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科学社会主义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科学社会主义(Scientific Socialism)

目录

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人类理想社会的理论。两位伟大的导师吸收了以往人类思想的精华,结合当时的实践斗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

  这里的“科学”二字,是相对于“空想”而言的,正如马克思在1874年所指出的那样:“‘科学社会主义’也只是为了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立时才使用”。这是因为,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空想社会主义已经存在,并且在欧洲社会有较大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者称之为“第一批社会主义者”、“社会主义的创始人”、“社会主义的先驱”。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在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2]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有其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先进国家已占统治地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但它的发展又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固有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更明显地暴露出来,并导致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从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后,大约每隔十年左右循环一次。危机造成了生产力的空前破坏,它使无数工厂、银行倒闭,工人大批失业,从而加速了社会阶级的两极分化。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表明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可调和性。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严峻。

  最初,工人群众反对资本家的斗争是自发的,常常表现为破坏机器,捣毁工厂。随着斗争的展开,实践教育了工人,使他们逐渐认识到,失业和贫困的根源不在于机器的使用,而在于资本家的剥削和压榨。于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就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工人们开始联合起来,采取罢工的手段,进行经济斗争。罢工斗争进一步提高了无产阶级的觉悟,使工人认识到,必须从改变政治上无权的地位着手,展开政治斗争。因此,英、法等国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就在更高的程度上发展起来,开始了独立的政治运动。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和英国宪章运动是当时欧洲最突出的三大工人运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工人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显示出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实践,在此基础上,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18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867年发表的《资本论》和1875年撰写的《哥达纲领批判》,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原理进行了深刻的论证

  在三大工人运动中,无产阶级提出了自己独立的政治经济要求,冲击着资本主义制度。工人阶级所显示出来的巨大革命力量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它也证明了空想社会主义已经成为工人运动的障碍。空想社会主义者幻想通过和平的方式来改造资本主义社会是行不通的。因此,用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各国工人运动,已成为历史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工人运动的斗争实践,不仅使无产阶级加深了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认识,同时也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制定,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学研究的是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这就是说,科学社会主义所研究的不仅是社会主义社会,而且还有资本主义社会,它是以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社会形态作为研究客体,当然也包括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国性过渡时期和世界性过渡时期在内。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阐明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科学地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2)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无产阶级是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出现的。

  (3)无产阶级专政是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因此,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要对整个社会进行改造,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实现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伟大目标。此外,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

  科学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继承与发展,它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科学社会主义将消灭一切专制的政治形式,建立完备彻底的民主制度,国家将失去暴力性质,成为单纯的管理机关和服务机构。

  (2)科学社会主义要求将人的思想从资本、宗教、国家下彻底解放出来,最大限度地接受思想和科技的优秀成果,使人的人格日益完善,智力日益发展。

  (3)资本主义最大限度地耗尽地球的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科学社会主义将合理地使用资源,并妥善地解决人口问题,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一、唯物史观

  (一)唯物史观的涵义

  唯物史观是科学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基石,是关于人类社会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通常也可表述为历史唯物主义。1892年,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中使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表述这一科学的历史观。列宁称之为“科学的社会学”。历史观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历史唯物主义之前,人们总是从某种精神因素出发去阐释历史。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历史观用“人”的观点解释历史,但它所理解的人是一种抽象的人,强调玄虚的“自我意识”。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和以往一切历史理论都不同。历史唯物主义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认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出的物质生活条件。历史唯物主义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它的任务就是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前提;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构成统一的社会有机系统;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二、剩余价值学说

  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剩余价值不可能是在纯粹的流通领域内产生的,而只能是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由于在价值理论中我们已经把价值归结为一定的劳动时间,所以从资本生产过程的角度看,剩余价值也就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而添加在劳动对象上的那部分新价值,减去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后的那部分余额。这样,工人的工作日就分为两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内生产出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就可以归结为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但由于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所以剩余价值实质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

