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陷阱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举行。本届奥运会出现了10多亿美元的巨额亏空,致使该市的纳税人直到20世纪末才还清这笔债务。为了15天的奥运会使该市的纳税人负债20年,人称蒙特利尔陷阱。
蒙特利尔在赢得第21届奥运会的举办权之后,举国欢腾。由此,耗费巨资兴建奥运中心等大型体育设施,导致投入经费多次追加。预算28亿美元的主体育场建筑,结算涨至58亿美元;组织费用原计划为6亿美元,实际用了7.3亿美元。
此届奥运会后,蒙特利尔公民承担了一个新税种——奥运特别税,而且一交就是30年,直到2006年11月才还完1976年欠下的债务。而此时,体育中心又面临一个新问题:体育场顶棚需要更换,市政当局仍需拿出一笔不小的资金。
蒙特利尔的遭遇震惊了全世界,以至于产生了一个奥运史上的专业术语——“蒙特利尔陷阱”。此后,举办奥运会赔钱令不少城市对申办奥运会“望而却步”,甚至严重影响了1984年奥运会的申办,原来准备申办的国家纷纷退出行列,竟然出现只有洛杉矶一个城市申办第23届奥运会的窘境。
巨额亏损也给蒙特利尔公民留下了长期的心理阴影,市民们不愿再为耗资上千万的体育赛事提供资金。在2005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举办权问题上,因为民众不支持,致使蒙特利尔组委会负责人德罗什压力巨大,于同年2月2日饮弹自杀,他被压垮了。
继第21届蒙特利尔奥运会之后,在第22届莫斯科奥运会上,为了彰显国力并注重政治意义,前苏联政府耗资90多亿美元进行场馆建设和其他项目投入,由于缺乏相应的商业措施,该届奥运会没有挣回一分钱。而且究竟亏损多少至今仍是“国家机密”。15天的奥运会使蒙特利尔负债长达30年。
此后,各国对奥运会主办权争夺的热情开始冷却。1984年奥运会花落美国洛杉矶,很大程度上就是最后申办城市只此一家。“蒙特利尔陷阱”使国际奥林匹克运动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最终导致了20世纪80年代萨马兰奇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