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劉備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刘玄德)
刘备
放大
劉備

目錄

劉備簡介

  蜀昭烈帝劉備(公元161年-公元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劉備少年與公孫瓚拜盧植為師求學,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與關羽、張飛先後救援過北海孔融、徐州陶謙等。陶謙病亡後將徐州讓與劉備。劉備早期顛沛流離,投靠過多個諸侯,後於赤壁之戰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而後進取益州,建立蜀漢政權。陳壽評劉備機權幹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終成帝業。劉備自己也曾說過,自己做事“每與操反,事乃成爾”。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史稱蜀或蜀漢,占有今四川、雲南大部、貴州全部,陝西漢中和甘肅白龍江一部分。公元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終年63歲,謚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

劉備的生平經歷

早年生涯

  根據《三國誌·蜀書·先主傳第二》,劉備是漢景帝第九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子劉貞後代,而裴松之三國誌註所引《典略》記載,劉備為“臨邑侯枝屬。”劉弘 (劉備之父)在劉備少時已逝,劉備便與母親販賣草鞋、織草席為業。

  175年(15歲),劉備母親要他外出求學,與同宗劉德然、遼西公孫瓚同入大儒盧植門下求學,並與其結為好友。劉德然父劉元起常資助劉備。劉元起妻罵:“各自一家,何能常爾邪!(各是一家,怎可能時常幫助他呢!)”元起答:“吾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我們宗族中有此孩兒,不是普通人啊。)”但劉備不甚樂於讀書,喜歡狗馬、音樂、美衣服。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有一對招風大耳,不需攬鏡自照,眼可自見其耳。少說話,善於待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義士,年輕人爭相趨附他。中山大商人張世平、蘇雙等多給與金錢資助,劉備由是得用以糾合組織部下。

  184年(24歲),黃巾之亂爆發,各州郡皆有人民組織義軍討伐。劉備率領其下屬跟隨鄒靖討伐黃巾軍,立下戰功,被任為安喜尉。後來,漢室有令:如因軍功而成為長吏的人,都要被選精汰穢,督郵到安喜要遣散劉備,劉備知道消息後,到督郵入住的驛站休息房舍求見,督郵稱疾不肯見劉備,劉備十分痛恨,捆綁督郵鞭打兩百後,棄官逃亡。後來,大將軍何進派毌丘毅到丹楊募兵,劉備也在途中加入,到下邳時與盜賊力戰立功,任為下密縣丞,不久又辭官。

  191年(31歲),劉備在高唐令職位上,被盜賊擊敗,後投奔公孫瓚,公孫瓚隨即上表,保奏劉備為別部司馬,任為平原令、平原相。劉備平原外御賊寇,在內則屯糧分發給百姓,士以下的人,都可與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會有所揀擇。據說郡民劉平不服從劉備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殺。劉備毫不知情,還對刺客十分禮遇,刺客深受感動,不忍心殺害劉備,便坦露實情離去。《三國誌》以“其得人心如此(如此深得眾人心)”稱贊劉備。

入主徐州

  黃巾餘黨管亥率眾軍攻打北海郡,北海相孔融被大軍所圍,情勢危急,便派太史慈突圍向劉備求救。太史慈對劉備說:“慈,東萊之鄙人也,孔北海親非骨肉,比非鄉黨,特以名志相好,有分災共患之義。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以君有仁義之名,能救人之急。故北海區區,延頸恃仰,使慈冒白刃,突重圍,從萬死之中自托於君,惟君所以存之。(我太史慈只是東萊一個無名之人。北海相孔融和我並不是有著骨肉相連的親族,也稱不上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只是他認為我有前途而看重我,所以我有為他分擔災禍、共赴患難之義理。現在管亥起兵擾境,使得北海城受到包圍,城內居民因為被圍城而彷徨無助,情勢危在旦夕。孔融大人聽說劉備大人有仁義之名,能救助危難急迫之人的善心。因此盼望著能得到您的幫助,命令我突破管亥兵眾的包圍,冒著萬死無生的可能,來向劉備大人求助,希望能借重您的力量使北海城能夠脫危。)”劉備驚訝地答道:“孔北海知世間有劉備邪!(北海相孔融居然知道世上有我劉備這人啊!)”便立即派三千精兵隨太史慈去北海救援。黃巾軍聞知援軍至,都四散而逃,孔融逐得以解圍。後袁紹攻公孫瓚,劉備與田楷東屯齊。

  193年(33歲),曹操征討徐州,徐州牧陶謙敗退,曹操在徐州大屠殺。陶謙遺使告急於田楷,田楷與劉備俱前往相救。當時劉備自有士兵千餘人及幽州烏桓攙雜胡族騎兵,又略得饑民數千人。既到,與陶謙將領曹豹屯在郯東,被曹操擊敗。後曹操因後方生事而撤退,陶謙以丹楊兵四千人給劉備,劉備遂離開田楷,依附陶謙。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屯兵於小沛。

