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品购进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零售商品购进是指零售企业通过货币结算取得商品的交易行为,是零售企业商品流转的起点。
零售商品购进的核算[1]
零售商品购进从进货地点看,既有本地购进,也有外地购进。因此,零售商品购进核算的内容,包括本地商品购进的核算和外地商品购进的核算。另外,商品购进过程中发生商品溢余、短缺,因包装物超重或减重而造成的商品减少或增加,以及进货退出,退价补价等业务的核算,也属零售商品购进核算的内容。
- 1.商品购进一般业务的核算
因零售企业库存商品按售价计价,因此,零售企业收到所购进的商品时,应按售价计价入帐,进价和售价之间的差异,通过“商品进销差价”来反映。另外,零售企业商品购进,既有本地购进,也有外地购进,会发生收货和付款日期不一致的情况,所以,零售企业商品购进应分别不同情况处理。
(例)付款和收货同日进行核算。某百货商店向本地一家工厂购进商品一批,计进价1600元,以转帐支票付出货款。该批商品验收入库,计售价1800元。
增(借):库存商品 1800 减(贷):银行存款 1600 增(贷):商品进销差价 200
(例)先付款,后收货的核算。(1)站百货商场向外地一家工厂购进商品一批,付出货款2600元,商品尚未收到。
增(借):在途商品—××工厂 2600 减(贷):银行存款 2600
- (2)上项商品收到,计售价 3000元。
增(借):库存商品 3000 减(贷):在途商品—xx工厂 2600 增(贷):商品进销差价 400元
(例)先收到商品,后付款的核算。(1)某零售商店收到一家供货单位发来商品一批,计进价7000元,售价7500。商品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
增(贷):商品进销差价 500 增(借):库存商品—××商品 7500 增(贷):应付货款—××单位 7000元
(2)支付供货单位货款。
减(借):应付货款 7000 减(贷):银行存款 7000
- 2.商品购进溢缺的核算
在商品购进过程中,由于商品发运工作上的差错或自然因素,会发生商品的溢余或短缺。发现商品溢缺,在未齐明原因前,应按照溢、缺商品的进价金额,增(贷)记“待处理收益”和“待处理损失”帐户,待查明原因作出处理后,由这两个帐户转出。
例:某商店购进白砂糖一批,计重5000公斤,货款已付,验收入库时,实重5050公斤,溢余原因待查。白砂糖每公斤进价1.50元,售价1.80元。
增(借):库存商品 9090 增(贷):商品进销差价 1515 增(贷);待处理收益 75 减(贷):在途商品 7500
若上购白砂糖实收4950公斤,则会计处理如下:
增(借):库存商品一白砂糖 8910 增(借):待处理损失 75 减(贷):在途商品 7500 增(贷):商品进销差价 1485
- 3.商品购进过程中包装物超重和减重的核算
需要包装计重的商品,供货单位通常是将包装物与商品一起计重的,商品的重量按照商品和包装物的共同重量扣减包装物的标准重量计算,零售企业收到商品将包装物腾空以后,包装物的实际重量会与标准重量不一致,即发生包装物超重或减重。包装物超重,实质是商品短缺,包装物减重,实质是商品溢余。包装物超、减重,应根据与供货单位签订的合同处理。通常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由供货恤位负责,一是由购货单位负责。在由供货单位负责的情况下,发生包装物超重,应向供货单位索赔商品或货款,发生包装物减重,应补付供货单位货款;在由购货单位负责的情况下,包装物超、减重而造成的商品短缺、溢余,应按其进价金额记。财产损失。、“财产溢余”帐户。
- 4.进货退出的核算
零售企业在商品验收入库以后发现质量、品种或规格与合同不符,会发生进货退出。进货退出,应注销退出库存商品及相应的进销差价,并向供货单位收回货款。
例)某百货商店退出商品一批,计进价6800元,售价7000元,退货款尚未收到。
减(借):商品进销差价 200 增(借):应收款—××单位 6800 减(贷):库存商品—××商品 7000
- 5.进货退、补价的核算
零售企业库存商品按售价计价,退、补价不影响库存商品的价值,而只影响库存商品的进销差价,因此,发生进货退补价时,只需调整“商品进销差价”帐户记录即可。退回价款使进销差价增加,补付价款使进销差价减少。
例)某商店接银行转来某供货单位转来凭证,应补付上批购进该单位商品货款100元。
减(借):商品进销差价 100 减(贷):银行存款 100
如果上述100元为退价,则会计处理为:
增(借):银行存款 100 增(贷):商品进销差价 100
- ↑ 袁晓勇,杨宜勇.最新会计师手册[M].科学出版社,1990年03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