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調整市盈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周期調整市盈率(Cyclically Adjusted Price to Earnings Ratio;CAPE)
目錄 |
周期調整市盈率是指通常來講,大部分市場、行業、公司的盈利表現都不是很穩定,有時波動會比較大,表現出一定的周期性,因而在應用市盈率對市場、行業、公司進行估值時通常要對盈利做出一定的調整。
在席勒教授的《估值比率和股票市場長期前景》論文里,他採用格雷厄姆的市盈率計算方法,把經過通脹調整的過去10年的平均盈利(熨平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盈利的階段性暴漲、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盈利的階段性暴跌,以及經濟周期引起的時漲時跌)來作為計算P/E中的E,把經過通貨膨脹調整之後的股價作為計算P/E中的P,得出了美國股市2000年前後處於非理性繁榮的結論,當採用過去1年的盈利來計算市盈率卻無法得出這樣的結論。經過通貨膨脹調整和10年平均盈利的調整,美國股市歷史平均市盈率為16左右。而2000年初的市盈率為44.9倍,這讓1929年創紀錄的32.6倍市盈率相形見絀。耶魯教授羅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曾經對股市的市盈率有過專門的研究,併在1998年發表了《估值比率和股票市場長期前景》(Valuation Ratios and the Long-Run Stock Market Outlook)的著名論文。在論文中,席勒教授通過對市盈率的研究(在計算市盈率時,席勒教授使用了格雷厄姆建議的周期調整的方法,同時對盈利和股價都進行了通脹調整),認為美國股市已經整體高估,處於“非理性繁榮”。隨後的2000年3月,他出版了著名《非理性繁榮》(Irrational Exuberance)一書。在這本書出版之後的一個月,美國互聯網泡沫崩潰,納斯達克崩盤。
席勒教授通過對美國市場以及加拿大等市場的研究發現,股票市場長期收益率與市場當時的周期調整市盈率(CAPE)之間存在著較為顯著的負相關關係
耶魯大學教授Robert Shiller所創的經周期調整市盈率。按其計算方法,把經通脹調整的美股除去過去10年實質移動平均盈利。這樣作出調整後的市盈率,可消除經濟周期等對盈利帶來的波動性影響,提供一個更為客觀的市盈率數字。
由於A股市場歷史較短,市場結構(上市公司行業、股本等分佈)變化較為顯著,為了剔除市場結構變化的影響,我們設定的研究對象篩選條件為:
(1)2000年前上市,(2)總市值排名行業(申萬一級行業)前10,(3)在2000年至今未發生借殼重組。最後,我們選擇浦發銀行等216家公司作為研究對象。
以2012年8月10日收盤價計算,這216家公司的總市值為3.47萬億元,占全部A股總市值的百分比約為14%。研究期間為2004年1月1日至2012年8月10日,以2012年8月10日為基準日(復權基準日和通脹調整基準日),以月為周期,股價經過復權處理和通脹調整後得到真實的股價,作為計算CAPE中的P。其中通脹調整所使用的數據為CPI月環比數據。
由於A股歷史比較短,因而我們取經過通脹調整的前5年的平均盈利作為計算CAPE中的E,以2012年8月10日為基準,前5年每年的EPS經過復權調整和通脹調整之後得到真實的EPS,然後取前5年的真實EPS的均值作為計算CAPE中的E。2004年以來,A股市場周期調整市盈率(CAPE)均值為37.2倍,標準差為18.46,最高值為2007年9月底的106倍,最低值為2012年7月底的18.25倍,均值和波動範圍遠遠超過美國市場;1881年以來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周期調整市盈率的波動區間為4.78倍至44.9倍,均值為16.45倍,標準差為6.56。由圖5可知,A股市場的CAPE的波動具有較為明顯的系統性和持續性,也就說CAPE的趨勢一旦形成,往往會持續較長的時間和幅度。表現出較為明顯的趨勢性特點,極值的大小和處於極限期間的時間都可能會超過投資者的預期(正態分佈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