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跷板效应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跷跷板效应(Cogging Effect / Seesaw Effect)
目录 |
但凡玩过跷跷板的都知道,谁都希望对方把自己抬起来。而让自己能被对方抬起来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方的重量要比自己大。最后,轻的一方只有不断的增加重量,双方互相抬举,才有可能让大家都有机会升到上面。对企业家的启示是,这样的效应背后,蕴藏着资本与产业大发展的机会。
股市债市跷跷板效应在我国有两种表现类型:第一种表现为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资金大量集中地从一个市场流入另一个市场; 另一种表现为股市债市长期存在的“股市涨债市跌、股市跌债市涨”的现象。
创业板和主板的跷跷板效应[1]
创业板是地位仅次于主板市场的二板证券市场,以全球最大的NASDAQ市场为代表,自成立以来,涌现出一批像思科、微软、英特尔那样的大名鼎鼎的高科技巨人。只用了不过30年的时间,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总数比纽约证交所多60%,股票交易量早已超过了纽约证交所。跷跷板倾斜的一边已经倒向了创业板。
创业板甫一诞生,意味着中国股市进入新的阶段,预示资本发展将迎来高速成长期。以创业资本为重要参与主体的股市,将为中小企业营造更加积极的氛围。同时鼓励更多有志向、有远大目标的企业家,借助更多的资本力量,跃升新的台阶。
创业板鼓励了三类社会群体,在目前的跷跷板效应前期,也将是受益最大的群体。
第一,激起了中小企业家的斗志。当忽然看到周围同自己差不多规模的企业,通过上市,变得市值规模巨大、融资途径加快,带来的各类亿万、千万、百万富翁成群,对这些企业家们的刺激是很大的。
第二,鼓励了风险资本们。各类风投不遗余力的培养中小企业成功,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超额回报,这就要求形成有效的资本退出机制。而之前国内缺乏此类制度,导致风投们只好把投资的企业引向美国、日本、新加坡,甚至还有韩国去上市。企业成功上市,就为资本高额获取回报,设计出完美的路线。
第三,鼓舞了个人投资者。新的股市投资渠道的建立,让投资者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且,对中小企业的进行投资,成长性更高,获利前景更为看好。吸引巨量民间资本的注入,增强了社会性资本的流动性。
中国股市的跷跷板效应刚刚开始,也正是考验企业家智慧的时候。主板与创业板的力量争夺都是市场的正常行为,在此效应下,创业板从阶段性来看,无疑在资源配置上要占到上风。中国资本市场的魔法盒终于打开了,中国的微软与Google就在其中。
- ↑ 贺政林.创业板和主板的跷跷板效应
只有对方在上面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对方的重量就相对固定了,自己在下面的时候,用身体的重量减去脚蹬产生的浮力,就轻于对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