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考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Design Thinking)
设计思考(Design Thinking)
目录 |
[编辑]
设计思考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解决问题方法论,透过从人的需求出发,为各种议题寻求创新解决方案,并创造更多的可能性。IDEO设计公司总裁蒂姆·布朗曾在《哈佛商业评论》定义:“设计思考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精神与方法,考虑人的需求、行为,也考量科技或商业的可行性。”
设计思考,与分析式思考(analytical thinking)相较之下,在“理性分析”层面是有很大不同的,设计思考是一种较为“感性分析”,并注重“了解”、“发想”、“构思”、“执行”的过程。目前多数教学都将设计思考过程,浓缩成五大步骤“同理心”、“需求定义”、“创意动脑”、“制作原型”、“实际测试”。
[编辑]
设计思考的简单流程可分于下述数个单元所组成。
- Empathy(同理心): 同理心的意思,在中文之中近似于体验、体谅、体察三者的综合体。即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设计,透过多元的方式了解使用者(包含访问、田野调查、体验、问卷...等等),协助设计思考家能以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找寻使用者真正的问题、需求。
- Define(需求定义):需求定义是将“同理心”步骤中搜集到的众多资讯,经过“架构”、“删去”、“挖深”、“组合”后(可交互使用),对问题重新的作更深入的定义,就像探索水平面下的冰山,更进一步找出使用者真正的需求,并用简短的一句话定义使用者的需求。
- Ideate(创意动脑):创意动脑的过程中,是要发显出众多的解决方案来解决“需求定义”的步骤中所找出的问题。发想的过程透过三不五要的原则,激发出脑内无限的创意点子,并透过不同的投票标准找出真正适合的解决方案。三不五要:不要打断、不要批评、不要离题。要延续他人想法、要画图、要疯狂、数量要多、要下标题。
- Prototype(制作原型):在设计流程之中,采用制作一个原型(Prototype)之意,透过一个具体的呈现方法,可以作为团队内部或是与使用者沟通的工具,并可透过做的过程让思考更加明确,是一个动手思考的过程。此外,可以由简略的草图呈现,进一步不断修整进而达到更完美的效果。在本阶段的产出结果,会作为测试之用。
- Test(实际测试):实际测试是利用前一个阶段制作出的原型与使用者进行沟通,透过情境模拟,使使用者可以测试是否适用,并从中观察使用者的使用状况、回应等,透过使用者的反应,重新定义需求或是改进我们的解决办法,并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的使用者。
[编辑]
以史丹佛大学普拉特纳设计学院(D-School)的设计思考训练,提出一些在设计思考中具备的精神,如下所示:
- 以人为本:以人为设计的出发点,如同以使用者的观点去体验,去同理他的感触,以达到真正最贴近使用者的设计。
- 及早失败:设计思考鼓励及早失败的心态,宁可在早期成本与时间投入相对较少的状况,早点知道失败,并作相对应的修正。如此一来,损失会较已完成一定程度,投入巨大资本的状况更不严重。
- 跨域团队合作:不同领域背景的成员,具有不同的专长,不同的观点在看待事物。因此,一个跨域的创新团队,不只是能够做出跨领域整合的成果。此外,透过不同的观点讨论,也更容易激发出更多创新的可能。
- 做中学习:动手学习,实地的动手去做出原型。不论成功与否,都能由实作的过程中,更进一步去学习。
- 同理心:像使用者一样的角度看世界,作为同理他人,感同身体的去体验。
- 快速原型制作:原型的制作,由粗略且简易的模型开始。很快的完成,以供快速反复的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