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07个条目

《贼巢》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Den of Thieves)
《贼巢》
放大
《贼巢》

《贼巢》(Den of Thieves):全美第一商业畅销书

《贼巢》黑幕重重的华尔街(Den of Thieves)

  20世纪80年代,华尔街金融犯罪猖獗,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让少数人迅速成为巨富,却使大量无辜的公司和个人投资者破产。全美第一畅销书――《贼巢》栩栩如生地描写了华尔街上的四大“金刚”――迈克尔·米尔肯伊凡·布斯基马丁·西格尔丹尼斯·利文,如何建立起了金融史上最大的内幕交易网,如何差点卷走数十亿美元的赃款,以及备受打压的政府执法人员是如何战胜重重困难,从而使这“四大恶人”受到法律制裁的。本书 与《杰克·韦尔奇自传》《基业长青》同被《福布斯》评为影响世界商业最深远的二十本书籍之一。不少人因为看了这本书而把证券业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一选择,或者坚决放弃了投资任何股票,远离证券圈。

  贼巢主要描述了四个关键角色,以及他们之间通过利益关系建立起来的关系网。这个关系网利用内幕交易(互通信息和对敲)、投资银行发行债券、参与公司并购的便 利条件和资金的流动,从金融市场上卷走了数十亿美金。并且,由于他们的败露造成公众对股市的不信任,直接导致了1987年的股市崩盘

目录

《贼巢》内容提要

历史背景

  20世纪80年代,华尔街金融犯罪猖獗,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让少数人迅速成为巨富,却使大量无辜的公司和个人投资者破产.普利策奖得主詹姆斯・B・斯图尔特根据历时数年采访和调查所获的详细材料,将所有事实整理成一部引人入胜的长篇纪实报道,描绘出一幅关于人性,浮华和罕见罪行的浓墨重彩画。

  在金融界里,华尔街永远都是智慧、勇气、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投资银行的分析师们似 乎也成了财富的创造者和拥有者,无数个制造业公司在他们的主宰之下合并或者分拆,要么成为业界的巨型航母,要么消失得无影无踪。金钱就这样在华尔街往来奔 流,西装革履和鸡尾酒会也成为华尔街生活的主旋律。

  在这浮华和有如明星的生活的背后,却往往不似那般令人羡慕。人性的贪婪和道德的沦丧开始蠢蠢欲动,在达到财富、名望和权势的顶峰后,明星般的生 活同样会破灭。谁能眼见金钱和名望而心若止水?谁能在这场贪婪之战中洁身自好?疯狂的时代之中,市场仍能保持理性公正吗?在没有血腥的罪行中是不是就没有 受害者?华尔街此时此刻仍是智慧、勇气、财富和地位的象征,还是已经堕落为盗贼的巢穴?

  这就是詹姆斯·B·斯图尔特的《贼巢》这本纪实性小说对80年代美国股市崩溃和丑闻中每时每刻上演着的故事的描绘。这本书是基于他对此进行的连 续四年的报道而得以完成。

图书目录

  • 引子
  • 第一部 犯法
    • 1 华尔街之星
    • 2 利文的秘密
    • 3 套利人的游戏
    • 4 掠食者的集会
    • 5 交易与欺诈
    • 6 白衣骑士
    • 7 珠联壁合,还是狼狈为奸
    • 8 最后的盛筵
  • 第二部 追捕
    • 9 冰山一角
    • 10 “大鱼”还在后面
    • 11 骑士落马
    • 12 不安的华尔街
    • 13 突破米尔肯阵营
    • 14 最糟糕的交易
    • 15 法网恢恢
  • 后记

《贼巢》的主要内容

  《贼巢》一书揭露了华尔街的“四大金刚”——迈克尔•米尔肯、伊凡•布斯基、马丁•西格尔和丹尼斯•利文——利用内幕信息、大量负债、恐吓威胁以及欺骗伎俩在金融市场翻云覆雨,违约操作数十亿美元的交易,使大量无辜的公司和个人投资者破产,最终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

  从该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西格尔是哈佛商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寻求一种丰富多彩和具有刺激性的生活是他的人生梦想。在当时,只有投资银行能够帮助他实现这一梦想,于是他来到基德尔和皮博迪投资公司,很快在兼并收购业务上崭露头角,成为公司的希望之星。伊凡•布斯基是华尔街最有名的套利人,他的套利公司创办于1975年,到1981年,他的资产已经达到9000万美元,实力最强时入仓能力达30亿美元,一个电话就足以使几乎任何公司胆战心惊。