  三、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必然性

  (1)资本主义与其他私有制不同,资本主义所有制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生产资料被共同使用,生产部门被集体管理,资本家以工人的剩余价值赚取高额利润,但发达的现代工业使生产日益社会化了。在这种基础上,资本主义所有制日益丧失私有制的特征;股份制的产生加速了生产的扩大,也使生产资料变为公司财产,使私有性质不断被扬弃的过程更为迅速。

  (2)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经济危机永久性地困扰着资本主义并成阶段性的发生。尽管资本主义不断地通过自我调整,存活并成熟起来,但随着资本主义日益发展成熟,它继续调整的空间也就越来越有限。当危机无法在资本主义的范围内得到根本解决,对抗性矛盾发展到最高顶点,革命也就无法避免。

  (3)社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将孕育新的社会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所以,就像封建社会孕育资本主义社会一样,资本主义在制造危机的同时,同样孕育了社会主义,并随着危机的不断爆发而促使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可见资本主义不过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以资本主义为基础。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历史过程,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生产关系方面说,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必须是它的生产关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从生产力方面说,一种新社会制度要取代旧社会制度,归根到底要求比旧社会制度有更高的劳动生产力。

  (3)从革命条件方面说,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各国社会主义革命条件成熟状况必然不平衡,这就使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先在一国或少数国家取得胜利。

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

  一、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论断

  列宁认为,帝国主义的实质就是垄断,帝国主义就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的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垂死性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

  马克思、恩格斯在认真研究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得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爆发才能取得胜利的结论。列宁在深入研究和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基础上,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判断——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

  列宁着重分析了社会主义可以在经济落后国家首先胜利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是:

  (1)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各国在竞争中往往以军事冲突和战争的方式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内部的冲突加深,从而造成资本主义统治链条中的薄弱环节。

  (2)帝国主义战争的严重破坏,使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社会矛盾尖锐化,使这些国家的人民除了起来革命之外没有别的出路。

  (3)不发达国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势力存在,造成这些国家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甚至叛卖性,他们不可能举起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把这些国家引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4)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人数虽少,但革命性强,有农民作同盟军,有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如果这些条件汇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种直接的革命形势。

  列宁早在《国家与革命》中就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时提出的一个重要原理,这就是:无产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无产阶级应当打碎这个机器,并用新的国家机器来代替它。

  在俄国革命实践过程中,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并且密切结合俄国的实际,又提出了无产阶级不需要打碎旧国家机器中某些不具压迫性的机关的思想。

  二、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

  1918年3月,苏维埃政府经过激烈的斗争,终于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赢得了暂时的喘息时间。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列宁及时地提出苏维埃要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即把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的任务提到一切工作的首位。

  列宁对经济上还相当落后的俄国,如何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了最初探索,设想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十月革命后,列宁对国家资本主义的认识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从1918年上半年开始,列宁就认真地思考向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租让某些企业的可能性问题。列宁还进一步探索了新经济政策条件下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第一种形式是租让制。第二种形式是小商品生产者合作社。第三种形式是代购代销制。第四种形式是租借制。

  马克思、恩格斯在设想未来新社会的经济制度时,认为未来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列宁从俄国的经济实践出发,分析了俄国当时经济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1)宗法式的,即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然的农民经济;(2)小商品生产(它包括大多数出卖粮食的农民);(3)私人资本主义;(4)国家资本主义;(5)社会主义。而在这五种经济成分中,小商品经济占优势,因此不可能消灭商品货币关系。

  1921年3月,俄共十大一致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它标志着苏俄进入了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新时期。

  1921年5月,俄共举行的第十次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其主要精神是:新经济政策是一项长期政策;商品交换是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在国家监督下由合作社执行商品交换任务;部分修改大工业生产计划,发展日用品生产;发展中小企业,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新经济政策开始建立起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它有以下重要特征:其一,以市场为取向。其二,多种经济成分共存。其三,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其四,改革过分集权的政权体制,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与制约。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1.利用优秀文化遗产为社会主义服务

  俄国是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吸收外国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列宁提出这样一个公式:“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一总和一社会主义。”

  为了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列宁认为必须团结和使用从旧社会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和专家。他明确地指出,只有利用资本主义文化因素才能建设社会主义,而知识分子就是这样的因素。

