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卡爾·蘭德斯坦納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卡尔·兰德斯坦纳(Karl Landsteiner,1968~1943)
放大
卡爾·蘭德斯坦納(Karl Landsteiner,1968~1943)

卡爾·蘭德斯坦納(Karl Landsteiner,1968~1943) 是奧地利著名醫學家,因發現了A、B、O、AB四種血型中的前三種,而於1930年獲得諾貝爾醫學及生理學獎。

目錄

卡爾·蘭德斯坦納簡介

  在人類歷史上,輸血是個很古老的醫療方法,早先的醫生甚至偶爾還把動物的血輸給失血衰弱的病人。可是,即使是輸人人血,結果也常常很糟,所以歷史上也有過禁止輸血的法律。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奧地利病理遺傳學家卡爾·蘭德斯坦納(Karl Landsteiner)發現人類的血液有不同的血型,有的血型和別的血型不能相容,在輸血時只有給受血者輸入合適的供血者的血才能輓救病人的生命,這才使輸血步人正確安全的軌道,在醫學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對血型遺傳本質的瞭解,也使當時剛剛誕生不久的孟德爾遺傳學獲得了人類醫學方面的第一個重要證據。

  蘭德斯坦納於1868年6月14日生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1943年6月24日歿於美國紐約,是奧地利一美國病理遺傳學家。他是一位著名的維也納記者的兒子,在少年時代,他就酷愛醫學。他家附近有一所公立醫院的附屬醫學院,那裡經常進行人體解剖實驗。小蘭德斯坦納經常爬到實驗室視窗偷看,一點也不感到害怕。他甚至想知道,人在臨死瞬間是個什麼情形。他弄來許多有插圖的醫學書籍,常常看得如痴如醉、廢寢忘食,他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探索人體奧秘,成為一名醫生。

  1885年,17歲的蘭德斯坦納進入維也納大學學習醫學,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在學校里,他廣博的醫學知識引起了教授們的註意,也因此受到學校格外重視和特殊培養。大學學業完成後,1891年他獲得了醫學博士學位。隨後,兩度在維也納短期從事臨床。1892~1894年他先後在德國化學家埃米爾·費歇爾(Emil Fischer)和阿瑟·漢茨(Arthur Hantzsch)指導下學習化學。學成後回到維也納,1896~1908年作為病理學家在維也納大學衛生系和病理解剖研究所任職。

  1911~1917年在該校任病理學教授。後來他又到荷蘭度過兩年時光,然後移居美國。1922年他到紐約洛克菲勒研究所任職,中間還來中國北平(今北京)工作過一年,以後他轉赴紐約,1929年加入美國國籍,併在那裡一直工作到逝世。

卡爾·蘭德斯坦納的生平

  1896年,蘭德斯坦納開始對血清學和免疫學產生了興趣,並將化學方法引入血清學研究。1900年,32歲的蘭德斯坦納就發現了血清免疫反應往往會出現紅細胞凝集現象,但當時許多人還沒有看清它在醫學上的深遠意義。所以蘭德斯坦納也並沒有因此而揚名。直到1908年的一個春天,醫 院里一位年青母親因自己初生不久的嬰兒患癱瘓症,醫生們束手無策。婦人絕望的哭聲引起了蘭德斯坦納的註意。經過仔細檢查之後,他毛遂自薦地對那婦人說:“夫人,如果您願意,我可以試一試。”婦人止住了哭聲,點頭表示同意。蘭德斯坦納運用血清免疫的原理,把病兒的病原因數輸入猴子體內,使其產生抗體,然後再把抗體接種到病兒身上。奇跡發生了,很快救活了病兒。這使當時醫學界大為驚訝,蘭德斯坦納在學術界也因此聲名大振。維也納大學聞訊,聘請他為病理學教授。

  1902年,蘭德斯坦納就已宣佈了20世紀醫學上的重要發現之一,即ABO血型系統。當時已經瞭解到,紅細胞的凝結反應不僅見於人類的不同個體之間,而且見於不同種類的動物之間。顯然,這種紅細胞凝結現象是血清免疫反應的一種表現。他認為,紅細胞在異體或異種血清作用之下之所以會發生凝集,乃是因為紅細胞錶面含有一些被稱為凝集原的抗原性物質,而血清中則含有相應的被稱為凝集素的特異性抗體。當含有某種凝集原的紅細胞遇到一種與它相對抗的凝集素時,就會發生使紅細胞凝結成團塊的反應,簡言之,即抗原——抗體反應。凝塊的方式使蘭德斯泰納提出人類存在著4種分明的血型,即A、B、AB和O型。他是根據在血液中有沒有兩種抗原中的一種或兩種,即他所稱的A抗原或B抗原提出的。根據這種推測,他認為A血型的人,紅細胞錶面含有A抗原,在他們的血清中存在著對抗B抗原的13抗體;而B血型的人,紅細胞上含有B抗原,血清中存在有對抗A抗原的0c抗體;AB型的人紅細胞上存在有A和B兩種抗原,而在血清中既無抗A的0c抗體,也無抗B的13抗體;O型血的人紅細胞錶面上兩種抗原都沒有,但血清中同時存在有0c和13兩種抗體。