  1981年,布斯基要求西格尔提供内幕信息。1982年,本迪克公司出价15亿美元对军火商马利塔公司发起恶意兼并,西格尔受到马利塔公司之聘组织应对。他把消息提前告诉了布斯基,布斯基大量买进马利塔公司的股票,赚了12万美元。当年年底,西格尔向布斯基索要了15万美元红利。之后,布斯基利用西格尔的内幕消息赚的钱超过1亿美元。与西格尔相比,利文显得像个庸才,但是对奢华生活的向往使他无孔不入。他在瑞士莱屋银行用假名开立了个人账户,用于内幕交易。在他的利诱下,他以前的同事弗雷雷公司的威尔基斯加入了他的“信息圈”。他们在电话中用暗语告诉对方自己公司正在进行的收购业务,从而提前购入被收购公司的股票。

《贼巢》反映的思想

  1、垄断以及流动性

  这是投资的两个关键词,第一是垄断,第二是流动性。一个好的投资对象永远是带有垄断性的和流动性很强的。垄断性保证利润,流动性规避风险

  垄断,被巴菲特比喻为“一个收费的桥梁”,某种程度上,它也可以被看作一个品牌,带有垄断性质的和强大的品牌效应的投资对象能够保证,在经济衰退的时候, 当竞争对手纷纷降价的时候,自己可以主动提高价格,不会陷入与竞争对手的焦土战中。垄断,其实就意味着任意定价的可能性,它能够保证市场份额和高利润。 《财富》五百强和今天大多数市面上市值很高的公司,大多具有某种垄断的性质——石油、军火、地产、电信、网络、银行、保险。

  米尔肯的成功,本质上和老一代的资本家洛克菲勒和摩根非常类似,掌握了某种带有垄断性质的金融工具,这个工具就是美国第四次兼并浪潮中,大公司闻风色变的 垃圾债券(junk bonds)。这种债券在八十年代以前不受重视,大多数投资者认为它的信用级别低,缺乏流动性,风险高,偿还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垃圾债券一直是非主流的 产品。米尔肯经过研究,发现,如果能够制造一个流动性很强的二级市场,其实,垃圾债券的风险并不高,而且,它的收益远远大于一般的债券。最早,垃圾债券的 推广非常艰难,米尔肯费尽了力气说服投资者购买垃圾债券,几年之后,当大环境到来的时候(恶意兼并、税法改革(杠杆融资避税,成本转嫁给美国政府),垃圾 债券变得流行起来,而米尔肯的德莱克塞尔公司掌握了美国市场上几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垃圾债券的承销业务,它帮助一些套利人和公司的袭购者以及一些小公司, 通过发行高利率的垃圾债券,恶意收购大公司,然后将买下的公司拆散,再卖一个高价。在垃圾债券界,米尔肯甚至掌握了定价权,他拥有忠实的客户群,垄断性使 得他自己可以任意给二级市场的垃圾债券定价。凭借对垃圾债券——这种大的投资银行不重视的非主流金融工具,米尔肯走了一条蹊径,自己制定了金融业的规则, 控制了垃圾债券的市场。

  除了垄断性之外,就是流动性。巴菲特的投资对象中,除了包括知名的品牌例如可口可乐吉列迪斯尼华盛顿邮报这样的大公司,还包括了流 动性很强、现金流非常健康的企业包括美国运通(它发行的卡在美国可以流通,当作货币流动,而且卡的业务可以实现,先收钱,后兑现的效果,现金流充足)、银 行和保险公司(尤其是后者,收钱在先,理赔在后),这些投资对象们可以用很少的投资成本实现最大的回报,可以特许权经营,零资金实现扩张。可以这么说,最 好的投资对象一般来说,是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它的结果的,在没有投资之前,钱已经可以确保收回来了,或者说,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可以很容易套现,把风险 迅速转嫁给别人——保险、运通、可乐的品牌特许等等,都是类似的道理。能先把钱收回来的公司,往往风险很小,这些公司占有大量的预付款(盛大的点卡、国美的进场费、房地产公司的购房预付款、一些中介公司的定金、麦当劳的前期加盟费、基金的前端费用.....),仅靠这些预付款,公司的就可以生存了。

