型學的基本思想,但其研究有發展,主要是引入了一些其他的理論。如前蘇聯心理學的活動理論,註意從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來看待氣質特點,因為人的活動在調節這種關係時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還吸取了西方關於喚醒或激活能力研究的材料。在這些基礎上,斯特裡勞提出了氣質調節理論。

  斯特裡勞認為:氣質是指有機體的主要是由生物因素決定的相對穩定的動力特點,它由反應的外部物質表現出來。反應的外部特質包括行為的能量水平和時間特點,體現了個體差異。有兩個與行為能量水平的個體差異有關的氣質基本維度,就是反應性與活動性。它們對有機體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20世紀60年代末期,斯特裡勞等人提出了反應性的概念,這種概念也得到了實驗證實。反應性概念是說,人們對於刺激(情境)的反應強度是不同的,它決定相當穩定的個體差異。這種差異可以進行定量分析。當反應性處於極端位置的個體時,可以區分出高反應性個體和低反應性個體。高反應性的個體具有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的特點;低反應性個體則反之,其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

  反應性的生理機制主要決定於皮層和皮下部位的聯合活動,即網狀結構——皮層環路聯合決定反應性強度。高反應性個體具有提高刺激效應的生理機制,即具有高刺激過程繫數(Sn→ O→Rn→+X),而低反應性個體,其反應性的生理機制會降低內外刺激的感受性,即具有低刺激過程繫數(Sn→O→Rs- X)。

  活動性是與行為能量水平有關的氣質的另一個維度。活動性在氣質理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許多氣質研究者都提到這個概念。活動性是有機體的一個特點,它在提供和保持激活最佳水平中具有基本的調節功能。

  關於活動性的調節作用,許多研究者都提到最佳水平。無論是激活最佳水平,或刺激最佳水平,或適應最佳水平,這些概念的一個共同點就是指來自有機體內外刺激的影響必須加以調節。激活最佳水平是一種舒適狀態,一種應付許多困難的準備狀態,它將以相當低的心理生理消耗而完善地剋服困難。一個受到過多刺激的個體,會產生一種活動,以便減少這些刺激所引起的反應而達到最佳水平。維持這種水平是個體發展過程中的一種需要。但是,在相同環境和幾乎完全相等的心理生理狀態下,要維持激活最佳水平個體所需要的刺激是不同的,因此,在達到這種激活水平之前,必須對這一刺激進行調節。

  活動性能調節刺激需求。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個體活動性是刺激效應的直接源泉。個體周圍有許多刺激來源,如情境、環境、任務以及各種環境的複雜刺激。通過活動性,個體可以接近具有刺激意義的各種環境,也可以逃避刺激的影響。這就是說,活動性是刺激數量和形式的組織者,它具有對環境刺激值的調節功能。

  氣質行為的另一個主要成分是時間特點。根據理論分析得出下列幾個特質:反應速度、靈活性、持續性、反應節奏和節律性。反應速度是一種相當穩定的氣質特點,可以用反應時來測量。現代氣質理論把它看成是行為特質的基本因素。靈活性是一種根據環境變化轉換反應的能力。這裡所說的靈活性不是指神經過程的靈活性,而是指行為的特質,可以用兩個或兩個以上更多的刺激呈現時間間隔來測量。持續性指刺激停止後測量反應的持續時間。在巴甫洛夫類型學中,持續性與易變性是一致的,他們利用神經過程終止的方法來判定它。反應節奏是一種在一定時間內產生同質反應的能力,可以利用最大反應量來測量。節律性是指同質反應間的間隔規律,反應間的間隔規律性越強,節律性就越大。

  以上的理論分析與經驗材料對照,大體是相符的。斯特裡勞和E·戈林斯卡據此用調查表進一步分析了各種時間特點的行為。除去與學習速度有關的行為外,區分出六種氣質行為特質,即反應持續性、反應再生性、反應靈活性、反應規律性、反應速度和反應節奏,然後給予操作性定義,並按照操作定義,挑選調查題目,編製了時間特質量表(TPI)。

  為了測量行為的時間特點,斯特裡勞的實驗室還編製了另外三個反應評定量表,那就是E·弗里登斯伯格設計的學前兒童反應評定量表(RRS1)、小學兒童反應評定量表(RRS2)、中小學生反應評定量表(RRS3)。學校和幼兒園的教師可以根據學前和學齡兒童在各自環境中的典型行為來分別使用這些量表,這些量表的差異是根據年齡特點決定的。這幾個量表基本上都符合心理測量指標。

氣質調節理論的評價

  氣質可以在行為能量水平(反應性與活動性)和行為時間特點(反應速度、靈活性、節奏性等)中表現出來。此外,他還提出了一系列氣質的心理測量法,並探討了氣質與性格、氣質與活動的關係。斯特裡勞的理論雖然是現代氣質心理學史上的一個重要理論成就。但它並沒有脫離巴甫洛夫學說的基本思想。在氣質與人格關係問題上,有些觀點難以為多數心理學家所接受。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Zfj3000,001,Kuxiaoxue,Shiruolin712,Dan,y桑.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氣質調節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