  每個人的血都只屬於上述其中的一型。血型是可遺傳的,一個人的血型終生不變。這在輸血上很有用。某型的血可以無害地輸給有相同血型的人。此外,O型人的血可以安全地輸給其他3種血型的人;A型和B型的血可以輸給AB型的人。可是,當把AB型的血輸給A型和B型的人,或者使A型和B型的人互相輸血,或者把O型以外的血輸給O型的人,都會使紅細胞凝集起來,而紅細胞的凝集會形成血栓,阻塞血管,致人於死地。

  蘭德斯坦納的研究,不僅使輸血獲得了最終的成功,而且輓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同時也提出了關於免疫系統的本質這一有深遠意義的問題,這個問題近百年來一直被人們熱情地探索著。

  ABO血型是很多被髮現的不同血型中的第一種。蘭德斯坦納於1927年又發現了第二種和第三種血型,即MN血型和P血型。

  1924年,德國學者F·伯恩斯坦證明ABO血型分別為3個復等位基因 / A / B和/控制。 / A / B對/為顯性, / A / B為共顯性,從而開創了血型遺傳的研究。蘭德斯坦納發現的MN血型為一對共顯性的等位基因控制。所有這些都大大地豐富了孟德爾遺傳學的內容。

  由於蘭德斯坦納對血型研究的貢獻,他獲得了1930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在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的演講中,他以《人類血液的個別差異》為題,回顧了ABO血型和MN血型兩項重大科學成果的發現過程,並敘述了這兩項成果在人類學研究即人類種族關係和起源方面的重要意義,他提到了H·赫斯菲爾德等的重要發現:“在北歐,A型比B型多,而在一些亞洲人種,這種位置卻顛倒過來,另一個驚人的例子是美洲印地安人,他們在人種上是純的,幾乎都是O型。”

  在該文中,蘭德斯坦納還介紹了血型遺傳在法醫學上辨別人的血斑、查明真凶,確定親子關係特別是確立父方身份以及在醫學實踐中把血型反應應用於輸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輸血技術,發展十分迅速,僅1929年在紐約就做了數萬次輸血。由於對血型遺傳機制的瞭解日益深入,在成千上萬例的輸血中,發生醫療事故的情況極為稀少。

  1940年,蘭德斯坦納和A·S·威納用彌猴(Macacus rhe—sus)的紅細胞免疫兔或豚鼠,發現所得血清可凝集約85% 白人的紅細胞,這樣的人稱為Rh陽性,紅細胞不被凝集的人為Rh陰性。這時,蘭德斯坦納已是70多歲的老人了。彌猴因數Rh的發現是蘭德斯坦納的又一項科學研究成果。此因數經常導致重病和死亡,在白人中發病率較高,在2 000個白種嬰兒中會有1例。威納認為,Rh血型系統由單一座位上的8個復等位基因所控制,每個等位基因決定一種Rh抗原,而每個抗原又包含若幹抗原因數(抗原決定簇),由這8個復等位基因構成36種基因型和18種表現型。所以,Rh血型 遺傳也是相當複雜的。

  在免疫學研究領域中,通過引人“半抗原”的概念,蘭德斯坦納論證了抗體的特性。所謂半抗原,乃是只有當它與一個蛋白質分子結合時才能刺激抗體產生的一個微小的有機分子。蘭德斯坦納將已知結構的半抗原與白蛋白這樣的蛋白質相結合,並證明在半抗原中任何細微的變化都能夠根本影響抗體的產生。

  蘭德斯坦納的才能是多方面的。除了血清學方面,他還取得了其他領域方面的重大成果。例如,在征服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癉症)方面,他在1908年就取得過一項最早的突破。通過把脊髓灰質炎患者的脊髓切片浸泡在液體中,他製造了一種能傳染猴子的混合液。進一步的研究使他斷定,這是一種病毒引起的疾病。蘭德斯坦納的研究方法使實驗室研究和試驗成為可能,而這是瞭解和控制任何傳染病的致病微生物的第一步。

  蘭德斯坦納的晚年生活是幸福的,因為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還能夠熱情地繼續進行創造性的科學研究。他是在他實驗室的工作臺上拿著一根玻璃吸管工作時因致命的心臟病發作而去世的,終年75歲。

  從蘭德斯坦納對人類血型遺傳的研究開始,後經法國免疫學家J·多塞(人類第一個白細胞抗原的發現者)和澳大利亞免疫學家F·M·伯內特(克隆選擇學說的提出者)等人的發展,遺傳學的一門分支學科——免疫遺傳學從此誕生。免疫遺傳學是現代醫學臨床實踐的重要理論基礎之一,是輸血、器官移植、胎母不相容和親子鑒定的理論基礎。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Zfj3000,y桑.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卡爾·蘭德斯坦納"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