  194年(34歲),陶謙病重,對別駕從事麋竺說:“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如非劉備不能安定此州)。”陶謙死後,麋竺便率徐州人民迎劉備入主徐州,劉備未敢當。下邳陳登對劉備說:“今漢室陵遲,海內傾覆,立功立事,在於今日。彼州殷富,戶口百萬,欲屈使君撫臨州事。(現今漢室漸趨衰敗,海內傾覆,立功名、立事業,就在於今日。本州殷實富足,戶口百萬,希望屈就使君親臨撫牧本州事務。)”劉備說:“袁公路近在壽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內所歸,君可以州與之。(袁公路就近在壽春,此人為四世代有五人為三公,海內民心所歸,你可以徐州給與他。)”陳登答:“公路驕豪,非治亂之主。今欲為使君合步騎十萬,上可以匡主濟民,成五霸之業,下可以割地守境,書功於竹帛。若使君不見聽許,登亦未敢聽使君也。(袁術驕縱橫豪,不是治理亂局之主。現在希望您使君合共步兵騎兵十萬,對上可以匡扶主上、救濟人民,成就像春秋五霸之功業;對下可以割地自守、保境安民,寫下功業於竹帛上。若不見聽使君答許,在下亦未敢聽從使君。)”北海相孔融對劉備說:“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與能,天與不取,悔不可追。(袁公路豈是因憂慮國事而忘卻家庭之人?墓中之枯骨,不足以在意。今日之事情,是百姓讓與賢能,天意讓與你而不取,後悔不可追。)”劉備遂領徐州牧。

轉戰呂布

  195年(35歲),呂布被曹操打敗來投靠,劉備善待禮遇他。呂布見劉備,極為尊敬,說:“我與卿同邊地人也。布見關東起兵,欲誅董卓。布殺卓東出,關東諸將無安布者,皆欲殺布爾。(我與你同為邊地出身的人(呂布出身五原郡,劉備出身涿郡,皆屬漢朝疆界北方邊境之地)。我見關東諸侯起兵,想要誅殺董卓。後來我殺董卓向東走,關東諸將卻沒有一個安置我,更加要殺死我啊。)”請劉備於帳中坐,並令妻子行禮,酌酒飲宴,又稱呼劉備為其弟。劉備見呂布胡言亂語,外表上雖不當一回事而心裡卻對其有所戒備。最後劉備仍讓呂布屯於小沛。

  建安元年(196年,36歲),袁術來攻徐州,劉備於盱眙、淮陰抵抗袁軍。曹操上表朝廷,劉備成為鎮東將軍,封為宜城亭侯。劉備與袁術相持經一個月,大戰互有勝負。呂布乘下邳之虛,趁機偷襲。下邳守將曹豹倒戈,迎接呂布,趕走張飛,占據下邳。呂布擄獲劉備妻子,劉備轉戰海西。楊奉、韓暹等賊軍在徐、揚二州之間作惡,劉備與其決戰,盡為劉備所斬首。後來劉備向呂布求和,呂布歸還其妻子。劉備遺派關羽守小沛。

  劉備還軍小沛,恢復集合兵馬得萬餘人。呂布嫌惡於此,自行出兵攻打劉備,劉備兵敗走投歸順曹操。曹操厚待禮遇劉備,以其為豫州牧。劉備與曹操一同返回許都後,被任命為左將軍。劉備來投奔前,曹操謀士程昱就曾警告“劉備並非長久寄居他人之下的人”,勸曹操趁早解決後患,但曹操認為劉備是英傑,反而對其禮遇有加,出則同車,坐則同席。

  198年(38歲)春天,呂布派人攜金到河內買馬,但被劉備兵所掠取。呂布於是派高順、張遼等攻劉備,雖然曹操曾派夏侯惇前往解救,但仍敗陣,劉備妻子又被呂布所擄。十月,曹操親自東征呂布,劉備在梁國界中與曹操相遇,便合兵成功消滅呂布。劉備復得妻子,跟從曹操還師許都。