  垃圾债券的成功,和米尔肯对流动性的理解关系很大。垃圾债券本身是一个符号,就如同股票、荷兰郁金香、邮票、古董这些东西类似,本身并不是货币,不可直接 兑换,但如果建立了一个可以自由交易的二级市场,它就变得有价值了,因为它具有流动性,所以,我们评价一个对象是否有真正的价值,往往不在于它本身值多少 钱,而在于市场上它的流动性有多强以及对它的需求有多大。互联网泡沫的时候,我们评价很多富豪,说这个人身价多少多少,那个人身价多少多少,其实,这意义 不大,如果它的股票缺乏流动性的话而仅仅停留在估算的基础上,身价这个词是没有意义的。如同,某个人买了一大堆房子,房子价格高的没人买,市场上缺乏流动 性,这时候,看似他的资产很多,但其实这些资产是很难变现的,真实的价值并不多。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类似的,某个人在一家公司的工资很高,技能很 高,但是离开这家公司之后,市场上不认同他,这时候,他的价值就大大缩水,因为他的技能缺乏市场,缺乏流动性,认同他的人很少。垃圾债券也是类似,它的价 值不在于它是不是信用级别低或者风险高,而在于它是否具备一个二级市场,是否有其他人认同它,我们对风险的定义就是,是否具有流动性,如果垃圾债券具有广 大的二级市场,它本身的风险是很少的,如同股票一样,不需要看公司的业绩如何,只需要看股票是否能够升值之后顺利套现。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说过,用低于 价值很多的价格购买一只股票,是几乎没有风险的。这句话的意思是,用低于内在价值很多的、具有很大的安全边际的价格购买一只股票,即使股票最后没能升到预 测的价位,自己手中的股票也总能顺利套现,因为安全边际就意味着流动性。一般来说,投资的风险的高低主要看流动性,好的投资一定是在没有投资之前就知道该 如何脱手的,差的投资一定是投进去钱之后才发现被套了,其中唯一的差别就在于,是否具有流动性,是否有下家接手。为什么一些比较知名的投资家总喜欢在别人 恐惧的时候贪婪,就在于,这时候投资的对象,具有很大的安全边际,虽然暂时缺乏流动性,但是当价值规律起作用的时候,流动性就会慢慢增加,交易量就会逐渐 增大,这时候,看似风险很高的投资就变得没有风险了,因为它的流动性增加,只要流动性增加了,投资对象就没有风险,反过来,大多数群体总喜欢看到一个投资 对象很多人购买,被炒的很热的时候才开始进入,这时候进入,未来的流动性是未知的,也就是说,风险是无法预测的,结果也往往是,最终被套牢,手中的股票或 者房子卖不出去了。

  2、信息和人脉网络就是财富

  人脉和信息如同一个存折一样,是财富的来源。美国的很多公司聘用一些退休的公司首席执行官董事,这些董事们每年无须参与公司的管理和经营,只需要介绍几个人就行了,他们得到的则是巨额的咨询费用,这些咨询费用就是对他们广泛的人脉网络和信息资源的补偿。

  《贼巢》一书里,把金融业普遍存在的利用内幕消息获取财富和权力的现象刻画的淋漓尽致。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这些承担收购交易的公司里的 很多人们,常常利用自己所在的特殊位置,透漏内幕消息给其他朋友,换来的则是其他朋友对自己的互惠,彼此互利,不仅可以用自己的帐户交易,而且一些消息灵 通者能够用这些关系网增加自己的价值,赢得公司其他人的好评,为公司带来生意。在当时的美国,由于恶意兼并盛行,公司的袭购手和套利人往往利用证券公司的 内线们透漏内幕消息,大笔购进目标公司的股票,反过来,承担收购顾问或者反收购顾问们利用这些套利人们对公司恶意兼并的威胁,提高股价,为自己赚得高额的 交易费用,结果变成了,西格尔代表的防收购的公司、米尔肯代表的收购公司的融资工具、布斯基代表的恶意袭购手,几个关联方互通内幕消息,相互利用,互惠互 利,最后受害的大多是客户们,客户公司往往要付出巨额的交易费用。

