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收入假說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持久收入假說(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簡稱PIH)也稱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說、恆常收入消費函數、持久收入假設消費函數模型、持久收入假說模型等
目錄 |
持久收入假說(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是由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弗里德曼提出來的。他認為居民消費不取決於現期收入的絕對水平,也不取決於現期收入和以前最高收入的關係,而是取決於居民的持久收入。持久收入理論將 居民收入分為持久收入和暫時收入,持久收入是指在相當長時間里可以得到的收入,是一種長期平均的預期內得到的收入,一般用過去幾年的平均收入來表示。暫時收入是指在短期內得到的收入,是一種暫時性偶然的收入,可能是正值(如意外獲得的獎金),也可能是負值(如被盜等)。弗里德曼認為只有持久收入才能影響人們的消費。
絕對收入假說:收入的絕對水平決定消費(約翰·梅納德·凱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相對收入假說:收入的分配狀況及消費者歷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決定消費(詹姆斯·杜森貝里 James Stemble Duesenberry)
生命周期假說:消費者根據一生的收入流來優化一生的消費流(弗蘭科·莫迪利安尼 Franco Modigliani)
持久收入假說:持久性(而非暫時性)收入水平決定消費(米爾頓·弗里德曼 Milton Friedman)
持久收入的確定
如何確定持久收入是持久收入理論中的重大問題。一定時期的持久收入水平,應該由過去持久收入水平與當年實際收入,即現期收入水平共同決定。如果一個人現期收入水平高於過去持久收入水平,則他現期持久收入水平應該高於過去持久收入水平,反之,現期持久收入水平,則低於過去持久收入水平。
基本觀點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說這一理論的基本觀點是:
- 1. 從長期來看,消費支出取決於持久性收入。對於消費支出取決於可支配收入這一點,所有經濟學家都是沒有分歧的,分歧在於可支配收入的含義是什麼。凱恩斯把可支配收入解釋為現期絕對收入水平,美國經濟學家杜森貝里把可支配收入解釋為相對收入水平,持久收入假說則解釋為持久收入。
- 2.持久收入與暫時收入的區分與聯繫。持久收入與暫時收入不同,只有前者才影響消費支出。暫時收入對消費支出的影響是通過對持久收入的影響而發生的。可以用過去收入與暫時收入的變動來計算出持久收入。
- 3.持久收入是穩定的,所以,消費函數也是穩定的。
持久收入的消費函數
弗里德曼認為,消費者的消費支出不是由他的現期收入決定的,而是由他的持久收入決定的。也就是說,理性的消費者為了實現效應最大化,不是根據現期的暫時性收入,而是根據長期中能保持的收入水平即持久收入水平來作出消費決策的。這一理論將人們的收入分為暫時性收入和持久性收入,並認為消費是持久收入的穩定的函數,用公式表示即:
在上式中, 為現期消費支出,c為邊際消費傾向, 為現期持久收入。
弗里德曼認為。所謂持久收入,是指消費者可以預期到的長期收入,即預期在較長時期中(3年以上)可以維持的穩定的收入流量。持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據所觀察到的若幹年收入的數值的加權平均數來計算。估算持久收入的計算公式是:上式中,YPt為現期持久收入, Yt為現期收入, Yt-1為前期收入, 為加權數。
該公式說明,現期的持久收入等於前期收入和兩個時期收入變動的一定比率,或者說等於現期收入和前期收入的加權平均數。加權數的大小取決於人們對未來收入的預期。這種預期要根據過去的經驗進行修改,稱為適應性預期。如果人們認為,前期和後期收入變動的時間較長,就大,反之,前期和後期收入變動的時間較短,就小。
弗里德曼認為,持久收入不僅包括勞動收入,而且還包括財產收入,因此,持久收入假說理論認為,消費不僅取決於收入,而且還取決於財產,這一點與生命周期假說理論相同。
把收入分為持久性收入和暫時性收入,從而把收入變動分為持久性收入變動和暫時性收入變動是持久收入函數理論假說的貢獻。這一區別既解釋了短期消費函數的波動,又解釋了長期消費函數的穩定性。這一理論認為,在長期中,持久性收入是穩定的,所以消費函數是穩定的。暫時性收入變動通過對持久性收入變動的影響而影響消費,所以短期中暫時性收入的變動會引起消費波動。
如何計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