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国立中山大学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中国台湾省国立中山大学(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中国台湾省国立中山大学网站网址:http://www.nsysu.edu.tw
目录 |
中国台湾省国立中山大学(英文简称:NSYSU,中文简称:中山),现为台湾省知名大学之一,前身为1924年于广州组建的国立广东大学。省政府迁台之后,为因应社会对于高等教育之需求增长,遂在1980年7月核定设置“国立中山大学筹备处”于高雄市的著名观光景点西子湾,翌年正式开校。
中国台湾省国立中山大学位在南台湾第一大城高雄市,长期以来扮演全国产、官、学界的重要智库与研究机构,并以致力于学术自由、国际化与全球化竞争力提升为发展方向。该校曾为台湾校园BBS的滥觞,与台大、交大并列全国三座大学寄存图书馆,也是全亚洲首座通过ISO9002认证及全世界首座通过ISO14001认证的大学。
中国台湾省国立中山大学已于2005年及2008年持续入选“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其管理学院亦为“AACSB”世界级商管学院认证的一员。
- 建校史
- 1904年“两广速成师范馆”创建
- 1905年“广东法政学堂”创建
- 1909年“广东农林试验场”创建,“广东公立医学堂”创建,“广东公立警监学堂”创建
- 1910年“广东工艺局”创建
- 1923年“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政大学”、“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合并升格“国立广东大学”
- 1925年“广东公立医科大学”、“广东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并入
- 1926年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 1927年8月更名为“国立第一中山大学”
- 1928年3月复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 1937年“国立广东法科学院”并入法学院;“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工学院”并入工学院
- 1952年原中山大学主体与“岭南大学”合并,校址迁至岭南大学原址康乐园
- 1980年于高雄市西子湾在台复校
- 文学院
- 中国文学系暨研究所
- 外国语文学系暨研究所
- 音乐学系暨研究所
- 剧场艺术学系
- 哲学研究所
- 艺术管理研究所
- 理学院
- 理学院大一不分系
- 化学系暨研究所
- 物理学系暨研究所
- 生物科学系暨研究所
- 应用数学系暨研究所
- 生物医学研究所
- 工学院
- 工学院大一不分系
- 电机工程学系暨研究所
- 机械与机电工程学系
- 资讯工程学系暨研究所
- 材料与光电工程学系暨研究所
- 光电工程学系
- 材料科学研究所
- 环境工程研究所
- 通讯工程研究所
- 海洋科学学院
- 海洋生物科技暨资源学系暨研究所
- 海洋环境及工程学系暨研究所
- 海洋生物研究所
- 海洋地质及化学研究所
- 海下科技暨应用海洋物理研究所
- 海洋事务研究所
- 管理学院(管理学院大一、大二不分系)
- 社会科学院
- 政治经济学系
- 中国与亚太区域研究所
- 政治学研究所
- 经济学研究所
- 教育学研究所
- 社会学研究所
- 高阶公共政策硕士学程在职专班
- 通识教育中心
- 研究中心
- 管理学术研究中心
- 南台湾光电卓越研究中心
- 尖端晶体光电科技研究中心
- 中山大学贵重及共同仪器研究中心
- 奈米科技研发中心
- 建准研发中心
- 海洋政策研究中心
- 绿色环境研究中心
- 台湾电脑网路危机处理暨协调中心
- 中山美国研究中心
- 创新育成中心
- 神经科学研究中心
- 中山大学与工业技术研究院光电联合研发中心
- 创意与创新研发中心
- 语言自学中心
- 清代学术研究中心
- 外国语文训练中心
- 华语教学中心
- 半导体科技研究发展中心
- 电信研究发展中心
- 工程技术研究推展中心
- 直销学术研发中心
- 金融管理研究中心
- 中小企业南区研训中心
- 都会发展与环境规划研究中心
- 城乡研究与地方发展研究中心
- 水资源研究中心
- 海洋科技研究中心
- 渔业推广委员会
- 海研三号研究船
- 民意调查研究中心
- 国际非政府组织研究中心
- 顶尖计划研究中心
- 尖端晶体光电科技研究中心
- 亚太海洋研究中心
- 国科会高屏地区奈米核心设施共用实验室
- 微奈米分析技术研究中心
- 电子商务与科技创新研究中心
- 中山大学-高雄医学大学跨校研究中心
-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 国家政策研究中心
- 无线网路与多媒体通讯研究中心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训词出自《礼记·中庸》第二十章第五节。“中庸”原义为“至诚”,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可解为“学之序”。
孙中山先生基于对国家与学子的殷切期盼,于民国十三年亲手题写颁布。原文为: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