  2.关于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思想

  列宁指出:“在实际上使被剥削的劳动者能够真正享受文化、文明和民主的福利,这正是苏维埃政权一项最重要的工作。而且今后应当坚定不移地把这项工作继续下去。”

  为了改变苏维埃俄国文化落后的状况,必须坚决扫除文盲。列宁十分重视加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作用。重视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教育必须同工厂劳动结合起来并实行综合技术教育的思想。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还非常重视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四、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

  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后,斯大林在领导苏联工业化的过程中,论述了它的方法、速度、资金来源和人才来源等一系列理论问题。

  在工业化的速度上,斯大林1926年以前曾经同布哈林一起反对托洛茨基、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的超速工业化主张。斯大林认为,在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下,苏联工业化的资金来源只能靠内部积累。他把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资金来源分为三类:(1)靠掠夺殖民地来积累资金,如英国;(2)靠掠夺战争赔款来积累资金,如德国;(3)以出让经营权换取贷款来积累资金,如旧俄国。而苏联既不能去掠夺殖民地和依靠战争赔款,也不能去接受列强的奴役条件来换取贷款,只能依靠自我积累。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斯大林当年提出加速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及依靠自己积累工业化所需要的资金,是符合当时历史实际的。如果不这样,年轻的社会主义国家便难以生存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更证明了这一点。

  五、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人民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政权,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胜利的当天即召开了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从此,苏维埃成为俄国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1917年11月一1918年3月,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18年1月25日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宣布俄国为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共和国。同年7月10日,全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根本法)》(简称苏俄宪法),确立了以苏维埃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1922年12月30日,苏联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联盟条约》和《联盟成立宣言》,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1924年1月31日,苏联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简称苏联宪法),确认苏联为统一的苏维埃社会主义的联盟国家。1934年苏联宣布剥削阶级已经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占统治地位。1936年12月5日苏联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苏联宪法,进一步完善了苏维埃制度。1977年10月7日第九届最高苏维埃第七次非常会议通过苏联宪法。该宪法继承前三部苏联宪法的思想和原则,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宪法以专章规定了苏联的政治制度,宣布苏联是社会主义全民国家,代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国内各族劳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规定苏联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苏维埃,并规定苏联共产党是苏联政治制度的核心。

  国家结构形式: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根据当时俄国的民族状况提出国家结构形式采取联邦制,并建立了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这是基于自治基础上的联邦制。它的成员是享有民族区域自治权但不享有主权的自治单位,如自治共和国、自治州和自治专区等。1922年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统一的多民族的联盟国家。它的组成单位是在法律上享有一定主权的加盟共和国。到1940年,苏联已拥有15个加盟共和国。1922年12月第一次苏联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的《联盟条约》,以及后来颁布的三部宪法,对苏联和加盟共和国的法律地位及其职权划分作了明确的规定。其原则是:既要保障加盟共和国作为主权国家的法律地位,又要巩固联盟国家的统一。

  政党制度: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曾与左派社会革命党联合执政。1918年联合执政破裂后,一直由布尔什维克党(1952年改称苏联共产党)执政,形成了一党制的政党体制。1977年苏联宪法第6条明确规定:“苏联共产党是苏联社会的领导力量和指导力量,是苏联社会政治制度以及国家和社会组织的核心。”

  选举制度:1918年《苏俄宪法》规定,凡年满18岁的劳动者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剥夺剥削阶级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实行不完全普遍、不完全平等、不完全直接的选举制度,并采用公开投票的方式。

  1936年苏联宪法规定,凡年满18岁的苏联公民均有权参加选举,实行普遍、平等、直接和秘密投票的选举制度。1977年苏联宪法继承了这些选举原则,只是在被选举权的年龄上作了改变,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的被选举权从23岁改为21岁,加盟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代表的被选举权从21岁改为18岁。

参考文献

  1. 韩湘潭主编.图解新教材 高中历史必修1 岳麓书社版.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辽海出版社,2009.06.
  2. 许门友主编.科学社会主义概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8.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0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rawewdccder,方小莉,Mis铭,林巧玲,y桑,Lin,苏青荇,Llyn.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科学社会主义"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