對抗曹操

  漢獻帝因曹操濫權,發出衣帶詔令其岳父董承誅殺曹操,劉備未加入。一日,曹操宴請劉備,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唯獨你我是當今的英雄,袁紹根本稱不上!)”劉備聽心中一震,筷子從手中掉落。此時剛好打雷,劉備便對曹操說:“聖人雲:‘迅雷風烈必變’,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於此也!(聖人曾說‘突發的雷聲、強烈的大風會讓人改變臉色’真是說得好。一聲雷鳴,可以令我變成這樣!)”《華陽國志》記載當時碰巧雷聲大作,劉備便把自己的失態歸咎於雷鳴,而此事後,劉備便加入了董承。不久,在南方失利的袁術想北投袁紹,劉備便向曹操借兵出擊袁術,趁機擺脫曹操的控制。曹操便派他督朱靈、路昭攻擊袁術,但軍未到,袁術已病死。 199年(39歲),劉備遣朱靈、路昭占據下邳。200年(40歲),反曹事跡敗露,董承被殺。劉備便殺死徐州刺史車冑,留關羽守下邳,自己回守小沛,另一方面派遣孫乾與袁紹連合,打出對抗曹操的名目。曹操曾派劉岱、王忠領軍攻打劉備,但反被劉備大敗而回。同時,東海昌霸反叛,郡縣多投靠劉備,劉備軍再次聚起數萬人,並連同多個地方勢力一起反曹。曹操決定親自東征劉備,雖然曹軍中將領多認為袁紹才是大敵,但曹操卻覺得劉備是英傑,必要先行討伐,郭嘉亦贊同曹操。

  最後劉備大敗,小沛被占,曹操虜獲劉備妻子及生擒關羽、夏侯博。劉備逃至青州,青州刺史袁譚親自迎接,並報知其父袁紹,袁紹出鄴城200里迎接。待了一個多月後,以前的部下又重新聚會。不久,曹操與袁紹於官渡交戰,汝南黃巾餘軍劉闢等響應袁紹叛曹,袁紹便派劉備率軍與劉闢會合。曹操派曹仁攻打汝南,劉備惟有再次還軍袁紹。當時劉備想離開袁紹,便說服袁紹應南連劉表,袁紹再次派劉備到汝南與龔都會合。曹操另派蔡陽攻擊劉備,為劉備所殺。

  201年(41歲),於官渡之戰大敗袁紹的曹操南攻汝南,劉備敗走棄城,並派麋竺、孫乾與劉表會面,劉表親自到郊外迎接劉備,待以上賓之禮,準他屯於新野。劉表錶面雖禮待劉備,但內心對其有所顧忌。因此,當劉備向劉表提出趁曹操進攻烏桓時偷襲許都的建議時,劉表沒有採納。202年(42歲),曹將夏侯惇、於禁等南侵至博望,雙方對峙,劉備火燒己營偽退,夏侯惇等追殺,為劉備伏兵所破。

南下之危

  207年(47歲),劉備三顧草廬請諸葛亮加入,得出隆中對戰略方針。208年(48歲),曹操南下,劉備屯於樊城相抗。八月劉表病卒,次子劉琮繼任荊州牧,遣使曹操舉州投降。起初劉備並不知,當曹軍到達宛城時才得知,連忙棄新野南撤。當經過襄陽時,諸葛亮曾游說劉備直接進攻劉琮,占有荊州。但劉備卻不忍心,便停馬呼喚劉琮,劉琮懼怕不敢起來回答。許多劉琮部下及荊州人歸附劉備,當經過劉表墓時,劉備只好涕泣離去。

  到達當陽時,隨軍人數已有十餘萬人,輜重數千輛,一日只能走十餘里。惟有另派關羽乘數百艘船,直到江陵。有人向劉備進言:“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應該速行而保江陵,現今雖然擁有很多隨行者,但士兵很少,若曹操軍追至,如何抵抗呢?)”劉備答道:“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做大事必定以人為本,現今人眾歸附於我,我又如何忍心離棄而去!)”

  曹操深怕劉備先占領江陵,拋棄輜重,以輕軍急行到襄陽。曹操聽聞劉備軍已離開襄陽,派曹純等領五千精騎先行急追,一日一夜疾行三百餘里。奔至當陽的長阪坡,兩軍遇上,曹軍突襲劉備軍,大舉擒獲其人員輜重。劉備惟有棄妻兒,向漢津逃亡,剛好遇上關羽船隊會合,又在濟沔遇上劉表長子劉琦的萬餘人,遂一起逃到夏口。當時孫權派魯肅來打探消息,劉備便派諸葛亮出使孫權,與孫權結盟。劉備與孫權將領周瑜、程普的部隊在烏林大破曹軍,更追至南郡,最後曹操只好北還。

占荊奪蜀

  劉備表劉琦為荊州刺史,又徵荊南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皆降,廬江人雷緒也率部曲數萬人投效。後劉琦病死,諸將推舉劉備為荊州牧,治於公安。而孫權為與劉備建立更鞏固的關係,在周瑜死後便依魯肅之策將南郡、江陵借給劉備,再分部份長沙郡給他,以及確認劉備能占據武陵和桂陽兩郡,遂提出將其妹嫁予劉備,史稱孫夫人。劉備到京口見孫權,關係表現親密、寬度。時劉備擁有荊州大部份屬地,又收取荊襄名士龐統和馬良,整日操練人馬,伺機南征北伐。

