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年限法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综合年限法(Integrated age limit method)
目录 |
综合年限法是根据机器设备投资是分次完成、机器设备进行过更新改造和追加投资,以及机器设备的不同构成部分的剩余寿命不相同等一些情况,经综合分析判断,并采用加权平均计算法,确定被评估机器设备的成新率[1]。
综合年限法的运用[1]
1、综合已使用年限的确定。一台机器设备由于分次投资、更新改造追加投资等情况,使不同部件的已使用年限不同,要确定整个设备的已使用年限,应按各部件重置成本的构成作权重,对各部件参差不齐的已使用年限进行加权平均,确定使用年限。
2、综合尚可使用年限的确定。同已使用年限一样,一台设备各部件的尚可使用年限也可能有长有短,在评估时,可按重置成本对各部件的尚可使用年限进行加权平均,求得整个设备的尚可使用年限。各部机件上可使用年限可用简单年限法进行评估。
综合年限法的案例分析[2]
被评估设备购于1987年,原始价值50000元,1990年和1992年进行两次更新改造,主要是添置一些自动化控制装置,当年投资分别为3000元和2500元,1995年进行一次大修,更换了一些原来的部件,投资额为18500元。假设从1987年至1997年每年的价格上升率为10%,试估测该设备1997年评估时的已使用年限。
计算步骤及过程如下:
A.用价格指数法计算被评估设备的现行成本。具体做法是用各年的原始投资额乘以相应的价格变动系数,得出各年投资的现行成本,再把各年投资的现行成本相加,即得到该设备的现行成本,见下表。
投资日期 | 原始投资额(元) | 价格变动系数 | 现行成本(元) |
1987年 | 50000 | 2.60 | 130000 |
1990年 | 3000 | 1.95 | 5850 |
1992年 | 2500 | 1.61 | 4025 |
1995年 | 18500 | 1.21 | 22385 |
合计 | 74000 | — | 162260 |
B.扣减重复计算的原始成本,调整现行成本。计算重置成本(现行成本)应以资产各部件的现实存在为基础,当各期投资更替了投入的部件时,应扣减该部件投入期的原始成本。本例中1995年大修时换掉的那部分部件的成本计算了两次,为了对此进行调整,可采用逆向价格变动趋势分析,把重复投资部分去掉。把1995年大修理费用按1987年价格重新计算如下:
(元)
重新计算调整后的原始成本及现行成本见下表。
投资日期 | 原始投资额(元) | 价格变动系数 | 现行成本(元) |
1987年 | 41390 | 2.60 | 107614 |
1990年 | 3000 | 1.95 | 5850 |
1992年 | 2500 | 1.61 | 4025 |
1995年 | 18500 | 1.21 | 22385 |
合计 | 65390 | — | 139874 |
C.计算加权投资成本。即用价格指数法得出的各次投资的现行成本乘以各次投资的年限,见下表。
投资日期 | 现行成本(元) | 投资年限(年) | 加权投资成本(元·年) |
1987年 | 107614 | 10 | 1076140 |
1990年 | 5850 | 7 | 40950 |
1992年 | 4025 | 5 | 20125 |
1995年 | 22385 | 2 | 44770 |
合计 | 139874 | — | 1181985 |
D.确定设备的综合已使用年限。用设备的加权投资成本除以设备的现行成本得:
设备综合已使用年限(年)
承上例,现评估该设备的尚可使用年限。评估人员经现场勘察分析认为,该设备的主体框架比较合理,在正常使用及维护保养条件下,尚可使用12年,自控装置已使用了5年和7年,预计2年后就要替换,还有约值最初投资20%的结构部件在5年后要更换。则整个设备的综合尚可使用年限估算为9.89年,见下表。
项目 | 重置成本(元) | 投资百分比(%) | 尚可使用年限(年) | 加权尚可使用年限(年) |
主体框架 | 102024 | 72.94 | 12 | 8.75 |
自控装置 | 9875 | 7.06 | 2 | 0.14 |
结构部件 | 27975 | 20.00 | 5 | 1 |
合计 | 139874 | 100 | 9.89 |
简述综合年限法的计算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