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參與股票計劃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在西方企業的長期激勵中,除了以上基本的股票期權方式之外,還有一些其它長期激勵方式,即股票期權的衍生產品。其基本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儲蓄參與股票計劃、股票持有計劃和特定目標資金計劃。[1]
儲蓄參與股票計劃是為了吸引和留住高素質人才,而向所有員工提供分享公司潛在收益機會的一種激勵方式。該方式允許員工一年兩次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購買本公司的股票。[1]
該種資金的來源是公司給予全體雇員分享公司成長收益的一種獎勵形式,特點是雇員參加儲蓄計劃,才能分享收益。其適用的對象是除了高層管理人員以外的全體雇員。
實施過程中首先要求員工將每月基本工資的一定比例放入公司為員工設立的儲蓄賬戶,設定特定期限(如兩年)為一期。一般公司規定的比例是稅前工資額的2%-10%,少數公司規定的比例最高可達20%。[1]
在該種方案中,股權激勵對象的收益為股權參與計劃期初本公司每股凈資產與到期時每股凈資產之間的價差。股權激勵對象的風險為當期末每股凈資產低於期初每股凈資產時,雇員僅可收回本金,但將損失利息。
與股票期權相比,儲蓄參與股票計劃更像是一個儲蓄計劃,激勵作用較小。因為股票期權計劃是股價上揚時贏利,股利不變或下跌時沒有收益;儲蓄參與股票計劃則不論股價上漲還是下跌,都會有一定的收益,股價上漲時贏利更多。[1]
儲蓄參與股票計劃模式的優點:
(1)儲蓄參與股票計劃則是無論股價上漲還是下跌,都有收益,當股價上漲時盈利更多,因此福利特征較為明顯。
(2)儲蓄參與股票計劃為企業吸引和留住不同層次的高素質人才並向所有員工提供分享公司潛在收益的機會創造了條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公司高管人員和一般員工之間的利益不均衡問題。
儲蓄參與股票計劃模式的缺點:
(1)與其他激勵模式相比,儲蓄參與股票計劃的激勵作用相對較小。
(2)儲蓄參與股票計劃由於其激勵範圍較廣,帶有一種平均化和福利化的傾向,激勵基金分配給個人的激勵力度有可能不夠,無法起到預期的激勵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