  以後,孫權曾派使希望與劉備一起取益州,劉備本想答應,因東吳不可能越荊州 (古代)而有蜀,蜀地就可據為己有。但荊州主簿殷觀卻反對:“若果我們為吳開路,前進未必能攻剋蜀地,後退可能為吳乘機攻擊,那時大勢而去了。現今但可以贊同他伐蜀,不過推卻說剛占領荊南諸郡,未能起兵,吳必定不敢越過我境而單獨取蜀。依照這進退得宜的計謀,便可以收吳、蜀兩地之利。”劉備依從其計,孫權果然不再提出。遂升殷觀為別駕從事。 211年(51歲),益州牧劉璋遙聞曹操將遺鐘繇等向漢中討張魯,內心懷有恐懼。別駕從事蜀郡張松說服劉璋稱:“曹操兵強,無敵於天下,若因張魯之資源用以攻取益州土地,誰能抵禦?”劉璋說:“我固然擔憂,而未有計。”張松說:“劉備,使君之宗室,而且是曹操之深仇,善於用兵,若使之討伐張魯,張魯必可攻破。張魯攻破,則益州強大,曹操雖來,也無能為力。”劉璋遂派法正帶四千人及巨款送給劉備,劉備與龐統一同進入益州,留諸葛亮、關羽等人據守荊州。然而劉備要知道蜀中的闊狹,兵器、府庫、人馬多少及多個要害之地的遠近,便向二人請教,張松、法正都一一詳述,更畫出地圖指示山川所在,所以劉備知道益州內情。

  到達涪城,劉璋親自出迎,相見甚歡。張松、法正及龐統都提議劉備可乘機殺了劉璋,當時龐統主張趁此機會,擒住劉璋。劉備以初來到蜀地,人心尚未信服,不宜輕舉妄動為由,未採納龐統建言。劉璋推薦劉備行大司馬,領司隸校尉,劉備又推薦劉璋行鎮西大將軍,領益州牧。劉璋配給劉備士兵,及督白水軍,令他攻擊張魯。劉備當時總計有三萬多人,車甲、器械、資貨甚多。但劉備卻到葭萌時,未出兵,而是樹立恩德,收買民心。 212年(52歲),曹操出兵征討孫權,孫權遣使向劉備告急,劉備請求劉璋撥出兵士萬人與軍事物資。但劉璋只允諾給予四千兵馬,其它物資僅提供一點兒。劉備受此激怒,忿忿說道:“我為了益州征討強敵,軍隊勤瘁,無暇休息;現今劉璋積存起財富而不用於賞功,卻希望士大夫能為他出力死戰,這又怎可能!”當時張松不知劉備用意,寫信質問:“眼看就要大事底定,為何拋下一切離去?”結果被其兄張肅據此告密,張松遭到處死,導致劉備與劉璋關係惡化。

  劉備依龐統提出的計謀,召白水關守將楊懷、高沛到來並將其斬殺。另外又派黃忠、卓膺率軍攻劉璋,一路占領至涪城。劉璋連忙派出劉璝、泠苞、張任、鄧賢、中郎將吳懿等與對抗劉備,皆破敗,退保綿竹,吳懿至劉備軍前投降,拜為討逆將軍。劉璋後遣護軍李嚴、參軍費觀督綿竹軍拒劉備,兩人陣前倒戈亦率眾投降,同拜裨將軍,劉備軍勢強,分軍平定各郡縣。但劉備軍卻被雒城守將劉循阻擋攻勢,戰事長達一年,龐統統軍攻打雒城為流矢所中戰死城下。同時諸葛亮、張飛、趙雲也從荊州率兵入蜀馳援劉備,並留關羽等將鎮守荊州。214年夏天(54歲),雒城終被攻破,馬超也在其後攻略中投降劉備。劉備乘勢率漢軍進圍成都數十日,期間劉備派簡雍為說客,最後劉璋出降。由於蜀中繁盛、安樂,劉備便設宴大慰勞士卒,又取蜀城中的金銀、谷帛賜給將士。有議論勸劉備將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給諸將,但趙雲反駁說:“從前漢朝大將霍去病曾說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何況現在國賊不只像匈奴只有一個,還不到可以安定下來的時候,必須等到天下的亂賊都平定之後,才可讓眾人返回家鄉去種植桑梓,回歸故土去耕作田地,這樣才是正道。益州的人民是第一次遭遇到戰爭,應該將田宅房產歸還給百姓,先讓他們安居樂業,然後才能叫他們服兵役,納錢糧,也才能得到益州的民心。”,劉備便聽從趙雲的建議,有志之士便都紛紛來投。

