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恩斯就業通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就業通論是就業周期性波動理論。1936年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在關於《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提出。凱恩斯闡述了收入和就業波動的關係。他認為,薩伊的市場法則,供給自行創造需求,通過市場自動調節實現充分就業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社會的就業量決定於有效需求的大小,後者由三個基本心理因素與貨幣量決定。這三個基本心理因素是:消費傾向,對資本資產未來收益的預期,對貨幣的流動偏好(用貨幣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財富的心理動機)。消費增長往往趕不上收入增長,儲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增大,這就引起消費需求不足。對資本資產未來收益的預期決定資本邊際效率,預期信心不足往往造成投資不足。流動偏好和貨幣數量決定利息率,利息率高於對投資的吸引力也造成投資不足。結果,社會就業量在未達到充分就業之前就停止增加,形成大量失業。在凱恩斯就業通論基礎上得出的政策結論,就是放棄自由放任原則,實行政府干預以刺激消費、增加投資。從而保證社會有足夠的有效需求,實現充分就業。
關於《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凱恩斯向傳統經濟學挑戰的是他第三部著作:《就業、利息和通貨膨脹》(簡稱《通論》)。《通論》是在30年代大蕭條爆發以後孕育的,於1936年問世。《通論》出版後不久,凱恩斯患了心臟病。此後,他著作不算很多。1937年發表了《就業通論》一文,說明他的就業理論的基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