  在任何交易市场上,利用内幕消息进行交易的现象都普遍存在着,尤其是股市,无论是监管机制相对完善的美国还是新兴的市场中国,利用内幕消息进行交易的现象 非常非常普遍。华尔街的一个交易员、本书的主人公之一利文甚至说过,他的目的是“提前一天阅读华尔街日报”,他的工资不高,但是通过内幕消息赚得的钱多的 让他一辈子花不完。之所以说股市是一个搏傻的市场,意思就是说,躲在幕后、通晓内幕消息的聪明人赚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消息闭塞的傻子们的钱,比如 说,一个重大交易的新闻出来之前,早已经有很多知晓内幕消息的人偷偷的购买了目标公司的股票,等待新闻变成公众的消息的时候,大多数人的反应已经迟了,这 些聪明人们马上把股票脱手,卖给那些不知道内幕消息的人。虽然证券法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做了很多规定和约束,但是,这种现象永远是不可避免的,这 就是市场的运行法则,也是世界的运行法则——信息和网络就是财富之源。

  3、保守秘密

  蒙娜丽莎美丽的地方在于她的神秘,可口可乐好喝的地方也在于它的绝密配方。女人和男人之所以有魅力,就在于,前者能够保守年龄的秘密,后者能够保守钱包的 秘密。“这么老了!!!这么少的钱!!!!”往往意味着一场灾难。我认为一些历史的伟大之处也在于它制造了神秘性——神秘不是贬义词,而是褒义词,因为有 了信息不对称,有了秘密,世界才变得更加精彩。有时候,保持一点神秘性远远比真相大白更能吸引人。商业机密和军事机密,正因为它们的机密性,才显得如此重 要,否则,所有的行动都一清二楚,也就没了威胁。

  巴菲特本人在创业之初,对其他人说,我不对投资人具体公布我的投资状况,只会在年末做一个股东报告。巴菲特被人称为“奥马哈”圣人,在这个远离华尔街的地 方,他用博克希尔这家纺织厂企业控制了很多公司的股权,博克希尔如同一个spv,利用它充当面纱,进行投资活动,这些投资活动进行的隐蔽和机密,大多数人 不知道它背后的操纵者是谁。米尔肯之所以在垃圾债券市场如此神通广大,就是在于他拥有广泛的网络,在别人按照常规做事的时候,他早已经得知幕后的消息,利用这些工具进行暗箱操作,达到自己的目的。有一句话也许说的很现实,但非常真实,它是“无私被当作一层面纱,掩盖内在的自私和贪婪”。我们不从伦理上评价它的对错,从策略的角度讲,这种做法是最优的。

  4、做别人不做的事情

  做大多数人同时做的事情,得到的结果也就是大多数人得到的结果。因此,要想多得到一点,必须多做一点,做的不同一点,只有如此,才能显出特殊性。

  米尔肯在大多数投资银行家纷纷抢着进入摩根和美林这样的公司的时候,他则选择了留在一个不知名的德莱克塞尔公司专攻垃圾债券的课题,这个课题是华尔街上无 人问津的,而因为大多数人认为它是没有价值的,米尔肯才努力研究它,最后成为了这方面的权威。类似的还有马丁利普顿和马丁西格尔,前者是第四次收购浪潮中 的著名律师,他发明了很多反收购的策略,最著名的是“毒丸协议”。在那个年代里,和别的律师不同,他顺应了潮流,走了一条别人不走的道路,率先开辟了反收 购咨询业务,而自己也凭借这个法律领域的创新成为华尔街炙手可热的并购律师。后者是一个明星交易员,他和其他人不同,没有做传统的业务,和利普顿一样,顺 应潮流,研究起收购方面的课题,也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做别人不做的事情,就意味着出类拔萃的可能。这本书里,提到了一个人,叫丹尼斯·利文,这个人不学无术,旷工,迟到早退,专攻左道旁门之 术,也就是说,研究小道消息,但是,凭借他灵通的线索,他服务的很多公司为此受益,他本人也因为做了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而拿到了高薪。

《贼巢》的影响及意义

  《贼巢》这本小说希望揭示的是贪婪引致的各种犯罪活动对于自由市场的破坏和华尔街精神的摧残,尽管业界精英们拥有着财富和地位,从事着最为体面和受人尊敬的工作,但是背后的利益、贪欲和虚荣心的不断膨胀加之市场权力的滥用,使得社会道德、职业准则和华尔街精神日益沦丧。

  《贼巢》描写的故事发生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写的是股市和债券市场上的内幕交易。今天看来,这个故事有些陈旧,但对于中国的现实,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外部链接

贼巢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1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贼巢》"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101.248.203.* 在 2018年7月19日 15:23 发表

分析的很透彻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