漢中之爭

  215年(55歲),孫權以劉備已奪得益州,派使者使報希望取回荊州。劉備說:“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須要得到涼州時,才當以荊州相給與。)”孫權忿恨,乃派遣呂蒙施襲,爭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率兵五萬到公安,下令關羽進軍益陽,與孫軍對峙。是年,曹操平定漢中,張魯逃遁走至巴西。劉備知道後,與孫權議和,分荊州的江夏、長沙、桂陽給孫權,南郡、零陵、武陵則為劉備所有,回軍江州。又遣黃權率兵迎向張魯,但張魯已降曹操。曹操派夏侯淵、張郃屯兵漢中,數次武力侵犯巴郡邊界。劉備令張飛進兵宕渠,與張郃等於瓦口爭戰,大敗張郃等。張郃收兵還退南鄭。

  218年(58歲),劉備經法正勸諫率軍進攻漢中。但漢軍先頭部隊卻被曹軍打敗,於是劉備遂進兵陽平關,與夏侯淵、張郃等相峙。終於在219年春天(59歲),於定軍山派部將黃忠斬殺夏侯淵及曹操所置的益州刺史趙顒等。曹操只好立刻從長安率兵西征漢中,劉備在險處死守,不與曹軍交戰,數月後曹操無功只好退兵,劉備得以攻取漢中。而另一方面,又遣劉封、孟達、李嚴等進攻上庸的申耽等將,申耽等將見曹操率軍返回中原,逐開城投降。 同年秋天,劉備群臣手下上表於漢獻帝,希望劉備為漢中王。劉備遂於沔陽設置祭壇場地,陳兵列眾,群臣陪位,宣讀奏訖,御王冠於劉備為漢中王。後還治成都。提拔魏延為都督漢中太守,坐鎮漢中。劉備於是建起館舍,修築亭障,從成都至白水關,四百餘區。同年冬天,前將軍關羽盡起荊州之兵進攻曹仁,禽於禁於樊城。因遭東吳矇蔽,導致後防空虛。孫權將呂蒙白衣渡江,奇襲殺敗關羽,取得荊州。孫劉聯盟正式決裂。

遺恨夷陵

  ​220年(60歲),曹操逝世,劉備本想贈書弔唁及贈禮,但不成功。同年十二月,曹操之子曹丕篡漢建魏,當時有謠言指漢獻帝劉協已被加害,劉備便穿喪服發喪,謚劉協為孝愍皇帝。第二年(61歲),諸葛亮、許靖、黃權等人上書勸劉備即帝位,劉備便於成都武擔的南面登基,以續大漢正統,國號仍為“漢”,史稱蜀漢。四月,大赦天下,改元章武。以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設置百官,建立宗廟,祭祀漢高祖以下。五月,立皇後吳氏,劉禪為皇太子。 六月,以劉永為魯王,劉理為梁王。

  七月,劉備不採納趙雲等人勸告,執意發兵伐吳,聲稱為關羽報仇,不接受東吳提出的和議。起初,漢軍氣勢如虹,不過吳將陸遜以逸待勞,於222年(62歲)大敗漢軍。最後撤退到魚腹,改魚腹縣為永安。後轉往白帝城。孫權聽聞劉備住白帝,甚為懼怕,遣使請和。劉備答應,派遺太中大夫宗瑋出使報命。同時,漢嘉太守黃元舉兵造反。 223年春二月(63歲),丞相諸葛亮自成都到達永安。三月,黃元進兵攻打臨邛縣。劉備遣

  將軍陳曶討伐黃元,黃元軍大敗,順流下江,為其親兵所縛拿,生押致成都,斬首。劉備病危,臨終前托孤於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為副。臨終時,與劉永說:“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我死後,你們兄弟要對父親般奉事丞相(諸葛亮),你們與丞相只是共事而已。)”。四月廿四(6月10日) 崩殂於永安宮,時年六十三歲。諸葛亮上言贊揚劉備。五月癸巳日(6月21日),遺體自永安運返成都發喪,謚為昭烈皇帝。八月,入葬惠陵。

劉備的成功與治國之方

  陳壽對劉備的評價是:劉備為人厚道、慧眼識人、禮賢下士、品格堅毅、能屈能伸、志向高遠,有漢高祖劉邦的風範。我以為陳壽對劉備性格解讀最為準確到位,劉備性格中的寬厚、沉穩、博懷、重情義、知人善任等這些優點是成為西蜀霸主的潛在決定因素,但僅從其“仁”的方面來談其治國用人,我以為有所偏狹,從正史的記載來看,劉備也有其“梟雄”的一面。

  三國時期的蜀主劉備採用“仁德愛民”為其治國之本,這最符合古人對“明君”的期待和要求,但這也僅是劉備治國之根本思想,並未概括其全部。劉備真正的治國特色應是“仁德愛民”與“強硬霸道”相結合,只是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有意將劉備性格特色中霸道的一面加以淡化或者刪略。

