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敏感数据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隐私数据)

敏感数据(Sensitive Information)

目录

什么是敏感数据

  敏感数据又称隐私数据,常见的有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电话、银行账号、邮箱、密码、医疗信息、教育背景等。

  隐私研究者和法律制定者都认可一种理念,即某些类型的数据比其它种类更敏感。早在1993年初,Alan Westin用“医学敏感指数”来概括其隐私相关研究的调查结果,即医疗隐私的关注趋势,成为最早支持隐私敏感度具有个体差异的研究者。

  从立法的角度看,特殊的“揭露数据”被视为敏感,例如欧盟的《个人数据保护指令》禁止那些揭露个人的“民族/种族,政治观念,宗教或哲学信仰,工会身份,以及关于健康或性生活”的数据。其它的术语,包括“私人信息”、“亲密信息”,也被用于指代“敏感信息”。

  一些学者从个人隐私受侵害的风险程度来定义“敏感数据” ;还有一些学者视搜索某些数据的行为为“高入侵性”。尽管各类文献关于敏感数据的定义多不同,但关于哪些信息不属于敏感数据的界定则较为一致:非个人数据一般不是敏感数据,各类个人数据的敏感程度也不尽相同。[1]

敏感数据的意义

  这些与个人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信息受到不同行业和政府数据隐私法规的管制。如果负责存储和发布这些信息的企业或政府无法保证数据隐私,他们就会面临严重的财务、法律或问责风险,同时在用户信任方面蒙受巨大损失。

  在大数据快速推动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整体趋势下,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然而,各行业数据资源中往往包含大量的敏感和重要信息,一旦泄露或遭到非法利用,将会给个人甚至是国家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同时,随着大数据分析的成熟和价值挖掘的深入,从看似安全的数据中还原出用户的敏感、隐私信息已不再困难。[2]

  A1一Fedaghi(2007)指出,个人数据的敏感程度是决定个人隐私感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并且敏感度的高低可以决定数据保护的安全级别。还有学者发现,“收集有关个人商业交易信息的行为比收集个人行为信息的行为(如拍摄视频)更易被接受”。“数据敏感度会影响用户披露个人信息的意愿”。此外,数据敏感度还会影响到奖励信息收集的有效性,“只有当所收集的数据非敏感信息时,奖励方能减少用户的隐私担忧”。对于数据主体(datasubjects,亦即数据所有者),“未能确保自身敏感数据的安全性,将导致更多过失性的数据泄露”。敏感数据的丢失一直是组织和个人面对数据泄露事件时最大的担忧。总而言之,敏感数据可被视为隐私和数据保护的“核心领域”,不可加以限制。[1]

敏感数据的鉴定和分类[1]

  关于如何鉴定和分类“敏感数据”这一“核心领域”,先前的研究发现则存在诸多矛盾之处。

  首先,依据伊兹欧尼的观点,“测定数据的敏感程度应当反映所在社会的价值观”,敏感数据的判断标准受到该社会特定规范性文化的影响。但即便是文化传统相似的欧盟成员同之间依然存在一些差异,例如,在一些欧盟国家,“照片可被用来区分公民的民族/种族”,因而被视为敏感数据,而统筹所有成员国的欧盟数据保护工作小组(The Working Party)并不将网络照片归为敏感一类。

  其次,即便是在同一个同家、州或城市,不同的法律或部门也可能对同一类数据的归类不尽相同。 以美国为例,《金融隐私权法》规定,客户的金融信息、银行账户信息被视为高度敏感数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公布的五大敏感数据也包括财务信息,但HIPAA法案却将其排除 在外。

  再者,同一文化或社会中,敏感数据的标准还会随着时间而改变。不同年代的人有着不同的隐私期待或判断标准。正如巴布科克的形象对比,“千禧一代对隐私数据的感知与我辈不一定相同,正如路易斯·布兰代斯发明隐私权的原因在我辈看来是如此大惊小怪,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谈论他人性生活细节成为公共讨论调味品的时代”。

  综上所述,需要对全球的隐私相关法律作系统而持续的审视,以建立统一的国际性敏感数据标准,从而区别对待某些类别的个人数据一一敏感数据,更好地予以保护。而毫无疑问的是,“确定数据敏感度具有现实可操作性,个人数据中的大多数敏感类型是可以被归类的”

敏感数据在中国[3]

  工业和信息化部12日正式宣布,《信息安全技术 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已编制完成,现已作为指导性技术文件通过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办公会审议,正按照国家标准审批程序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

  这项标准明确要求,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特定、明确和合理的目的,应当在个人信息主体知情的情况下获得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应当在达成个人信息使用目的之后删除个人信息。

  这项标准最显著的特点是将个人信息分为个人一般信息和个人敏感信息,并提出了默许同意和明示同意的概念。对于个人一般信息的处理可以建立在默许同意的基础上,只要个人信息主体没有明确表示反对,便可收集和利用。但对于个人敏感信息,则需要建立在明示同意的基础上,在收集和利用之前,必须首先获得个人信息主体明确的授权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敏感数据的定义模型与现实悖论:基于92个国家隐私相关法规以及200个数据泄露案例的分析·《新闻界》2017年第6期2-10,17共10页·王敏
  2. 大数据环境下的智能数据脱敏系统·《通信技术》2016年第7期915-922,共8页·陈天莹 陈剑锋
  3. 个人信息保护国标即将出台 分一般信息敏感信息 2012年4月13日·中国网·刘菊花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nonameh.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敏感数据"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