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合作學習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指指2-6名能力各異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以合作和互助方式從事學習活動,共同完成小組學習目標,在促進每個人的學習水平的前提下,提高體成績,獲取小組獎勵。合作學習的目的不僅是培養學生主動求知的能力,而且發展學生合作過程中的人際交流能力。這個思想來源於杜威集體活動和集體項目(group projects)的觀點,以及他在《民主和教育》中提出的理論,即學生應當在一起學習,以學習公民和社會責任。

合作學習的基本要素

  合作學習的重要代表人物、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合作學習中心"的約遜兄弟(John,D.W.&Johnson,R.T.,1989)認為,有5個要素是合作學習不可缺少的。

  (1)積極的相互依賴。合作學習中,學生們應知道他們不僅要為其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且要為其所在小組的其他同伴負責,他們彼此需要"榮辱與共"。具體而言,積極的相互依賴主要涉及積極的目標互賴、積極的獎勵互賴、積極的角色互賴、積極的資料互賴、積極的身份互賴、積極的外部對手互賴、積極的想象互賴、積極的環境互賴等八個方面(雅各布斯,1998)。其中,前五種互賴是主要的。

  (2)面對面的促進性相互作用,指學生之間有機會相互交流、相互幫助和相互激勵。只有通過彼此的相互作用,才能產生所希望的合作效果,如產生合作性的認知活動(解擇解決問題過程,討論概念,閻明知識間的聯繫),產生社會性規範和影響(承擔責任,相互啟發和促進等)。通過言語和非言語反應對彼此的學習表現提供反饋,有機會迫使缺乏學習動機的同伴參與學習,相互瞭解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等。

  (3)個人責任,指每個組員必須承擔一定的學習任務,並掌握所分配的任務。為了落實個體責任,每個組員的作業必須受到評估,並且,其結果要返回到個體組員。小組成員們必須知道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誰最需要幫助、支持和鼓勵,並保證不能有人"搭便車"。

  (4)社會技能,這是小組合作是否有效的關鍵所在。為了協調各種關係,達成共同的目標,學生必須做到:①彼此認可和信任;②彼此進行準確的交流;③彼此接納和支持;④建設性地解決問題。只有這樣,組員之間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學會共同的活動方式,建立並維持組員間的相互信任,以及有效解決組內衝突等。教師必須教學生一些社會技能,以幫助他們進行高效合作。

  (5)小組自加工,亦稱"小組自評",指小組成員對小組在某一活動時期內,哪些組員的活動有益和無益、哪些活動可以繼續或需要改進的一種反思。小組自加工的作用在於:①利於組員維持彼此之間的良好工作關係;②便於組員學習合作技能;③增進組員對自己參與情況的瞭解;④促進組員在元認知水平上思維;⑤強化組員的積極行為和小組的成功。

合作學習的方法

  下麵是由一些教育心理學家提出的合作學習的幾種基本方法,前四種是一般性的、典型的方法,適用於大多數年級和課題,後兩種是為兩種專門學科一一數學和閱讀而設計的。

  (1)學生小組一成就分組。由羅伯特·斯萊文(Slavin,1994)提出,每四個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他們的學習成績、性別、種族各不相同。教師先用常規方法向全班呈現課程信息,然後學生在小組中一起學習,已掌握了課程的學生要幫助較慢的同伴,以保證小組中的所有成員都掌握了課程。小組一起進行操練和練習,學生也可參與討論和提問。最後所有學生都參加測驗;測驗時學生彼此不能相互幫助。將學生的測驗分數與他們自己過去的平均成績相比較,根據學生超出他們自己以前的成績的程度,即根據進步程度來決定是否給予積分,這些積分彙總起來構成小組的分數。如果小組的分數達到某種標準,則可以獲得某一證書或其他獎勵。小組每隔5-6周改編一次,給每個學生提供一個與其他學生合作學習的機會,並給成績低的小組的成員提供一個新的機會。這種方法最適合於那些目標明確、有唯一正確答案的科目,如數學計算與應用、語言、地理知識、科學常識和概念等。

  (2)小組-游戲-錦標賽。也是由斯萊文提出,小組由3人組成,該小組的學生每周與其他小組舉行一次比賽,為自己小組贏得分數,而不是進行測驗以獲得個人分數。成績高的小組將獲得證書或其他形式的小組獎勵。為了平衡,根據個人的表現,小組每周改編一次。

  (3)花鋸式合作(jigsaw)。由阿諾森(E.Aronson)提出,4-5個學生組成一個小組學習課程材料,要學習的材料被分成幾個部分。每個小組成員認真學習其中一部分材料,學習時各個小組中負責相同材料內容的成員匯聚在一起,形成"專家組",然後共同學習討論,併成為這部分材料內容的"專家"。然後大家分別回到各自小組中,輪流給小組中講授自己負責的、在"專家組"中學習到的那部分內容。最後,所有學生都參加測驗,同時得到小組分數。

  (4)集體學習案。由約翰遜提出,這種方法讓學生4-5個人組成異質小組,一起學習某個任務。小組只上交一個產品,並且以組為單位記分。小組成員被指定扮演特定的角色,並完成任務,以促進小組得獎。

  (5)小組輔助個別化學習。由斯萊文等人提出,在3-6年級,通過測驗,根據能力分組,每一組都由4個能力不同的學生組成。各小組以他們自己的速度學習不同的單元。小組成員彼此相互幫助,並檢查彼此的學習。最後一個單元的測驗是在沒有小組幫助的情況下進行的。根據標準分和單元測試通過的次數來頒發小組獎。由於學生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他們小組的數學練習上,教師就能與那些需要額外輔導的小組在一起。

  (6)合作性整合閱讀和作文。由史蒂文斯等人提出,4個人組成一個閱讀小組,每組又分成兩對,每對中的兩人閱讀水平都不同o這樣,每組有兩個快的,兩個慢的。上課時,各小組中的每一對就進行一系列的閱讀活動,包括彼此讀給對方聽,彼此總結故事等。當小組感到他們學完之後,各成員進行測驗,個人得分可以歸入小組總分。

  對合作學習的研究發現,在大多數情況下,合作學習對學習成績都有積極的效果,並且它能增強學生的合作和利他行為以及學生對他人的喜愛,增強學生的自尊及對學習的態度等。此外,還有研究表明,合作學習能增強思維技能。國內的研究表明,合作學習在較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成就動機水平,學生對合作學習的課程興趣明顯提高;其中成績較差的學生表現得更為明顯。

  但是,教師要意識到,小組的劃分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某個學生認為其他學生並不能幫助自己,他是不會需要他們的幫助,也不會幫助他們的,甚至不會與他們一起合作學習的。有人指出,合作學習必須滿足這樣兩個條件,才能獲得比傳統教學更好的教學效果。第一,必須給學生提供承認和獎勵,如證書或小組特權等。第二,小組的成功必須依賴小組成員的個人學習,不是整個組的結果,這就是說,各組成員必須一起學習,確保他們的成員都在學習,而不是強調最佳成員的最高成績。如果這兩個條件滿足了,合作學習就能對任何年級、任何課題和任何學校有效。

參考文獻

  • 陳琦,劉儒德.教育心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Tracy,精英学生会.

評論(共2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合作學習"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20.116.47.* 在 2019年3月27日 13:34 發表

合作學習的方法   下"麵"~~~~~有錯字

回複評論
117.28.135.* 在 2019年3月27日 18:24 發表

120.116.47.* 在 2019年3月27日 13:34 發表

合作學習的方法   下"麵"~~~~~有錯字

有嗎,我沒發現呀,可以幫它改下~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