  從劉備仁德愛民的方面來分析,劉備深諳“得人心者得天下”的治國之道。雖然劉備大半生都處於顛沛奔走之中,屢遭挫敗,但他重視以寬仁厚德待人,與那些殘民以逞、暴虐嗜殺的勢力判然有別,一有機會便將仁政的思想根植於民心,因而爭取到了人心。我以為這不僅是劉備的性格使然,也是劉備智慧的表現。劉備應是在充分、詳細地分析了北魏、東吳各勢力的優缺點和自身的劣勢、不足之後,另闢蹊徑,選擇了人心真正嚮往的“仁德”治國的主基調,這也是奠定劉備“三足鼎立”局面的施政基礎。假設劉備當時未能選擇如此鮮明的政治立場,也許劉備也會同袁紹、袁術等梟雄一樣被歷史的車輪碾壓而過。

  《三國誌·蜀書·先主傳》記載劉備領平原相時,郡民劉平不服,派刺客去暗殺他,但刺客看到他的仁德而不忍刺殺,可見劉備受民眾愛戴之厚。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秋,曹操南征荊州,適逢劉表病死,剛剛繼位的少子劉琮不戰而降。此時諸葛亮建議劉備攻劉琮而奪荊州,他卻答道:“吾不忍也”,當他由樊城向南撤退時,“(劉)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輛,日行十餘里”。有人勸他拋開百姓,速行江陵,他卻斷然拒絕,在安危之際,哪怕有生命危險也不願拋棄百姓,在歷代開國君主中實不多見。正是劉備的親民,才得到了民眾的擁護,這為他後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口碑和群眾基礎。就連劉備戰敗到荊州依附劉表期間,每天都有荊州的英雄豪傑來投靠於他。

  劉備的成功不僅僅局限於其仁德一面,之所以劉備能成為西蜀霸主,我以為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同時兼具梟雄的品質。從歷史朝代的更替和變化來看,每逢亂世,總需要一些梟雄來開創新局面,三國之前創立西漢王朝的高祖劉邦是個梟雄,建立大宋政權的宋太祖趙匡胤也是個梟雄;從歷代的開國之君的性格特點來看,“梟雄”的一面是其成就一代基業的必備要素,只是各人性格中“梟雄”一面占有的比例不同罷了。所謂“梟雄”,是指驍悍雄傑的人物。從史書記載來看,劉備也是一個驍勇善戰、剽悍幹練、英雄壯烈、智慧傑出的人物,這便是劉備的“梟雄”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勇於人先、敢於冒險。劉備早年雖兵少力微,但動輒便力戰有功,赤壁之戰,面對生死存亡之機,劉備“身在行間,寢不脫介,戮力破魏”。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爭奪漢中之役,時值59歲,旗下已是兵多將足,但劉備仍在“矢下如雨”之際,親當矢石,奮勇向前。二是機智應變、深諳權略。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兵敗投奔他的呂布趁劉備與袁術相攻之機,襲取徐州,失去立足之地後,劉備只得向呂布求和,屯駐小沛,可謂能屈能伸;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與曹操煮酒論英雄,借雷霆之威掩飾震驚之情,可謂隨機應變;他借截擊袁術之名,離開許都,從此擺脫曹操控制,可謂機智銳敏。三是堅忍不拔、矢志不移。在漢末逐鹿天下的群雄中,劉備屢遭挫敗,甚至敗得很慘,但劉備從未放棄,敗而不餒,折而不撓,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使他每每轉危為安,終於在諸葛亮的輔佐下,逐步發展壯大,形成三足鼎立的歷史局面。四是不乏霸氣、王道專制。史書記載“憤殺張裕”,張裕原為劉璋從事,劉備入蜀與劉璋相會時,曾嘲弄劉備無須,戲稱其為“潞涿君”,劉備因此事積怒在心,後因張裕私言:“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後,寅卯之間當失之”以“漏言”之罪誅殺。諸葛亮上表詢問其因,劉備答曰:“芳蘭生門,不得不鋤。”這是劉備霸道、專制的表現之一。

  劉備不同於曹操、袁紹、孫權等人,他一沒有官宦背景、二沒有家庭顯赫的聲譽、三沒有先業可承,劉備僅是憑藉“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這點裙帶關係白手起家,在天下大亂之時、群雄並立之際開創自己的事業,恰是因為劉備這種集明君梟雄於一身的特色,才使他能降服關羽、張飛、魏延等驍勇悍將,招納來諸葛亮、趙雲、龐統等仁人志士,這是劉備的過人之處,也體現了他的英明神武。如若沒有這等“明君梟雄”兼具的特質他是無法駕馭旌下將領謀士、成就一方霸業的。

劉備的用人之道

  劉備能夠在亂世獨樹一幟,成就西蜀霸業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他知人善任的用人才能,這與北魏曹操、東吳孫權的用人特點又成鮮明的對比。通讀歷史記載,我以為劉備的用人特點主要在於其待人以真、用人不疑、以情留人,《三國演義》中多用劉備的哭來表現劉備的孱弱,但我以為這恰是劉備這個人感情豐富、待人以誠的表現,劉備重情義、重人才,致使眾多賢才志士、甚至百姓願意跟隨劉備,而且極忠於劉備。劉備帳下雖人才不如曹操之眾,但將才謀士之精卻是三國時期其他勢力所不及。

  劉備的用人之能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選人才重“精”不重“多”。劉備選人同曹操有明顯的區別,劉備重視人才的“質量”,所選人才不僅對其才能方面有較高的要求,對其品行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其所用之人均能獨當一面,橫掃千軍。如:“狀乎神而近似妖”的諸葛亮、善於奇謀的法正、善於攬財的劉巴以及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等“五虎上將”都是當時不可多得的人才。這種用人觀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有利於開源節流,便於管理,而且有利於果斷決策、迅速執行。不過也有他的局限性,導致了劉備旗下人才儲備不足的現象,最終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局面,從這個角度我們反思在現代管理中,在選人、用人上應註重質和量的協調統一。

  二是求人才重“才”不重“形”。他用人膽識過人,不求形式。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被視為天下大英雄,時為左將軍領豫州牧的劉備,聽取司馬徽、徐庶等人之言,滿懷誠意,三顧茅廬,恭請年僅27歲,無名無位、尚未建立任何功業的諸葛亮出山輔佐,留下千古美談。對於容貌醜陋,態度傲慢的龐統,在瞭解了其真正的才能後,劉備立馬自責“屈待大賢,吾之過也!”,“敬請龐統到荊州”,“下階請罪”,“拜龐統為副軍師中郎將,與孔明共贊方略”。此外,劉備在搜求人才時不歧視種族地域,從西涼收服馬超之後隨即委以重任,封為“五虎上將”。正是劉備的不拘一格,才使他組建了一支作戰、後勤、組織完備而堅強的勢力軍團,與曹操、孫權分庭抗禮。

  三是知人善任,合理配置。知人,敢用比自己強的人,這是劉備的高明之處。諸葛亮、法正以及“五虎上將”等都是個性非常鮮明之人,能攻能守。諸葛亮在其《心書》一文中的知人七條策或許是劉備知人識人的真實寫照。諸葛亮嘆為“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的劉巴,劉備苦苦追求了十九年,終為所用,數月之間劉備軍營、府庫充實。劉備曾告誡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可是諸葛亮不以為然,在初次伐魏時用馬謖為先鋒,招致街亭之敗。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劉備知人、察人的優秀品質。劉備通過其知人善任的才能,將這些“精英”合理平衡配置、優化明晰權責,使整個團隊達到了最佳的人才組合。

  四是用人不疑,唯才所宜。劉備用人不同曹操,曹操生性多疑,用人處處設防,而劉備恰恰相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三顧茅廬後,劉備任命諸葛亮為丞相兼三軍統帥,將軍中大事一概交給他打理,很少干預;即使在其歿於白帝城之時,仍交待諸葛亮可以取代劉禪來成就統一全國的大業。當劉備被曹操擊潰於當陽時,有人說趙雲已北去投降曹操了,劉備立即打斷說者,子龍不會離開我的。劉備領益州牧後,有人誣告李恢謀反,劉備立即“明其不然”,併在後來提升李恢為都督。李恢感知遇之恩,在南中立下了很大功勛。魏延怒殺韓玄,獻城投降,被諸葛亮認為其不忠不義,同時被指出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但劉備愛惜人才,仍將魏延收留,委以重任。

  五是坦誠相待,感情留人。對於人才,劉備深深地把握住用人的關鍵因素——“尊重人才”。善於藉助情感的力量籠絡人心,從創業之初到建立霸業,從四處奔走逃命到建都成都,都對自己的部屬仁愛有加,不像有些封建帝王可以共患難而不能同享樂,或者怕功高蓋主,而造成“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

  他坦誠待人,使張松因受其禮遇而為其獻上西川地理圖,並作為內應,幫助其入川;使刺客劉平不忍殺他;他“三顧茅廬”、“白帝托孤”終使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桃園結義”使關張二人死心塌地,演義出“身在曹營心在漢”、“千里走單騎”棄曹奔劉的歷史活劇;他兵敗當陽,帶領十多萬百姓逃難,不離不棄。這些都是劉備待人以誠,示人以真的表現,這也是劉備個人性格使然、個人魅力的凸顯。

  六是賞罰分明,獎懲得當。劉備善用感情,屈伸求才,尊重部屬,愛兵如子,但同樣重視制度化,軍紀嚴明,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是其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對結義弟兄張飛犯錯也一視同仁,決不姑息,獎懲分明,使大家心服口服,以至“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不謀一策”。劉備慈善好施,對有功之人,出手大方。益州平定後,劉備重獎孔明、法正、關張等人,每人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這種明賞罰、重獎懲的激勵制度恰是管理實踐中的關鍵因素之一。

  劉備用人方面的優秀品質是其成就一方霸業的又一關鍵因素,而這也正是我們在現代管理中應當學習和借鑒參考的重要內容之一。

劉備的管理啟示

  如劉備對自己的評價:“今指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劉備正是以其與曹操相反的治國之法、用人之道成就了其一生基業,上文中分析到的劉備的治國、用人的優秀品質和才能在當今時代企業管理、乃至其他領域的管理實踐中仍不乏借鑒意義。

  一是“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的領導觀

  劉備的治國思想、用人之道究其根本仍屬於儒家思想體系的範疇,他在領導觀上體現著“以人為本”的思想。而現代管理中施行“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正是企業發展、社會進步的動力,這也與當前社會提倡的“和諧”“共贏”不謀而合,相攜統一。劉備深諳管理的內涵,深深抓住了“人”這一特點,把握住了管理的主動性。管理的核心是能動的人,管理的動力是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在管理實踐中,作為領導者,應該借鑒劉備的人本思想,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勵每個團隊成員實現其自身價值,促使團隊成長、快速發展,方能“濟大事”。

  二是義以為質、信以誠之、以情感人的管理觀

  馬克思曾經說過“人是各種社會關係的總和”,情感管理是一門管理藝術,也是一門更高深的管理學科。劉備之所以能籠絡眾人為其所用,很重要的一點是他擁有一顆尊重平等的心,有一顆寬容博大的心,以其自身特有的俠義熱忱、真情寬厚贏得其部下屬眾的忠誠。因此在管理實踐中,應用寬厚、關心、尊重、信任、理解、感動等情感去撥動團隊成員的心弦,應喚起團隊整體的尊重、平等意識,根據每個人的資質,尊重他們的才能,用情感去經營和管理團隊和企業,這不僅會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團隊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文化,每個成員均有極強的歸屬感和責任心,這是團隊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三是毅力堅強、矢志不移、不斷創新的奮鬥觀

  劉備少時就“素有大志”,他與鄰居小孩游戲於家門前的大樹下時說:“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自他二十八歲起兵到六十三歲謝世,不管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都能不斷創新而不放棄自己的進取心。這恰是現代管理理念中重點提倡的核心內容——組建“團隊文化”,這與《亮劍》的主題“亮劍精神”不謀而合,一個企業、一個團隊需要有屢敗屢戰、永不氣餒、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團隊精神,這種不斷創新、勇於奮鬥的核心管理理念需要長時間積累,需要目標明確,需要領導者矢志不移。管理觀念應經歷一個從強調“管”的權威性向“管”的制度化、公開化,進而重視對“理”的不懈追求上來,更加強調“理”的重要性,即講條理、講法理、講道理、講情理。

  四是盡人所能、不拘一格、知人善任的用人觀

  劉備能準確地識人用人,知人善任。劉備在奪取漢中後,提拔年輕將領魏延為漢中太守而不讓張飛駐守,這使三軍皆驚。他指出張飛能尊重有才能的將官,但卻喜酒後鞭撻士卒,並讓這些士卒留在身邊。後來,魏延果然成功守住了漢中,而張飛卻被部屬殺害。管理實踐中“知人”和“善任”是用人的關鍵,這也是管理中的難點,需要剋服光環效應、定勢效應、首因效應等識人的主觀障礙。按照多元智能理論,應正視人之短而用人之長、之專,不因人之“小惡”而掩蔽人之“大美”,揚長避短,使各類人才都能各得其所,各盡其能。而且需要做到劉備的任人唯賢、用人不疑;不拘一格、大膽用人;授權善用,把握尺度。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會用人、用好人。

  劉備作為一個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他的優點是多方面的,如文中提到的愛民愛才、寬厚仁義、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誠……他能將一大批優秀的政治、軍事人材收為己用。劉備的政治品格特點,是中國傳統的政治思想理念的體現,正是這個“惟賢惟德,能服於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鑄成了劉備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劉備的一生霸業。而他的“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和“知人善任”的用人之道無論是在過去還是今時、今後的管理實踐中仍有很重要的借鑒作用。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6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rawewdccder,Vulture,Lin.

評論(共2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劉備"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210.87.255.* 在 2016年2月24日 13:06 發表

gd

回複評論
互联好运 (討論 | 貢獻) 在 2017年6月29日 01:20 發表

桃園結義劉官弦,爭是三國名著當。情義悟出西游記,從東到西真經記!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